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国际薪酬大挖角 招商银行急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0日 09:43 21世纪经济报道

平安银行国际薪酬大挖角招商银行急了

  北京报道

  特约记者 罗绮萍 实习记者 王亮亮

  马明哲人才术撼动银行高管界

  招商银行急了

  “平安银行(未定名)的高管团队,将会是中国的银行历来最强的团队。”中国银监会一名高层,在看过平安银行高管团队的初步名单后,对本报作出这样的评价。

  这名

银监会的高层续称,“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现时进行的,是以国际标准薪酬展开大挖角,向汇丰、花旗及内地多家银行抢人,他已抢到了不少,这将会是平安银行在激烈竞争中的致胜之道,也会推动内地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改革。”

  基于这批高管仍在资格认证当中,这名高层不便透露具体名单。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新闻发言人盛瑞生3月19日对本报说:“我们早在两年前已开始物色银行业的人才,现时高管团队大致定下来,但仍待监管部门的资格认证,名单未能透露。”

  据了解,其中一名被平安挖角的是招商银行(600036.SH,3968.HK)原副行长兼CFO陈伟,拟出任该行副行长或常务副行长,但也是在等待资格认证。她自1993年3月出任招商银行副行长,至今已长达14年,为招行担任高管时间最长的人士。招行的薪酬标准在内地银行已算高了,招行行长马蔚华2005年的薪酬也有267万元,所以陈伟如被平安挖走,将深深撼动内地银行高管界。

  目前中国平安拥有89.36%权益的深圳市商业银行完成了对平安银行100%股权的收购。平安在2003年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并更名为平安银行,现时注入深商行,下一步便会把深商行易名,运用颇厚实的资本金和平安银行的全国性牌照,打造马明哲的全国性金融集团中银行的重要一环。

  大行薪酬窘境

  在两会期间,本报向中国建设银行(0388.HK)董事长郭树清、中国银行(601988.SH;3988.HK)董事长肖钢及交通银行(3328.HK)董事长蒋超良逐一印证,得到的答案是他们已见到人才战的硝烟,而应对的方法之一是“以事业留人”。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向本报证实,该行已感受到骨干被挖角的压力:“确有人才竞争的压力,所以我们要提高薪酬方面的竞争力。”不过他也承认国有商业银行的薪酬改革进展缓慢。

  以郭树清本人为例,2005年的薪酬总额为85.4万元;相对而言,深圳发展银行规模与建行不能相提并论,但“老外”董事长纽曼却有602万元;国有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改革的步伐显然较慢。民生银行(600016.SH)3月19日刚出炉的06年年报显示,由行长升任董事长的董文标,年薪由191.6万元猛增至452.89万元,相对地接近国际水平。

  郭树清当然知道问题所在,他早于2006年8月已对记者谈过,并估算他的薪酬只是国际同类规模银行董事长的1%(即国际上这样的职位应拿约8000万元/年),他深深明白董事长、行长的薪酬,会对其他的高管产生封顶作用,下面的高管待遇也反映不了他们的市场价值,容易造成人才流失。但他当时的判断是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并非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要引入全体员工持股计划。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对本报说:“我们中国银行有吸引人才的优势和内部机制,我不认为人们可以抢我们的人。我们现在的机制很有吸引力,很多人想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发的招聘公告,很多人都来报名了,我们还是能吸引人才的。”

  但肖钢所说的只是中低层的新手,他回避了真正高管的问题。

  “十年前,中行一名高层骨干到香港去,他的月薪是3万港元,他的秘书是香港人,月薪是3.5万港元,他们在香港见到国际同行,薪酬都是他们的10-100倍,要心理平衡很难。这种荒谬的事,今天仍是天天发生,这不仅是人才战的问题,还涉及高薪养廉的问题,要反贪腐,就先要给有权有责的人合理报酬。”中国银行在北京一名高管对本报说。

  交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则对本报说:“交通银行透过与战略股东汇丰银行的紧密合作,当然知道薪酬对留住人才的重要性,但我们也深信事业留人的道理,高管在交行可以发挥所长,就不会因为其它银行出高薪挖角便走了,真要走了,也只能由他去吧。”

  平安人才之渴

  马明哲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群访,也详细讲述了平安集团和平安银行的发展蓝图,颇有“财大气粗”的气魄。他说平安集团的治理模式是16个字:集团控股、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整体上市。这是他花了10多年的时间才建立起来的16个字。

  平安是最早引入员工持股的中国金融机构之一,也是马明哲津津乐道之事。现时平安集团19名董事会成员中,来自海外的董事有8名,均为保险、会计、法律或其它专业领域的资深专业人士。公司还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目前有4名独立董事,均为国内外著名专业人士。

  马明哲又指出,平安完成A股上市后,除了充足集团和子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和偿付率外,还剩余500多亿人民币,同时平安拥有30年以上的保单几千亿,这部分投资时效长的资金,肯定会逐步加大投资力度。

  “财大气粗”的平安显然会继续投资内地银行业。马明哲的第一着棋,便是以高薪把竞争对手的人才抢到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6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