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南京医药预期有被市场神化之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 08:21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南京医药预期有被市场神化之嫌

  市盈率161倍,分析师强力推荐,是否有推波助澜之嫌

  证券时报记者 龙可

  每股收益7分,收盘价11.29元,市盈率161倍。

  这是以去年每股收益和昨日收盘价计算出来的南京医药(600713)的市盈率。如果将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市盈率由高到低排列,这一数值排在第209位左右,虽然还没名列前茅,但绝对不算低。

  让人颇为意外的是在公司披露2006年年报后复牌的第一日,即3月13日,在去年利润未出现巨大增长的情况下,公司股价却在当日涨停,也使本来已不低的市盈率进一步提升。究竟是什么在推升公司股价?从表面看可能主要是分析师的强力推荐,但在未来增长尚存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这种上涨或许更多的是对概念的炒作和预期的透支。

  “药房托管”托起高股价

  “药房托管”是南京市2006年以来在二级及二级以下

医院推进的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被认为是医改中的一项创新,也是去年以来机构将南京医药视为“黑马”的重要原因。

  根据南京医药年报显示,为了在托管药房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公司创造性的提出“托”“管”分离的阶段性措施,并对受托管医院药房的“进”、“销”、“存”采取统一管理等。有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底,公司共托管二级和一级医院120余家,占南京市药房托管份额的80%-90%。

  从上述数据看,在已施行托管的药房中,南京医药的确在市场份额上处于领先地位,不过由于这些数据均未涉及到公司托管药房的收入和利润率情况,因此托管业务到底给公司带来多少实际的收益并未清晰的表达出来。

  在国内一知名券商对南京医药2007年盈利的预测报告中,预计药房托管业务对公司今年收入的贡献在8亿左右。然而,实际数据可能并不会像预期中那样乐观。

  据南京医药董秘朱蔚介绍,目前公司已经托管的药房年销售额约3亿元,而托管给公司带来的收益还难以统计,因为这些药房不是完全的独立核算,不过该部分业务的利润率肯定达不到5%。对于市场传闻南京即将推出对三甲医院药房的托管,朱蔚表示这将主要依赖政府政策的制定,时间上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实际上,三甲医院才是医院药房销售的主力军,用一句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十家二甲也未必抵得上一家三甲的销售额”。

  虽然未来“药房托管”的规模和收益都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但这一概念却已被二级市场充分运用于公司股价的推升。在A股市场中,经营范围与南京医药类似的有上海医药(600849)、国药股份(600511)等。上海医药昨日收盘价12.10元,以该公司前三季度每股收益0.15元推算假设其去年全年每股收益为0.2元,则其市盈率为60.5倍;国药股份昨日收盘价25元,该公司去年前三季度累计每股收益0.51元,假设其全年每股收益为0.68元,则市盈率为36.8倍。显然,两家公司与南京医药150余倍市盈率差距之间,“药房托管”概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预期透支?

  虽然立足于“药房托管”这一概念,但多数分析也并未将该部分业务作为南京医药今年盈利的主要来源。有观点认为,公司今年利润的增长将主要来自集中采购的施行和OEM生产方式的扩大,在分析师的预测中,这两部分将给公司带来超过3500万元的净利润。

  去年,为配合药房托管和农村两网配送工作,提升毛利率,南京医药选取了50个品规的药品作为首批试点,进行贴牌加工生产。同时,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公司搭建了集中采购、结算等业务平台。

  在南京医药2006年年报中,公司计划2007年对采购总量在200万元以上客户的采购总额要达到40亿元。在OEM方面,则计划实现有效贴牌数量达到300个品规。分析们做出的盈利预测,正是以这些数据为基础。但这其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主要是上述业务盈利状况的不确定。

  对于OEM生产,虽然没有给出去年具体的收入数额,但朱蔚表示,由于是试点,收入不多,而今年该部分能够实现的收入和利润,目前还很难说。

  虽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分析师盈利预测展现的诱人前景实在很难让投资者不感到激动,这种激动印证在了近两日公司股价的走势上。然而,在目前的高市盈率下,保持适当的理性是必要的,或许一位接近南京医药高层的人士透露的细节可以有所参考。他称,在过去机构对公司的调研中,公司方面对于机构所给的盈利预测的增长趋势是认同的,但是在具体利润增长金额实现的时点上却存在分歧。

  在医改的大背景下,南京医药的巨大转变与业绩增长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变化更可能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发生着,而短期内股价的快速上涨,实际已超前反映了公司未来数年的利润增长。

  预期的极度膨胀并非南京医药独有的现象,目前市场中市盈率超过100倍公司有数百家,一些公司甚至呈现出股价的涨停与公司的澄清交替出现的局面。但仔细观察,这样的大幅上涨往往源自市场对这些公司的重组预期,而南京医药短期内业绩的转变能否达到像重组一样的效果,显然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其股价的一路上涨应该说离不开某些知名分析师的反复推荐,这或许正说明在现今躁动的市场中,分析师也难保理性,透支预期就成为了他们为高位股价寻求的另一个支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06,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