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杭萧钢构耐人寻味的冷与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 08:02 中国证券报

杭萧钢构耐人寻味的冷与热

  □新华社记者 高晓娟

  连续12个心惊肉跳的涨停,连续两个巨量抛单的跌停,不断发布语焉不详“挤牙膏”式的公告……一个多月以来,杭萧钢构(600477)事件闹得悲喜两重天。

  停牌、调查、复牌、盘中紧急停牌、立案调查,在这过程当中,杭萧钢构态度的变化耐人寻味:对媒体由“冷”到“热”,对监管部门由“热”到“冷”。

  对媒体由“冷”到“热”

  杭萧钢构“天价订单”演绎了一往无前的涨停,而其信息披露却是吞吞吐吐、语焉不详。

  杭萧钢构在引发股市的疯狂并招来如潮的质疑后,公司内部却“润物细无声”。打电话找高管,他们的手机或无人接听或转到秘书服务台,座机频频占线;想要采访的高管,他们不是出差,就是开会。

  3月22日,杭萧钢构就和新华社记者玩起了“捉迷藏”游戏,记者赶到杭萧钢构位于杭州的办公地点,希望采访公司相关负责人,被告知公司高管全部都在萧山总部开会。记者立即驱车赶到萧山,那里的工作人员却告诉记者“没有人在这里开会”,并“送”记者出门。

  3月27日,杭萧钢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层举办安哥拉项目说明会,多家媒体记者闻声而至。出乎意料的是说明会只有短短30分钟,记者们只许“听”,不许“问”,高管们发言完毕即迅速离场。

  杭萧钢构

股票因被“立案调查”后,两天均被巨大的卖单死死封在跌停板上。杭萧钢构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变化。

  4月6日,杭萧钢构主动约请部分媒体在上海外滩3号举办媒体见面会,后临时改变主意,公司派车将10余家媒体的记者专程从上海接到杭萧钢构总部萧山,又是安排参观,又是痛快地回答记者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还宴请远道而来的上海记者,很是“热情”。

  对监管部门由“热”到“冷”

  在监管部门3月21日宣布对杭萧钢构进行调查后,公司态度积极。总经理陆拥军介绍:“公司对监管部门的检查积极配合,把公司高管及亲属的身份证号码等资料都提供给监管部门进行排查。”

  4月5日中国

证监会对杭萧钢构立案调查时,公司发布的公告表示:“公司董事会承诺将积极配合调查。”

  但此后,杭萧钢构的态度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公司副董事长潘金水在接受某媒体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证监会的不明朗态度让公司无所适从”,“公司其他工程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谁都不希望和可能出现问题的公司来往。由于证监会未给出调查结果,导致中基公司本应到帐的2亿元工程进度款延迟。”

  公司总经理陆拥军4月6日对记者“解读”被立案调查一事,说:“对于公告内容,大家都误解成公司出现违规行为,而实际上,主要的调查对象是二级市场,而非公司本身。”而对于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却又承认“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

  有业内人士称,在立案调查期间,上市公司理应慎言慎行,但杭萧钢构的高管却频频主动与媒体沟通,高管纷纷对监管部门发表评论乃至表示“委屈”,进行“澄清”。他们的言行,令人寻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9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