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全面转型 华夏银行无法立见成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 00:14 北京商报

全面转型华夏银行无法立见成效

  

全面转型华夏银行无法立见成效

  在2006年年报披露进程逐渐加快之际,第一份银行股的年报终于在昨天出炉了。华夏银行的年报显示,2006年华夏银行各方面业务均呈现上升态势。华夏银行在200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83亿元,比上年增加43.02亿元,同比增长31.22%;实现利润总额24.11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同比增长21.22%;实现净利润14.57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13.87%。

  截至2006年末,华夏银行资产总规模达到4450.5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91.32亿元,增长25.04%。同时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73%,比上年下降0.32个百分点。华夏银行表示,公司的结构调整效果初步显现。

  华夏银行称,公司压缩票据贴现余额,增加纯贷款,贷款收益水平有所提高。同时,华夏银行加大低风险权重业务发展,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及抵质押贷款发展较快;在负债结构调整方面提高了低成本业务占比。在各个银行都大力发展的中间业务上,华夏银行推广了集团结算中心、银企直联、企业财务顾问等产品,中间业务收入有所增加。

  虽然华夏银行2006年净利润增长达到了13.87%,但和其他发布了业绩预告的上市银行相比,华夏银行的增长速度并不快。对于公司2006年的表现,广发

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余晓宜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华夏银行2006年的业绩还可以,可以看到规模在不断扩张运行。但是,余晓宜表示,这比她根据华夏银行三季度报所做的全年预测稍微差一些,主要原因是改革进度不如原来想象得那么快。

  2006年5月19日,华夏银行的18家非流通股股东向德意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意志银行卢森堡股份有限公司、萨尔·奥彭海姆股份有限合伙企业转让合计58720万股股份完成过户。德意志银行成功成为华夏银行的战略投资者。

  华夏银行表示,公司与德意志银行的合作正在有序推进,双方在贸易融资、外币清算、基金代销、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果,成立了

信用卡中心,发行信用卡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

  除此之外,年报显示的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第一次出现了

摩根士丹利的名字,摩根士丹利持有华夏银行2139.86万股,占其流通股的1.37%,为第二大无限售条件股东。余晓宜表示国内银行受国外投资者关注,华夏银行并不是特例。“不过摩根士丹利进入是做股权投资,和德意志银行的含义不同。而且也可能是摩根士丹利仅为代持股人。”余晓宜称。

  余晓宜表示,很多人都希望外国战略投资者一进入银行就能看到改革的成果,但这其实不可能。“虽然华夏银行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业务,但是公司整体上维持得比较好。在年报中可以看出,现在华夏银行在进行深层次、全方面的调整,在经营上进行转型。但是这个转型什么时候能够看到成效,能够在业绩上得到反映并不好说。”

     陈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6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