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牛市之下上市公司澄清公告扎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11:23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璐

  牛市行情下,有关上市公司的各类传闻不绝于耳。仅昨天一天,就有华电能源吉林制药中兴通讯3家公司就传闻进行澄清。

  上市公司就市场传言发布澄清公告并非稀奇事,但与以往相比,各种传言如此密集地出现在一段时期里似乎从未有过。据统计,2006年全年两市也只有20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澄清公告,平均下来,基本上每个交易日两市仅1家左右公司澄清相关事宜。但从去年10月份以后,各类传言开始陡然增加,澄清公告开始不绝于每日的信息披露中,仅今年1月份,就有57家公司发布澄清公告。4月份至今短短几天,又有10多家公司澄清相关事宜。

  出于利益的驱动,95%甚至更高比例的传闻均为上市公司描绘出灿烂的前景,相关公司二级市场股价也因此呈现出过山车式的剧烈波动。传闻涉及内容则从股改对价到资产重组、整体上市、券商借壳以及签署重大订单、业绩增长等等,无一“漏网”。极端情况下,还出现了一家公司数度被传不同传闻的情况。以深赛格为例,既被传长城证券欲借壳上市,又被传”公司要注入赛格广场一至三层楼面,将成为物业及电子零售大王”;S哈药也曾发布三个澄清公告,对公司借壳上市、筹备赴港上市及股票收益等事宜进行了分别澄清。此外,也出现过一个事件被按到多家公司身上的情形,如市场上曾盛传国信证券将借壳深中冠,随后,S*ST深泰、深达声也相继出现在传闻名单上。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传闻背后一定有着深刻的原因,并纠缠着许多复杂利益。这些传言对股市起着兴风作浪、推波助澜的作用,被传言“击中”的公司其股票大多会在二级市场中非理性上涨,而许多投资者则并不相信传闻只是空穴来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对当前市场中日益严重的“传闻”现象已有所警惕。前不久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已明确临时报告应披露对证券交易价格可能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在有关各方形成相关决议或报告之前,发生重大事件难以保密,重大事件泄露或者市场出现传闻的,上市公司应及时披露相关事项的现状、可能影响事件进展的风险因素。同时,沪深交易所新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也已规定,当市场有传闻且公司股价异动,交易所可采取盘中停牌措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