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襄阳轴承股权转让突变:中航一集团半路杀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13:25 21世纪经济报道

襄阳轴承股权转让突变:中航一集团半路杀出

  三家民营企业三度收购未果,襄阳轴承(000678.SZ)又一次走到了命运的转折点。不过,这次的主角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

  4月9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一集团)的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中航一集团正雄心勃勃欲将襄阳轴承归于麾下。"襄阳轴承与天胜轴承的重组已经黄了。"这位人士说。

  半路杀出

  3月29日,襄阳轴承发布公告称,其与天胜轴承集团公司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书>"仍在等待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股改后的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相关政策的出台。由于国家政策的出台时间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导致股权转让报批时间可能较长"。

  如此一份含糊其辞又并无实质内容的公告,加上从3月19日到4月9日,襄阳轴承股价一路走高,引起了市场传言纷纷猜测。

  天胜轴承集团公司一位负责人则对天胜与襄轴的股权转让最终能否成功不置可否:"我们希望能够最终成功,但政府的行为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而且在战略方面,我们还有其他的机会。"

  "如果中航一集团能够入主襄阳轴承,对襄阳轴承来说是最好的归宿,也是当地政府更愿意看到的。因此此次中航一集团介入襄阳轴承的转让更多带有政府主导色彩。"一位熟悉襄阳轴承情况的人士说。

  作为国内航天制造工业的龙头企业,中航一集团拥有大中型工业企业47家、科研院所31个,资产总额1000多亿元。主要承担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和航空

发动机、机载设备等研制生产与销售。在非航空产品方面,已形成工业燃气轮机、汽车和
摩托车
、机械、材料、IT、制冷与环保设备等7大类。著名的西飞、沈飞、成飞、上飞等航空工业的重头企业都属于该集团。

  "中航一集团的目标是,到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达到总收入1500亿的规模。斥资收购襄阳轴承这样的上市公司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上述中航一集团的知情人士说,"中航一集团有很多机构设在襄樊,其旗下的一个宏伟机械厂就在襄阳轴承旁边,两家的合作关系历来就很紧密。"

  中航一集团一直以来希望收购一家轴承类企业。2006年9月曾经参与过竞购洛阳轴承,但最终败北。当时的洛轴集团目前总资产不超过10亿元,欠款却已达25亿元,严重资不抵债。相比之下,襄阳轴承的资产质量则要好得多。2006年总资产6.3亿,总负债2.55亿,实现净利润2164万元。

  襄阳轴承职工人数一度达到8000人,由于效率低下、管理不善,曾经连年亏损。从2002年起,襄阳轴承在政府主导下进行改制。政府财政专门划拨出资金,令襄阳轴承职工全部买断工龄下岗,再由公司重新聘用,目前职工总数约在2000人左右。2005年上半年,通过政府牵头,襄阳轴承与当地银行达成"打包偿还"协议,按60%的优惠额度一次性偿付银行贷款,资金来源则为从其他银行贷款。由此,公司以1.3亿元偿付当地工商银行2.2亿元贷款,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至30%。

  "现在的襄阳轴承是一个负担很轻、很干净的公司,"一位知情人士说,"去年襄阳轴承的产值是4个亿,2000个人创造出4个亿的产值,这是很不错的业绩了。"

  "中航一集团现在还有意收购哈尔滨轴承,如果此次能够将襄阳轴承拿下,那么很有可能将襄阳轴承作为一个整合轴承资源的平台,将其收购的轴承资产都装进去。"该知情人士说。

  权宜之计?

  而事情的另一主角——浙江天胜轴承集团则显得有些无奈。

  资料显示,天胜轴承2000年8月成立于宁波市北仑区,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2005年度,天胜轴承总资产1.15亿元,净资产1.04亿元,销售收入5764万元,实现净利润249万元。

  天胜轴承是美国天胜控股公司、丁一和胡国美共同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三个股东分别持有天胜轴承76.6%、22.03%和1.37%的股权。由于天胜控股的董事长也为丁一,而胡国美为丁一的母亲,因此"天胜轴承其实是丁一个人的公司"。天胜控股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轴承制造销售的专业性集团企业。现有总资产3.8亿元,员工2100人、8家生产基地、下属三个销售公司、一个产品研发中心。2004年销售收入为54671万元,其中轴承产品销售收入为45789万元,在中国轴承行业中排名第八。

  2006年1月,襄阳轴承第一大股东襄阳汽车轴承集团公司与天胜轴承集团公司签订了<股份转让合同书>,将持有的襄阳轴承4191万股国有法人股转让给天胜轴承,转让价格为2.79元/股,总计11694万元。转让完成后天胜轴承将持有襄阳轴承4203万股,占总股本的29.93%,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襄轴集团持有襄阳轴承500万股,占总股本3.56%,为第二大股东。

  天胜与襄阳轴承的合作从股份转让协议签署之后就开始了。"我们已经预付了一部分款项,并往襄阳轴承派去了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双方在生产经营方面的合作已经进行得十分深入。"上述天胜轴承的负责人说。

  根据收购报告书,天胜轴承预先支付了3500万元款项给襄阳轴承。并且承诺在收购完成后一年内将总部及工作机构搬迁至襄樊,并将天胜轴承的注册地变更到襄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然而,二者协议签署后一年多一直未能得到国资委的批复。

  "天胜的规模比襄阳轴承小得多,背景也不够雄厚,"一位了解襄阳轴承的人士说,"现在看来,选择天胜只是一个权宜之计,用以应对顾雏军退出襄阳轴承之后无人入主的尴尬场面。"

  襄轴命运

  作为中国四大家轴承生产基地之一,襄阳轴承可谓命运多舛。数度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最终功亏一篑。此次天胜收购如果失败,将是前两次意欲染指襄轴的战略投资者遭遇的翻版。

  襄阳轴承是上世纪60年代末为配合湖北十堰二汽而组建的系列企业之一。1997年1月,公司在深交所上市。1999年起公司即告亏损,至2002年,被处以退市风险警示。至2003年4月,公司上年度财报再告亏损,终被停牌。当年亏损额达1690.6万元。也是在2003年,一场

审计风暴,审出震惊全国的襄樊官场腐败大案。原襄阳轴承董事长张德炳因涉嫌经济犯罪落马。襄阳轴承由此陷入一蹶不振的泥沼。

  襄阳市政府开始为襄阳轴承引入战略投资者而四处奔走。最开始进入视野的是万向集团。2003年春,双方签订框架性协议,襄轴集团拟将所持33.4%股份全部转让万向集团,彻底退出,上市公司就此转为民营企业。

  此后,万向集团与襄樊政府就收购细节展开拉锯战,前后长达一年。由于万向提出只能聘任原有8000名职工中的2000名,省市政府甚至借出资金8000万元买断职工工龄,解决人员安置问题。但万向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次收购。

  万向临阵退出,令襄阳轴承乃至襄樊市政府遭受重创。危急关头,当时已经收购了3家上市公司的顾雏军挟资本旋风而至,令襄阳轴承和当地政府看到了新的希望。

  在万向退出后的短短3周之后,2004年4月8日,襄轴集团和扬州格林柯尔火速签约,将所持上市公司29.84%的股份转让后者。作价为每股2.41元,与当时襄阳轴承的每股净资产持平。协议签订后不久,顾雏军便往襄阳轴承分别派出总裁和财务部主任两大要职。

  此次股权转让分别于当年的4月23日和7月27日得到了湖北省政府和国务院国资委的批复。正在这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节骨眼上,郎咸平半路杀出,于2004年8月10日在复旦大学作了题为<在"国退民进"盛筵中狂欢的格林柯尔>的演讲,指责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引发了沸沸扬扬的"郎顾之争"。襄阳轴承的重组事宜由此被证监会按下。随着顾雏军东窗事发,在2005年9月,襄阳轴承宣布此次收购事宜中止。

  随后进入的天胜轴承集团又一次复制了格林柯尔闪电式的入主模式。2006年1月,天胜轴承与襄阳轴承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完全沿用之前现成的收购平台,在每股净资产的基础上上浮8%,作价2.79元/股。

  上海报道 特约记者 支维墉 本报记者 姚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94,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