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杭萧钢构300亿元大单是否存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 21:53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杭萧钢构300亿元大单是否存在

  面对来自海外300亿元的钢构工程订单,有无足够的垫付款能力是杭萧钢构能否拿下该项订单的关键,但业界却普遍对公司持怀疑态度

  作者:本刊记者 栗新宏/文

  “由于有一个重大项目洽谈还没有结果,因此公司将继续停牌,公司也无法确定能否谈成以及何时谈成。”3月5日,在杭萧钢构(600477)停牌第5天,公司证券事务代表罗高峰如是向《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

  罗高峰所说的重大项目为一项境外钢结构建设项目,该意向项目整体涉及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00亿元,分阶段实施,建设周期大致在两年左右。

  尽管这一切尚未最终确定,但凭此消息,杭萧钢构成为最近一个月内沪深两市涨幅最大的

股票。自2月12日市场传出该消息后,杭萧钢构连续3天涨停。2月15日,杭萧钢构发布公告证实了市场的传闻,称“若公司参与该意向项目,将会对公司2007年业绩产生较大幅度增长”。但杭萧钢构同时也表示,“公司尚未正式签署任何相关合同协议”,并“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随后,杭萧钢构复牌后,又是连续3个涨停。2月27日,杭萧钢构“因重要事项未公告”而开始停牌,而在此期间,短短几个交易日内其股价涨幅已达77.2%。

  烫手山芋

  对于杭萧钢构正在洽谈的300亿元大单出自何处?是为哪个国家承建?公司方面始终秘而不宣。而市场传言则称,300亿元项目是阿联酋迪拜的钢结构住宅别墅。

  对此说法,罗高峰予以否认并表示,这是阿联酋政府的一个采购项目,但有关价格都没有谈定,而该国政府同时也向其他的钢结构企业进行询价。

  而当本刊记者向同是从事钢结构建设工程的长江精工(600496)、江南重工(600072)及振华港机(600320)等上市公司咨询时,上述几家公司均表示并不知情。

  一般而言,超过1亿元的钢结构项目已算是大项目了。

  据本刊记者了解,目前世界上用钢量最大的单体钢结构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台址A标段工程,由宝冶钢结构公司承建,钢结构工程用钢总量为12万吨,合同金额接近15亿元。 而从2006年年初到目前为止,宝冶钢结构公司还承包毛里塔尼亚首都机场工程、意大利架桥机项目、巴西钢厂项目、日本高炉项目等海外7个项目,但其总合同额也只有约1.7亿元。

  2006年5月,长江精工曾承接一境外项目——尼日利亚拉各斯市 ROOFING OF THE HOLY GHOST ARENA钢结构工程,公司将为该工程加工制作钢结构件,钢结构总量约1.5万吨,工程合同额为1635.5万美元。

  杭萧钢构可能承接的钢结构工程涉及总金额将高达300亿元,远超过国内同行此前所承接的工程项目金额。对于该项目的前景,市场较为乐观的观点认为,“300亿元项目分两年进行,平均每年就是150亿,即使按照10%的毛利率、6%的净利润率计算,对今明两年杭萧钢构每年的业绩贡献就将高达9亿多元,而公司总股本只有2.5亿,折合每股收益3.6元。”

  据杭萧钢构内部透露出的消息,这一项目并非中东的阿联酋,而是非洲某国家投建的类似于经济适用户的项目。公司并不是直接和该国政府直接谈判,而是中间一个公司先拿到,再向杭萧钢构转包。目前,谈判的最大障碍是,杭萧钢构要求对方先支付一定比例的预付款,而对方要求杭萧钢构先行垫付,等工程进展到一定程度,再分批支付。

  事实上,杭萧钢构不愿先行垫付工程款,有其自身的苦衷。杭萧钢构近年来每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均在10亿元以上,但其每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却并不高,2005年为6635.60万元,2006年前三季度则为-7463.96万元。

  近三年来,杭萧钢构的应收账款急剧增加,从2004年底的4.1亿元已分别增至2005年年底的4.9亿元、2006年三季度末的6.2亿元,而由于应收账款回收效率较低,导致杭萧钢构的资产负债率由2004年年末的66%上升至2006年三季度末的76.9%。同时,杭萧钢构的财务费用也逐年大幅增长,2005年、2006年前三季度已分别较2004年全年同比增长35%、15%。

  光大证券分析师李君认为,钢构行业一般的模式是先由工程方先垫款,然后按工程进度支付。而金额如此大的工程,以杭萧钢构的财务状况,似乎并没有能力垫款,而境外项目支付保证金十分重要,很多项目都由于业主中途不能支付致使工程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如果该项目出现支付付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君表示,虽然上述长江精工的尼日利亚项目境外项目毛利率高达30%,为国内工程的一倍,但经济适用户项目为技术含量较低的轻型钢结构项目,利润空间很小,最多为10%。以杭萧钢构的生产能力,不太可能在两年内独立完成,大部分工程要再转包出去,转包出的部分只能赚取少量的中介费用。

  业界质疑

  由于杭萧钢构并未公布工程发包方具体是哪个国家,业内人士除了惊奇,普遍对杭萧钢构300亿元大单存在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另一家从事钢结构业务上市公司的高管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钢结构项目招标一般取决于公司的资质和出价两个方面,如果是某个国家政府的采购行为,涉及如此大的金额,不应该只和杭萧钢构一家企业接洽,而目前他们根本没收到相关信息。同时,项目能否最终中标要取决于公司的资质、技术能力和出价等因素,而杭萧钢构目前在国内同行并不占优势。

  国内钢结构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据金属结构协会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具备钢结构一级资质的企业累计570家,而在全国2000多家专门从事钢结构的公司中,没有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0%。产业集中度低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过度竞争,2005年,钢结构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5%。

  与杭萧钢构业务最具可比性的上市公司为长江精工,两家上市公司在2005年及2006年前三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5.16亿元与15.97亿元、12.15亿元与13.15亿元,主营业务利润分别为2.34亿元与2.39亿元、1.70亿元与1.99亿元。显然,后者的合同能力要强于杭萧钢构,在国内最具代表性钢结构项目——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项目的竞争中,也是长江精工胜出。

  2006年三季度报告显示,杭萧钢构的钢结构业务平均毛利率为14.5%,长江精工则为16.1%。其主要原因为,杭萧钢构钢结构业中66%的收入来自竞争激烈、毛利率较低的轻型钢结构项目,而长江精工轻型钢结构项目只占其全部钢结构业务收入的43%,其余均为技术含量较高的重型钢结构和空间钢结构业务。对于轻型钢结构项目,长江精工采取“薄利多销”政策,其毛利率只有11.5%,因此,在价格竞争方面,长江精工应占有一定的优势。

  尽管对比各项收入与利润指标,杭萧钢构都要弱于长江精工,但截至其2月27日停牌日,杭萧钢构的市盈率为96倍,而长江精工的市盈率仅为43倍,行业平均市盈率则约为40倍左右。

  据罗高峰透露,从2月12日至目前,没有一家机构投资者就公司300亿元大单项目进行过沟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37,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