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上海华明反诉回击长征电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 00:14 北京商报

上海华明反诉回击长征电器

  

  两家宿怨深重的电器公司再次被一纸诉状“绑定”在一起。

  昨日,长征电器(600112)发布公告称,上海华明以商誉侵害将该公司及其大股东银河集团诉之公堂,并被要求赔偿经济损失1500万元人民币。这是双方口水战升级后,长征电器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起诉书的被告栏中。此时,距离长征电器起诉上海华明涉嫌侵犯商业秘密案(今年1月15日)刚好相隔两个月。

  至此,长征电器与上海华明之间互诉涉及到的经济赔偿标的已经高达1.15亿元人民币。

  上海华明“突袭”长征电器

  上海华明要求上海市二中院确认两被告长征电器和银河集团在相关媒体上的报道侵害了上海华明的商誉,要求立即停止对上海华明的商誉侵害,并请求法院判令长征电器和银河集团赔偿经济损失1500万元人民币。

  在此之前,今年1月15日,长征电器以侵犯商业秘密罪,点名要求包括上海华明及该公司创始人肖日明在内的“上海华明系”赔偿长征电器经济损失1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8月份,长征电器在接受相关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原技术人员、也就是后来上海华明创始人肖日明涉嫌在离任前窃取公司商业秘密,而这一观点显然不能被目前在同行业中小有声望的上海华明所接受。

  长征电器董秘:“这是报复!”

  面对上海华明的起诉,昨日长征电器董秘唐捷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上海华明的起诉属于报复行为。

  唐捷称:“我们承认,公司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过肖日明曾在长征电器担任关键技术职务,熟悉该产品的相关制造技术并握有大量技术图纸和资料。后来他辞职单干,创立了上海华明,并成为长征电器直接的竞争对手。”

  “但我们向媒体提供的信息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并非商誉侵害。这个时候它反过来起诉我们,存在很大的报复嫌疑。对此,长征电器今后打算‘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我们将继续为诉该公司1亿元经济赔偿做努力;另一方面,我们将积极应诉。”

  上海华明关键时刻很沉默

  据了解,“报复”一词用于两公司之间的诉讼缘由已不是首次。今年1月份当长征电器起诉上海华明时,上海华明的相关高管就曾经以“收购华明无果,进而报复”来形容长征电器的动机。

  昨日,当记者试图连线上海华明高管时,被该公司工作人员告知,公司在此事件的宣传上是由领导统一规划的,而领导目前无法接受记者以任何形式的采访。

  据公开资料显示,两公司争论的焦点是长征电器认为肖日明曾经带走过长征电器的报废图纸。但对此上海华明始终认为,从刑法角度解释,即使这样一个行为实属于侵犯商业秘密,也不能构成犯罪。因为当时的法律并没有任何有关商业秘密的概念,1984年以前的图纸已失去了实用性,也不能称之为商业秘密。肖日明带走的所有图纸均盖有作废章,不能称其为商业秘密。

  严义明表示并不知情

  作为上述事件中的另一位敏感人物,著名

证券维权律师严义明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这场豪门恩怨“完全不知情”。而在此之前,长征电器曾指严义明向
证监会
投诉长征电器业绩造假是受上海华明指使。

  “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以维护中小股东利益为核心的,与任何利益集团无关,也不受任何人指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严义明称。

  商报链接

  恩怨史

  公开资料显示,1983年长征电器在原机械工业部拨款175万美元的基础上,公司自筹500多万元人民币,从德国引进110伏、220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M型、V型有载分接开关全套制造技术,并签订了相关排他性保密合同。长征电器因此成为该技术在国内的惟一合法拥有者。

  肖日明离开长征电器前是该公司重要的技术人员。1984年,肖日明创建上海华明,其主营业务几乎与长征电器吻合。

  从那时开始,长征电器就为肖日明侵犯商业秘密搜集证据。

  2005年5月30日,长征电器以引进技术被窃取、企业利益被侵害为由,向贵州省工商局投诉,并请求保护。

  2005年7月14日,贵州省工商局正式立案,并成立专案组。

  2005年9月,由于案件规格已经超出行政范畴,随即被移交贵州省公安厅查处。

  2005年9月12日,贵州省公安厅将此案指定为督办案件并正式立案侦查。

  2005年12月19日,遵义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肖日明。

  “可惜的是,早在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前几天,肖日明由中国香港取道美国,至今未归。”唐捷向记者表述道。

     崔吕萍/文 王晓莹/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78,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