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平安 06年净利润增长79.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 16:23 证券日报

中国平安06年净利润增长79.3%

  本报记者 张胜男

  相比此前发布的50%以上的年度业绩预增公告,中国平安(601318)今日公布的2006年年度报告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惊喜之外:该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平安实现净利润59.86亿元,较2005年增长79.3%。总资产达到4,417.91亿元,股东权益增至366.68亿元。保险业务收入817.12亿元,较2005年增长21.3%。

  中国平安董事会用如下两句话概括2006年公司业绩飞速发展的理由:保险业务总体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发展速度加快;投资管理及银行业务平台持续强化,综合金融服务架构进一步完善。

  报告期内,中国平安的核心保险业务的净利润创历史新高。寿险业务和产险业务保费收入分别为689.89亿元和169.66亿元。同时,受惠于股市走强和适当的投资策略,集团投资收益率较上年快速提升,含利息收入在内的投资收益达223.60亿元。集团整体内含价值达到655.73亿元。

  2006年,寿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689.89亿元,同比增长17.2%,占中国寿险市场的17.0%;一年新业务价值为51.32亿元,同比增长13.1%;全年实现净利润47.74亿元,同比增长68.5%。产险业务增速超越市场。产险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保费收入达169.66亿元,其中,平安产险实现保费收入168.62亿元,占中国产险市场的10.7%;净利润为6.45亿元,较去年增长121.2%。其它保险业务持续完善基础平台,取得进一步发展。养老险业务与团险业务整合改革的重组工作开始展开,全国35家机构开设申请顺利获得中国保监会批准。健康险业务逐步完善新型业务发展及运营规划,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市场的健康险经营管理模式。

  投资平台建设方面,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资产管理(香港)”)于2006年成功设立,同时,公司正在陆续组建一支具有国际投资经验的团队及全球投资营运平台。

  作为全国领先的综合类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的利润不仅仅来源于保险业。2006年度,中国平安

证券、信托等业务的主动转型举措初显成效,并且增长显著。信托业务规模和产品形态取得突破,平安证券业务实现净利润5.54亿元,创平安证券公司成立以来新高。银行业务方面,平安银行于2006年6月获中国
银监会
批准,取得人民币对公业务经营资格。2006年末,公司通过受让股权和注资,取得深圳市
商业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商行”)89.36%的股权。此后,深商行将受让公司控股子公司平安信托及汇丰集团所持平安银行所有股权,100%控股平安银行。目前两家银行合并为一个银行品牌的规划及重组工作正在推进过程中。银行业务将成为集团核心利润来源之一,其销售渠道的重要性和贡献会逐步提升。

  2006年,中国平安荣膺《欧洲货币》授予的“亚洲最佳管理公司”称号,名列亚洲公司第五位,居中国内地企业之首。

  同时,公司公布2006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股派人民币0.22元(含税)。

  从年报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平安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也不存在实际控制人。公司第一及第二大股东分别为汇丰控股有限公司的两家全资附属子公司——汇丰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及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两家公司合计持有公司H股股份1,232,815,613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