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江苏阳光子公司媲美茅台业绩存疑 大量资金外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6日 20:57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江苏阳光子公司媲美茅台业绩存疑大量资金外流

  江苏阳光业绩大幅增长的真实性值得怀疑,而关联公司的大量占款也令人堪忧

  作者:本刊特约作者 张彤/文

  2006年,江苏阳光(600220)实现净利润8932.37万元,虽然折合每股收益仅有0.093元,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却大幅增长了407.54%。年报显示,2006年江苏阳光的三家子公司累计贡献了高达9068.14万元的投资收益,占公司净利润的101.5%,但这三家子公司业绩的真实性,则要大打折扣。

  子公司业绩存疑

  2004年,江苏阳光出资8520.55万元收购了江阴阳光纺织有限公司(下称“阳光纺织”)持有的江阴施威特毛纺织有限公司(下称“施威特毛纺”)75%的股权,同时以4577.76万元收购了阳光纺织持有的江苏庞贝制衣有限公司(下称“庞贝制衣”)75%的股权。

  在江苏阳光收购之前,施威特毛纺和庞贝制衣的业绩一直平淡无奇。庞贝制衣成立于2001年9月,注册资本650万美元,200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1.6万元,净利润亏损456.31万元;200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02.59万元,净利润亏损156.52万元。而在江苏阳光收购后,2004年庞贝制衣实现净利润高达4261.87万元。

  资料显示,江苏阳光是从2004年4月开始合并庞贝制衣的报表的,庞贝制衣2004年4至12月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亿元,净利润4263.76万元,销售净利率高达21.6%。按庞贝制衣2004年全年4261.87万元的净利润计算,该公司2004年1至3月时还亏损1.89万元,可以看出,就在江苏阳光合并其报表之后,庞贝制衣的业绩立即化腐朽为神奇。

  江苏阳光的2004年年报显示,公司当年并不存在大额的非经常性损益及其他业务利润,因此庞贝制衣的净利润应当主要来自主营业务收入,而通过对江苏阳光2004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庞贝制衣业绩更大的疑点。

  2004年江苏阳光的服装业务收入累计为3.83亿元,成本为3.03亿元,主营业务利润为8032.7万元,毛利率为20.8%;而在2004年1至3月,在未合并庞贝制衣的报表之前,江苏阳光的服装业务收入为8894.3万元,成本为4307.5万元,主营业务利润为4586.8万元,毛利率为51.57%。即公司2004年4至12月的服装业务收入为2.94亿元,成本2.60亿元,主营业务利润仅有3445.9万元。

  2004年年报显示,2004年4至12月庞贝制衣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亿元,成本1.41亿元,主营业务利润5712.17万元。按此计算,扣除庞贝制衣的收入,江苏阳光2004年4至12月原有的制衣业务收入为9632.51万元,成本11898.78万元,主营业务利润亏损2266.27万元,主营业务利润率为-23.5%。

  在未收购庞贝制衣之前,江苏阳光2001年、2002年、2003年以及2004年1至3月服装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2.19%、45.14%、45.66%、51.57%,一直处于较为稳定增长的状态,缘何在置入庞贝制衣之后,服装业务毛利率立即巨幅下滑至-23.5%,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就是庞贝制衣的业绩并不真实,存在一定的水分。

  在2004年实现神奇利润之后,庞贝制衣的业绩开始恢复正常,其2005年和2006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408.31万元和1991.33万元。在庞贝制衣业绩恢复正常之后,与庞贝制衣同一时间进入上市公司的施威特毛纺的业绩开始显现神奇。

  施威特毛纺主要经营各类全毛及混纺中高档精纺呢绒面料,成立于1990年,在未被江苏阳光收购之前,其盈利能力平淡无奇,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9859.24万元,净利润904.12万元;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8252.71万元,净利润554.24万元。被江苏阳光收购后,利润开始大幅增长,2004年4至12月施威特毛纺实现净利润1099.92万元,已经接近上年全年业绩的一倍。

  2006年,施威特毛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2亿元,主营业务利润8014.64万元,净利润6445.43万元。按75%的股权计算,江苏阳光从中获投资收益4834.07万元,占公司2006年净利润的54.12%。

  施威特毛纺2006年的毛利率高达36.06%,远远高于目前具有相同业务的其他上市公司(见附表)。通过附表可以看出,在目前已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之中,毛

纺织品、精纺呢绒业务毛利率最高的为四环生物(000518),其毛纺织品的毛利率为27.87%,而其中还包含了毛利率较高的羊绒大衣呢业务,若扣除该因素,四环生物的毛纺织品业务的毛利率约为22%左右。而江苏阳光自身的毛纺织品业务的毛利率更是仅有18.39%。

  2006年,施威特毛纺的销售净利率高达29%,完全可以同贵州茅台(600519)媲美,2006年贵州茅台的销售净利率不过30.7%。而截至2006年年末,施威特毛纺的总资产为1.46亿元,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超过了44%,相比之下,贵州茅台的总资产收益率不过17.2%。而像雅戈尔(600177)这样的服装纺织行业的佼佼者,在2006年净利润还包含数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的情况下,其总资产收益率也仅为6%,而江苏阳光的总资产收益率仅2.2%。

  销售净利率同样高得惊人的还有江苏阳光参股35%的江苏阳光新桥热电有限公司(下称“新桥热电”),2006年新桥热电实现净利润7830.19万元,按参股35%计算,该公司为江苏阳光贡献投资收益2740.57万元,占江苏阳光净利润的30.68%。

  新桥热电200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2.56亿元,按此计算,其销售净利率高达30.55%,同样可与贵州茅台媲美。新桥热电2006年的毛利率达33.12%,而目前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较高的电力公司如华能国际(600011)的毛利率仅为23.44%,销售净利率12.5%;国电电力(600795)的毛利率23.77%,销售净利率7.6%。

  实际上,新桥热电的主业并不是以供电为主,而是以供热、供气为主,在目前的电力企业中,普遍都是供电业务的毛利率明显高于供热、供气业务,除滨海能源(000695)、东方热电(000958)、大连热电(600719)等少数几家公司的供热、供气业务毛利率能达到20%左右外,其他公司的供热、供气业务基本都是处于微利或亏损的状态。

  以江苏阳光其他的热电资产为例,2002年江苏阳光曾投入资金高达1.52亿元收购了大股东的热电车间,江苏阳光历年年报显示,自收购之后,热电车间一直处于严重亏损之中,这与新桥热电超凡的盈利能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在这3家子公司业绩的真实性令人质疑的同时,2006年江苏阳光的其他应收款开始巨幅增长。

  近8亿元资金外流

  2006年年初,江苏阳光的其他应收款总额为4827.92万元,而截至2006年年末,则上升至7.96亿元,较上年大幅增加了7.48亿元,增幅高达近1550%。资料显示,占用江苏阳光资金最多的是江阴市兴发物资供应有限公司(下称“兴发物资”)占用4.84亿元;江阴市新发呢绒有限公司(下称“新发呢绒”)占用1.44亿元;江阴市第七毛纺厂(下称“第七毛纺”)占用1.04亿元,上述3家公司合计占用江苏阳光资金高达7.32亿元。

  在7.32亿元资金占用的背后,资金占用方与江苏阳光均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2003年5月,江苏阳光累计出资2051.8万元收购了无锡阳光置业有限公司(下称“阳光置业”)100%股权,随后江苏阳光通过增资以及将资金拆借给阳光置业等方式,先后对阳光置业投入了7亿多元的资金,然而2004年8月31日,就在阳光置业开发的阳光城市花园项目已经封顶并开盘,即将从投入期进入到收获期的时候,江苏阳光却将阳光置业的股权以原始投资成本与远翔物贸、新发呢绒、赛特科技、金业投资和砖瓦厂等5家公司持有的华博纺织100%股权进行置换。

  通过置换,江苏阳光不仅把即将到手的利润增长点拱手相让,同时还形成了当时阳光置业对江苏阳光近4.56亿元的资金占用(详见本刊2005年第2期《资本游戏涮了江苏阳光》)。

  新发呢绒目前占用江苏阳光1.44亿元资金,占用江苏阳光资金4.84亿元资金的兴发物资是新发呢绒的大股东,占用江苏阳光1.04亿元的第七毛纺厂则是上述5家公司之中的远翔物贸、金业投资和赛特科技的股东。

  太阳能项目前景不明

  实际上,不仅仅只是上述的这3家公司占用江苏阳光的资金,2006年年报显示,江苏阳光控股62%的子公司江苏阳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太阳能公司”)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也高达3.32亿元。

  太阳能公司是江苏阳光2006年5月投资设立的子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其中江苏阳光以现金出资2480万元。资料显示,太阳能公司第一期项目的总投资为3亿元。

  既然太阳能公司的第一期项目的总投资仅需3亿元,江苏阳光却一下子将3.32亿元借给太阳能公司,这已经超过了第一期项目的总投资。太阳能公司并不需要这么多的钱,而且太阳能公司完全可以通过在金融机构借款解决一部分建设用资金。

  除设立太阳能公司外,2006年江苏阳光还以现金出资2.34亿元设立了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下称“阳光硅业”),占注册资本的65%。据江苏阳光称,阳光硅业的生产规模为年产多晶硅4000吨,总投资35亿元,分期实施,首期为年产多晶硅1000吨,投资估算为12亿元,该项目预计将于2007年4月20日左右举行开工奠基仪式,预计项目工程将于2008年末完成。

  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目前全球多晶硅市场供不应求,江苏阳光的多晶硅项目若能及早建成,无疑会成为公司的一大亮点。

  但是,目前除了阳光硅业的4000吨/年多晶硅项目外,目前天威保变(600550)参股35.66%的新光硅业已于2007年2月26日成功投产,其产能为1000吨/年,而南玻(000012)的5000吨/年多晶硅(一期为1500吨/年)、峨眉

半导体材料厂的500吨/年多晶硅、亚洲硅业1000吨/年多晶硅、乐山永祥树脂有限公司的年产500吨/年多晶硅项目都在建设之中,这些项目建成后,国内的多晶硅产能将会大幅度增长,未来多晶硅市场很可能会面临激烈竞争的局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