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利润猛增背后:深发展低拨备惹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6日 16:03 21世纪经济报道

利润猛增背后:深发展低拨备惹争议

  本报记者 贾玉宝 深圳报道

  3月22日,面对深发展(000001.SZ)净利润暴增319%的年报,当日股票收盘价,仅较前一日上涨0.3%。

  深发展净利润猛增遭到了一些分析师的质疑。深发展年报显示,2006年末不良率为7.98%,减少拨备21%后的覆盖率仅为48%,如以70%的正常覆盖率计,深发展的净利润将大打折扣。由于深发展二次股改在即,而年报的利润大幅增加又和计提拨备有关,这被市场认为意在股改。

  另外,虽经内部资本补充,深发展2006年末的资本充足率仍仅与2005年持平,这导致该行公司银行贸易融资转型的缓慢,并致使供应链金融这一主打品牌所依赖的票据贴现减少216.86亿元,减幅57%。

  净利润“狂增”悖论

  深发展年报显示,该行2006年实现净利润13.03亿元,比2005年的3.11亿元增319%,远高出国内同业平均增幅。每股收益也由2005年的0.16元猛增至0.67元,居于上市银行前列。

  中信证券首席分析师杨青丽直指背后原因:“深发展净利润增长主要来自计提准备减少21%。”

  深发展首席财务执行官王博民认为,减少计提的原因是2006年信贷资产质量得到改善,不需过多计提。

  但深发展2006年末不良率为7.98%,准备覆盖率为48%,列上市银行末位。如果将计提准备增长率由-21%提到30%至100%覆盖,深发展净利润增长率可能仅为24%。

  另外,深发展2006年清收不良总额约为20亿元(与2005年接近),但由于部分以前发放的旧贷款从正常迁徙为不良,不良贷款总额仅略有下降。考虑后者因素,深发展不良隐患仍在扩大。

  如此情况下,深发展减少覆盖率,冲高利润的初衷被市场揣测为图谋股改。而深发展董事长纽曼也表示:“我从监管部门那里获得启示,沟通是成功的。”

  纽曼在年报发布会上称,董事会正加强与两类股东的沟通和协调,并会考虑在新方案中增加分红和认购权证(股改完成后发行,股改方案中公告)的确定性。

  资本约束逼近

  股改未完成,无法补充股本金的情况下,更让深发展头疼的是资本约束问题。

  深发展在取得319%的净利润增幅之下,2006年度仍不进行分红。“其实,这背后的关键就是资本约束问题。如果现在分红了,深发展资本充足率会更低。”一位接近深发展高层的人士称。

  不过,即便如此,据深发展年报显示,该行2006年末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3.71%和3.68%,与2005年基本持平。

  资本约束之下,深发展自2005年中启动的公司银行转型也受到一定冲击。转型后的公司银行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发展

供应链金融。但作为供应链金融的主打金融工具票据贴现业务却大幅缩水。

  对此,某深圳银行人士解释称,与一般贷款相比,票据贴现风险极低,但收益较之一般贷款要低得多,只有做大规模后才能看到可观效益。“问题是如果放量发展票据贴现,将加重深发展的资本约束。为了缓和资本问题,只能忍痛割爱。”

  “贸易融资整体发展还是增长不少,但奇怪的是,年报中却只字未予披露。”上述接近深发展高层的人士称,“限制公司银行发展,是作为应对资本约束的暂时之计,还是图谋零售银行的长期战略,恐怕正是前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