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关铝竞购案陡生变数:20%股权遭冻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5日 17:19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铝竞购案陡生变数:20%股权遭冻结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王凤君 第 597 期

  刚刚被中铝、五矿两巨头的竞购光环笼罩,却又突然陷入债务诉讼的泥潭,山西关铝集团(以下简称关铝)的前途陡生变数。

  3月22日,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因为拖欠国内一家贸易公司的货款,关铝集团目前已经被告上了法庭。"

  该人士透露,2004年7月,关铝曾经向远东铝业公司借款3000万美金(折合约2.4亿人民币),但是几年过去,关铝并未按照合同约定程序还款,至今尚有2.29亿元没有偿还。于是,远东铝业向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追债诉讼,2007年3月15日,根据远东铝业的财产保全申请,法院已经冻结关铝集团所持有的关铝股份(000831.SZ)约20%股权。

  与此同时,关铝股份公告显示,关铝集团曾向国家

开发银行贷款人民币15亿元,作为质押担保,关铝集团已将其持有的关铝股份约19%的限售流通股质押给国家开发银行,质押期自2006年9月11日开始,至质权人申请解除质押登记结束。

  据本报了解,截至目前,关铝集团这部分被质押的股权尚未解冻。在此情况下,关铝股份20%股权再被冻结,意味着关铝集团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已基本丧失。因为,关铝集团共持有约1.4亿股关铝股份,占38.57%,而上述两项数字相加已接近39%。

  就在3月21日,关铝股份曾经公告,"山西关铝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在三个月之内与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签署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收购山西关铝集团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权的合作意向书,并导致本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变数横生,并购计划是否还将成行?

  欠款2.29亿

  远东铝业有限公司,是北京鑫恒铝业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的一家子公司。这家公司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其母公司——北京鑫恒铝业公司在业内却颇有名气。

  公开资料显示,鑫恒铝业注册地在北京西城区,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氧化铝的进口和铝锭的出口业务,年销售额50亿元人民币,在氧化铝进口量上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第三名,仅次于中国五矿和中国铝业公司。

  从现有资料上看,关铝和远东一个在山西一个在香港,两个天各一方的公司是如何产生的货款纠纷?

  为了求证事实,记者曾多次致电关铝相关人员。但关铝集团董事长李庆一直以开会或者忙为由拒绝记者采访。而关铝另一负责人丁平生,则委婉表示"这件事情非常复杂,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之后,再不肯多说。

  不过,远东铝业方面,本报记者多方努力下,终于与其母公司——北京鑫恒铝业公司取得了联系。

  "关铝确实欠了我们不少钱。"鑫恒铝业一位副总介绍,三年前,即2004年7月,远东铝业曾与关铝集团签订了一份铝锭购销合同,合同规定,今后三年内,关铝集团将向远东铝业分期分批提供共21000公吨(+/-5%)一级原铝。

  "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很不理想",这位副总说,因为合同约定,关铝将分别于2005年1月交付数量约为600吨;从2005年2月至12月每月交付数量约为300公吨;从2006年1月至12月每月交付数量约540吨;从2007年1月至9月,每月交付数量为900吨;从2007年10月至12月,根据余额与当时的原铝价格确定发货数量。

  "但实际上,关铝集团仅于2005年3月至10月间向我们发送了6256.844吨,后来就再也没付过。"这位副总称。

  相反,根据合同,远东铝业在取得这些货物时要提前支付全部预付款3000万美金。这3000多万预付款远东铝业则在2004年年底时就一次性全部支付给了对方,正因如此,关铝的违约对远东铝业造成了2.29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久拖不决

  3000万美金对于远东铝业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如果对应于铝锭,按当时市场价折算大概相当于1.9万吨。前几年我国全年电解铝产量也就600万—700万吨,我们是一个民营企业,这个量就比较大了。"鑫恒这位副总说。同时2个多亿的拖欠款,给远东铝业的资金周转带来了很大麻烦。

  "关铝可以一直向银行支付20亿贷款利息,却不能还我们一分钱?如果它有困难我们可以理解,但我们不相信他一分钱都拿不出来吧。"

  2005年10月之后,关铝集团突然停止供货行为,让鑫恒铝业上下大为震惊。鑫恒铝业另一位知情人士称,"供不上货也没关系,但你总得把钱退给我们吧?但他们就是既不供货,也不退钱。"

  上述那位副总说,从关铝给远东铝业停货的那一天起,他们就开始跟关铝交涉,前后交涉了一年半的时间,对方一直没有给一个明确说法。他表示,自己是2006年10月份就职鑫恒公司,他来之后,曾亲自给关铝打过不少电话,也发过不少传真,但结果是石沉大海。

  "我们最不能容忍的是关铝方面的态度。"上述另一位知情人士称,他们每次找关铝要钱,关铝方面都说再等等。他们也曾和关铝签了不少和解协议,但协议签署之后,关铝方面"一次也没有履行"。

  最严重的一次,甚至惊动了关铝集团的出资人山西运城市政府。据称,这次发生在去年5月份的一次和解,就是运城市领导出面调解的。

  在这次双方和解的会谈纪要上,记者看到,关铝集团明确承诺,将从2006年8月份开始还款,约在2008年还完。此次纪要关铝方面签字人为关铝集团原董事长王长科。

  但这份协议也没有得到履行。这位知情人士称,"我们不可能再无限期地相信他们,所以只能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据该负责人称,远东铝业近日已经向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了诉前保全申请。山西高院已经于2007年3月15日下发了民事裁定书,裁定冻结关铝集团所持有的关铝股份77320635股股权(即20.99%),价值人民币228968042元。

  【记者手记】3000万美元"救援款"

  3000万美金,对于一个年销售额达几十亿的企业来说,也许不值一提。但它之所以让鑫恒铝业上下难以容忍,还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笔普通的货物预付款,而是"我们帮它渡过难关的一笔借款"。

  时间要倒推到本世纪初的前几年。

  2003年开始国家对铝行业

宏观调控,银行对铝行业基本不予贷款,而当时关铝股份的产能只有11万吨,却有两个巨大的在建工程,22万吨新建电解铝及2×20万千瓦发电机组。

  但是根据规划,电解铝项目总投资23.85亿元,电厂投资2.4亿美元即约19.2亿人民币,两个项目加在一起已超过40亿。据知情人士称,关铝当时净资产远不及此,这意味着完成这两个项目,关铝需要有大部分款项从外边筹措。同时氧化铝价格从2002年至2005年每吨1800元上涨到每吨6000元,使关铝已经建成的电解铝产能因缺少流动资金及原材料价格太高无法投产,即使勉强投产也面临巨亏。

  尽管当时关铝想尽各种办法,解决了相当一部分资金问题,最后这两个项目还是不得不停下来。

  在此情况下,银行不给任何贷款,关铝也拿不出任何可供抵押的东西向别的机构借款。在此情况下,关铝向北京鑫恒铝业公司求助,2004年12月24日,北京鑫恒铝业公司通过其香港子公司远东铝业从日本UFJ银行借款3000万美元转借给关铝集团,关铝未提供任何担保。双方约定关铝在未来三年之内每月出口铝锭偿还此批借款。

  "如果没有这3000万美元,它(关铝)早就关门了。"鑫恒铝业上述人士说。

  截至本报发稿时,记者仍无法得到关铝欠款的真正原因。不过业内认为,关铝现在并不缺乏还款能力,因为关铝与中铝合资的华圣铝厂于2006年4月18日已经投产,业内推测2006年华圣铝厂产量约达12万吨左右,2007年之后,产量达到22万吨/年,加上关铝原有11万吨产能,加在一起目前已经达到了20多万吨,所以即便不能全还上,也至少可以还一部分。(王凤君)

   

    相关报道五矿集团有望入主关铝股份

             中国铝业五矿集团两大有色金属巨头争夺关铝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06,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