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金会战中信证券:看谁来得早看谁走得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 02:58 第一财经日报

机构资金会战中信证券:看谁来得早看谁走得晚

  基金先知先觉 保险目光长远 QFII如梦初醒 “小非”售而未罄

  刘瑛

  由于资金来源不同,不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也明显不同。中信证券(600030.SH)则浓缩了基金、保险、QFII等多类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基金是中信证券流通股股东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今年3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能够反映出不同机构投资者在今年1月份深圳市场所占据市场份额和交易份额的统计数据,其中显示在二级市场方面,基金毫无悬念地仍然是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QFII、券商、一般机构和其他机构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远远小于基金。分析师称,现如今,基金已代替过去在市场上兴风作浪的庄家,成为中国证券市场流通股持有者中能够左右市场重大问题决策和行为的重要力量。

  基金也是整体最早建仓中信证券的机构投资者。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5年底,全部基金持有中信证券16.116%的流通股。半年后,即2006年6月底,基金持有中信证券流通股的比例已经快速提升到了34.615%。

  南方基金是最早大规模建仓中信证券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在2005年末,南方基金整体仅持有0.648%的流通股,在2006年6月底,南方基金已经吸入了中信证券13.713%的流通股。

  基金的建仓成本也远远低于后来进入的机构投资者,中信证券启动的时候,股价仅停留在5~6元左右,而后一路上扬,目前已经超过40元。

  保险公司对证券目光更长远。2006年中期,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参与了中信证券的非公开发行。目前这两家机构分别持有中信证券总股本的11.89%和5.32%。而且前者位居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保险机构持有中信证券的称本虽然高于基金,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参与非公开发行的方式,更类似于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传统普通寿险产品在二级市场也买入过中信证券。在2006年6月底,其持有中信证券总股本的0.29%。

  相对于基金而言,QFII整体明显是后知后觉。据报道,在今年1月份,日兴A股基金和新华富时A50基金等QFII才开始大规模增加中信证券在其资产中的比重。就此而言,QFII整体的持仓成本远远高于基金。今年1月份,中信证券的股价在40元附近震荡整理。

  但是也有少数QFII嗅觉敏锐。在2005年底,一家QFII曾持有523.26万股中信证券,约占当时该股总股本的0.21%。在2006年一季度末,富通银行曾持有1049.9963万股中信证券,约占中信证券当时总股本的0.42%。在2006年6月底,日兴资产管理A股母基金已经开始持有中信证券714.9665万股,占中信证券总股本的0.24%。

  而中信证券的解禁股东、大部分股东开始纷纷抛售中信证券。截至2006年12月20日,南京扬子石化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已售出3083.5815万股,占中信证券总股本的1.03%。截至2007年1月4日,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已售出中信证券5178.281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4%。截至2007年2月15日,雅戈尔已累计出售中信证券3012.1370股,已超过中信证券总股本的1%。但是股东并未将手中的中信证券

股票抛售一空,仍然留有部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2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