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ST公司的河南式救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4日 15:28 经济视点报

  ●进入2007年,似乎是不约而同,河南的4家ST公司忽然出现了新动向。

  ●对于反反复复一直游走在退市边缘的ST公司来说,今日呈现的这番景象,是几年来的一个阶段性节点。

  ●目前,河南的A股上市公司有33家。但是,地方政府在4家ST公司身上耗费的心血,却远在20多家绩优股之上。特别是*ST春都、ST冰熊长达五六年的保壳自救历程,已经成为中国股市中的典型样本。

  现 象

  拯救ST公司的河南行动

  资产置换、改易主业,这种“疗法”似乎特别受到青睐。在河南的4家ST公司中,有3家进行了资产置换,并彻底更换了主业。

  ST公司新动向

  也许是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在2006年、2007年相交之际,沉默已久的河南ST公司活跃起来。

  1月29日,原白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鸽股份)发布公告,经过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公司名字已于1月26日变更为“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并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申请,自2007年1月30日起,公司股票简称由“白鸽股份”变更为“中原环保”。

  而促使此次变更公司名字、股票简称的,是其刚刚完成的重大资产置换的背景——利用股权分置改革的机会,2006年底,白鸽股份完成了以其原来的磨料磨具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与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旗下的王新庄污水处理厂进行的资产置换。

  由于在当时的公司第一大股东郑州市国资委的主持下,早在2003年10月,白鸽股份已引入了郑州市热力总公司,所以,本次置换完成后,原白鸽股份的主营业务彻底由磨料磨具变为以供热和污水处理为主的城市公用事业。

  而这仅仅是开始。据悉,郑州市国资委欲在将来将中原环保第一大股东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和第二大股东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合并为郑州市公用事业集团,并将其优质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最终实现郑州公用事业的整体上市。届时,中原环保就是整合郑州市供热和污水处理等公用事业资源的平台。

  因供热和污水处理等城市公用事业的区域性垄断优势,改头换面后的中原环保被广泛看好——在困境中挣扎多年的白鸽股份定会走上稳定收益、持续发展的轨道。

  回望白鸽股份的历史,股民的想法就不足为怪。虽然,白鸽股份于2004年4月就已摘掉戴了2年的ST帽子,但是一直没有彻底脱困,近几年来,一直生活在与其如影随形的ST的博弈中。而此次“换血”,似乎真正把摘掉ST帽子的白鸽股份送上了康庄大道,彻底摆脱了随时可能到来的ST的威胁。

  带来利好消息的并不是只有白鸽股份。1月31日,*ST春都发布2006年度预赢公告,伴随着这个消息的还有*ST春都以水泥资产置换食品资产的动作——*ST春都的第一大股东河南省建投以其旗下的驻马店豫龙同力水泥置换出*ST春都的全部资产和全部负债。

  而这只是置换的第一步,根据河南省建投的计划,它将以*ST春都为平台,对其旗下的四大水泥公司进行整合,把*ST春都重组成水泥产业龙头企业。跌宕起伏多年的*ST春都也终于步入良性的稳定发展期。

  白鸽股份从2002年5月戴上ST帽子,到2004年4月摘掉帽子,再到近两年勉强自保;*ST春都从2002年4月被“特别处理”,中间经历摘帽、再戴帽、退市,再到最后的“*ST”,经历了四年的曲折奋斗。是什么带给它们这次阶段性的终结?

  ——资产置换。

  “换血”疗伤

  资产置换、改易主业,这种“疗法”似乎特别受到河南的青睐。在河南的4家ST公司中,有3家进行了资产置换,并彻底更换了主业。

  2005年,ST冰熊的第一大股东重庆银星智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银星)与ST冰熊进行了重大资产置换,重庆银星以其旗下的房地产产业置换出ST冰熊原有的制冷设备制造业务,ST冰熊的主业由此变为房地产。

  如此青睐此种脱胎换骨的“手术”治疗,也是历史经验所得。

  由于2001年度发生巨额亏损,白鸽股份于2002年5月戴上“ST”帽子,2003年面临退市风险,郑州市政府因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护壳动作。最重要的一项是,2003年10月20日,白鸽股份与郑州市热力总公司签订《资产置换协议》,具有垄断性的公用事业城市集中供热成为公司的一项主营业务。白鸽股份得以成功保壳。置换进来的城市集中供热业务也成为其近几年得以保身的主要支撑。

  *ST春都也经历了长时间的重组,虽然中间稍有起色,化解了退市风险,但始终无法彻底化解风险。最终主业换血之后,才得以安宁下来。

  其实,ST冰熊、*ST春都取得今天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股改的机遇。

  为了股改顺利完成,相关部门出台了“绿色通道”制度:凡是在股改过程中有注入优质资产的重组类上市公司,可以在报证监会审核过程中获得“优先权”。主管部门的鼓励,激发了产业资本重组ST股的兴趣,它们把股改当成了剥离不良资产、注入优良资产的一大时机。ST冰熊、*ST春都的资产置换,几乎都是与股权分置改革互相结合起来完成的。白鸽股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就是资产置换。而春都亦是如此,完成股改的同时也完成了资产置换。

  但是,资产置换、主业换血之后,ST公司真的就健康起来了吗?也未可知。ST冰熊就是一个例子。

  2月6日,ST冰熊发布公告,商丘市银商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商控股)所拥有的两宗土地使用权因拆迁量过大,未能在两年内及时开发,政府已收回土地使用权。银商控股的这两宗土地,正是拟作为公司第二步资产重组置入ST冰熊的资产。资产置换一年多的ST冰熊前景依然没有明朗化。

  方法之惑

  “换血”:保壳的最后砝码?

  资产置换,似乎是政府保壳的最后砝码。作为砝码,置换进的主业真的能带给ST公司健康的体魄吗?

  据传,*ST春都与双汇曾有过一段亲密接触,并且双方都有合作意向。双汇董事长万隆也做出承诺,如果把春都交给双汇,双汇将把肉制品加工中的清真食品以及西北市场这两大块交给春都。

  对*ST春都而言,这恐怕是最佳的重组方案。既能保持主业,又能继续将“春都”品牌发扬光大,厂房、设备及其工人还能得到最好的利用。

  但是,由于双汇自身改制,一段时间内无暇他顾。而根据*ST春都的情况,2006年必须盈利,已经没有等待的时间。逼不得已,*ST春都只得投身水泥。可见选择资产重组时的仓促。

  仔细观察几家ST公司资产置换的时机,就会发现,它们几乎都是在面临退市危机时为保壳而为之。而资产置换,已经成为ST公司保壳的一个“杀手锏”。因为,在公司无力回天时,用优良的资产置换出不良资产,是实现赢利最有效的一个手段。

  暂度危机的有效手段

  虽然2006年年报还没有发布,但是对ST冰熊不利的信息却不断地传出。

  1月初,ST冰熊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股票价格于2006年12月27日~29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5%。

  2月6日,商丘市政府发出收回商丘市银商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商控股)两宗土地使用权的公告。而这两宗土地,正是银商控股第二步资产重组置入ST冰熊的资产。

  虽然进行了资产置换,但新的主业带给ST冰熊的仍然是迷雾重重。

  “房地产开发产业的未来本来就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原则上房地产公司是不允许上市的,ST冰熊置换成房地产业务,注定是起伏不定。”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分析。而近两年中,对房地产的调控又异常严格,再加上ST公司重组本身困难重重,ST冰熊的未来充满变数。

  看来,资产置换并不能带给所有ST公司生机,这应该能给ST冰熊、*ST春都的重组带来一些教训。但是,以它们置入的新主业来看,作用似乎不大。

  对于白鸽股份来说,虽然国家对公用事业的改制一直在进行,但它们毕竟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带有一定的服务性质。从目前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公用事业企业,由于运营比较差,存在着不同面积的亏损,真正赢利的并不多。即使赢利,也带有一定的财政补贴性质。

  用张保盈的话形容:“包括污水处理、供热在内的垄断性公用事业,上市概念比较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它们还不能成为市场化运作的公司,因为它们实际上是在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

  相比较而言,*ST春都置入水泥产业稍高一筹。因为,正赶上国家对小水泥厂的治理时期,而采用新型水泥冶炼方法的*ST春都,可以趁此机会,利用自身的资本平台,整合河南的水泥产业。虽然鉴于产业自身的效益,不会带来巨额的利润。但是,由于销售半径的影响,成为一个区域性水泥龙头企业,仍可以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水泥仍不是优势产业。特别是随着国家固定投资的高峰期渐渐过去,水泥的销售高峰也在慢慢消退。*ST春都如何应对,依然是个重要问题。

  “只能说,*ST春都暂时步入了稳定发展阶段,白鸽推迟了危机,但是,这并不等于它们就此迈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张保盈说。

  决策决定未来

  ST冰熊的重组可谓历时长久。

  1999年,北京同达志远网络工程有限公司从第一大股东冰熊集团手中受让冰熊股份28%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2001年,冰熊集团将其持有的ST冰熊股份中的23%托管给黑龙江世纪华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02年,商丘市政府决定将冰熊集团38.6%的国有股本按照托管一年的协议授权商电铝业集团经营;2003年,重庆银星成为ST冰熊的第一大股东。其间,又穿插了河南双汇、新飞电器、格林柯尔等企业参与的重组争夺战。

  在长达4年的资产重组中,ST冰熊经历了数个合作机会,其中,不乏实力雄厚者以及产业相近者。但是,ST冰熊选择了重庆银星。

  ST冰熊为何会选择重庆银星,我们不得而知。尽管双汇旗下有冷鲜肉配送产业,与ST冰熊的制冷设备制造是产业链条关系;而新飞电器与ST冰熊则是产业相亲,资源利用与配置都能达到最有效的互补,但是,也许是因为当时房地产的良好形势,ST冰熊最终选择了重庆银星。

  但事实证明,作为受国家调控的房地产行业,并不能给上市公司带来一个稳定的收益。所以,重庆银星能带给ST冰熊一个什么样的未来,还不能确定。

  正如张保盈所说,“上市公司应追求长远利益,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或是短期利益。”这是一个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却也是最容易犯的错误。

  类似的还有ST鑫安。2003年,走向衰落的焦作鑫安引入“救火者”花园集团。但是好景不长,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之一的花园集团遭遇国家银根紧缩宏观政策,士气大消,也无心拯救鑫安。

  资产置换进所引入的公司、置入什么样的新主业,都是关乎ST公司命运的关键。而这必须要求主管者有远见,发现上市公司出问题之后一定要及时行动,“不要等到最后时刻才拿起手中的利剑,挥泪去斩。”张保盈说。

  角色之辩

  拯救行动中的政府之手

  回顾每一个ST公司的重组过程,几乎都会发现一个超越市场的巨大之手在其后遥控着,那就是政府。它好像美国大片中的超人,当每一个ST公司危难当头时,它都会现身,利用自己的超能量,使其从灾难中化险为夷。

  “救场者”角色

  “之前洛阳市政府接管*ST春都是为了给它养伤,现在伤已经养好,是放出去自由搏击的时候了。”对于*ST春都第一大股东河南省建投与*ST春都进行的资产置换,洛阳市国资委纪委书记张耀民如是解释。

  张耀民任洛阳市证管办主任多年,曾是洛阳多家大型企业并购、重组的操刀手。他的话多少透露了地方政府在企业重组中的心态——危难之时伸手相救,救下之后再竭尽全力为它疗伤。

  在1999年上市之前,春都就已经危机重重,上市不过是募集资金偿还债务的一个手段。2000年,春都就开始大幅亏损,重组势在必行,政府也开始由幕后走向前台。

  2001年初,由当地主管副市长挂帅、经贸委牵头成立了春都重组领导小组,但重组迟迟没有结果。

  由于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亏损,2002年4月16日,春都被特别处理。由于连续3年亏损,2003年3月25日,“*ST春都”被暂停上市。洛阳市政府慌了手脚,决定引入西安海拓普,并通过一系列的股权转让,分别确定了西安海拓普控股的郑州华美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建投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的地位。

  此时,政府的“如来神掌”也开始发挥作用。

  据说,股权转让还未完成之前,*ST春都第一大股东郑州华美科技(海拓普方)、第二大股东河南省建投主要负责人、*ST春都董事长、洛阳市主管领导、河南省计委官员、春都集团领导曾在一起召开了保壳主题会议。按照洛阳市政府的意见,“*ST春都重组需要什么资产置换,(华美科技、河南省建投)就拿什么资产置换”。

  一系列回购在2003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也为*ST春都带来了2003年账面赢利,从而为*ST春都化解了退市风险。2004年1月15日,*ST春都恢复上市;1月23日摘星,“*ST春都”变更为“ST春都”。

  但是,海拓普带给春都的效益只是暂时的,*ST春都仍然无法实现经营性赢利。看到海拓普无力拯救春都,洛阳市政府又果断而行,接管*ST春都,把海拓普踢出门外,并转投向河南省建投公司,把河南省建投推上第一大股东的前台。

  在*ST春都重组中的一系列的辗转腾挪,洛阳市政府可谓是用心良苦。

  其实,回顾每一个ST公司的重组过程,几乎都会发现一个超市场的巨大之手在其后遥控着,那就是政府。它好像美国大片中的超人,当每一个ST公司危难当头时,它都会临危现身,利用自己的超能量,使其从灾难中化险为夷。

  保壳运动

  “河南的ST公司基本上都是国有控股,具有地方政府参与的空间,所以,地方政府主导重组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政府的“大显身手”,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认为。

  另外,对于河南来说,上市公司壳资源是稀缺资源,物以稀为贵,地方政府对壳资源的保护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根据中国的体制和环境,企业融资的环境还不够宽松、融资渠道还不太通畅,所以,股市成了一个最行之有效的融资渠道,上市也就成为企业融资主流模式。

  但是,由于国内上市要求严格,上市周期长,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就有了价值。这在河南尤为明显,河南所有的上市公司才不过45家,而境内上市的公司只有33家。如果把这个数量平分到河南18个省辖市中,每市仅有2.5个。何况,上市公司分布不均衡,在有些省辖市是独一无二的,有些省辖市至今还没有上市公司。

  再说,被ST的公司大部分是老上市公司,它们都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当地和行业内都曾是龙头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摘牌,后果很可能就是破产,以后可能将不再从事这些领域,甚至是不复存在。这对于它们曾经创下的资源、品牌都是很大的遗憾。正如张耀民回顾春都时所说,“虽然不能说没有春都就没有双汇,但至少是没有春都,双汇就不会以今天的这种形势出现。”春都曾经创下的多个第一,为这个行业开拓了道路。

  再如白鸽股份,它是河南省上市公司第一股,在河南省资本市场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郑州市政府对它的保护也就不难理解。

  而如果企业真的不复存在,职工的安置也是个大问题。所以说,如果一个企业真正倒下去,它给地方社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也是不可小看的。这也使得相关部门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得不小心对待。

  地方政府保护上市公司的另一个原因是保护地方形象。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市场规则要求很高的上市公司也是衡量一个地方投资环境、市场化程度的一个标准。正如张保盈所说,“如果一个上市公司摘牌,对于地方政府和区域经济的形象是一个很大的损害。”因为,如果一个上市公司退市,不仅使投资者(即股民)认为当地政府不负责,而且,地方政府运作经济的能力将被怀疑。

  “因此,河南省的上市公司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基本上都不可能出现退市风险,因为,它们一般都会在退市的第一年出现赢利。”张保盈笑言。

  功过政府

  由政府行政命令主导、依靠注入垄断性资产的输血式重组,能解决上市公司出现的问题吗?以国有资产置换国有资产,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游戏能否保证置换进去的国有资产不会再得“国有病”?到时候是不是会再寻找一块国有资产进行置换?

  对企业过度呵护,置入市场活力不强的低效产业,政府参与重组的热情得来的却是不停的质疑。

  对此,张耀民说:“听多了批评的声音,我们已经习惯了埋头做事。”但他还是忍不住抱怨,“外界在批评政府的时候,从来没有真正客观地看待过政府的作为。政府在做法上是否做得完善,我们不敢肯定,但有一点,我们把企业救活了。”

  张耀民的话有一定道理。但是,在宏观政策之下,置换成房地产业务的ST冰熊还在苦苦挣扎,白鸽、春都置换成了低效资产,虽然可以平安保命,但距展翅腾飞还相差甚远。这些也都是事实。看到政府之手创造的这些结果,一些质疑不是没有道理——这就是企业需要的“活法”吗?

  “虽有遗憾,但ST公司重组中,政府的功劳不容抹杀。”对此,张保盈有着自己的看法。

  毕竟,政府保护上市公司的动机和心态是好的。正如张耀民所说,“无论政府做什么,答案只有一个——为了企业生存。”

  由于地方政府和企业缺乏一些专业人才,在处理问题上不够专业、方法不够妥当、措施有时也不到位,所以,就造成了重组不完善。但曲折的重组过程就是一个开拓的过程、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如张保盈所形容的一样,“在重组过程中可能碰到一些资产运作者,他们在二级市场大捞一笔之后,就一走了之。但是,地方政府又没有长火眼金睛,不可能一眼就看透这些重组方的动机和目的。”曲折的重组抑或是不成功的重组,就当是政府为自己交的学费。张耀民的总结是,“做一件好事比做一件坏事难”。

  访 谈

  要及时拯救,更要追求长远利益

  ——访九鼎德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盈

  经济视点报:您如何看待ST公司保壳中的政府行为?

  张保盈:应该说,政府保上市公司的这种动机和心态是好的,因为政府或者主管部门都是出于使其生存的原因。政府采取的一些手段和措施,对于上市公司来讲,确实还是有效的,因为政府毕竟掌控着更多的资源。

  经济视点报:政府过多的参与是否会适得其反?因为有些重组是政府急于保壳进行的,反而会留下后遗症。

  张保盈:在生死与发展之间,当然是先问生死,政府急于保壳也是理所当然。但是,在追求上市公司重组的过程中,不能看得太短。特别是不能到退市危机逼近时才谋划对策,发现上市公司出问题之后一定要及时行动,不要等到最后时刻才拿起手中的利剑,挥泪去斩。

  政府在参与企业重组的过程中,应该是主导。但是要避免一种情况,一个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运营不好,又把另一部分国有资产装进去。这样可能会造成装进来的这些资产最终又出问题。

  经济视点报:河南的ST公司虽然不多,但都经历曲折,冰熊、春都的经历成了专家研究的样本。在这几年拯救ST公司的行动中,有哪些经验或是教训可供借鉴?

  张保盈:要寻求上市公司成功重组,必须要坚持一些原则,这些原则可能对我们的下一步或是其他公司的重组也有借鉴意义:

  第一,市场化原则。上市公司不管如何去做,最终必须把盈利性的东西做出来。只有规模但没有盈利,对于市场化的企业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第二,像刚才所说,政府在参与企业重组的过程中,应该是主导作用,但不能直接从事一些大的重组,避免造成一个原本的壳越装越乱,最终成为恶性循环。

  第三,要追求上市公司的长远利益,不能只图眼前利益,或是短期利益。但有时候很难选择。对上市公司来说,连续三年亏损就要退市,而三年时间说到就到,为了保壳,就很难有时间去找一个好企业合作。

  第四,要保证和保护企业职工的利益。有的上市公司在重组过程中,没有把他们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往往这些上市公司的后续问题比较复杂。

  第五,把原来的国有形式尽可能地实现产权多元化,同时要加大对管理层的激励措施。实现公司内部的化学反应,不是单一地从外部做一些工作,一个企业出问题往往不是一个方面,实际上最终还是要归纳到管理层面。能不能建立更加有效的一种措施,也是重组后企业能否起死回生的一大因素。

  另外一个就是,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很多ST公司都有大量的不良贷款转化成的债权,企业一开始重组,就会有资产管理公司起诉、冻结股份,或是禁止转让,甚至把ST公司能够对未来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一些权益都冻结掉。他们是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但这样的法律行为往往也需要企业用法律行动来应对。

  链 接

  ST公司沉浮录

  中原环保(原白鸽股份)

  1993年12月8日上市;2002年5月被“特别处理”。

  2003年10月20日,白鸽股份与郑州市热力总公司签订了《资产置换协议》,协议约定:白鸽股份以其净值为91536569.39元的资产,与郑州市热力总公司所拥有的西区供热资产进行置换,差额部分现金补足。

  2004年4月5日,白鸽股份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特别处理,公司股票简称由“*ST白鸽”变更为“白鸽股份”。

  但是,白鸽股份2004年虽然呈现账面赢利,经营能力却并未恢复,此后,也仅仅是勉强维持。

  2006年5月29日,白鸽股份发布资产置换式股改公告称,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主要是将与磨料磨具业务相关的资产及部分负债与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所属王新庄污水处理厂相关经营性资产进行置换。

  2007年1月16日,随着白鸽股份股改复牌,资产置换也同时完成。

  1月29日,原白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名字已于1月26日变更为“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自2007年1月30日起,公司股票简称由“白鸽股份”变更为“中原环保”。

  ST冰熊

  1996年9月27日上市;2001年4月,被戴上“ST”帽子。

  其实,冰熊的重组早在公司业绩开始下降的1999年就已开始。1999年底,冰熊股份的大股东冰熊集团将持有的28%的股权出让给北京同达志远网络工程有限公司,同达志远成为冰熊股份的第二大股东。但北京同达并没有对冰熊股份的生存和发展过多关心。

  2001年4月13日,冰熊集团将23%的冰熊股份国有股权托管给黑龙江世纪华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同达志远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正式入主冰熊股份。

  同达志远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维持经营,2001年冰熊股份勉强扭亏,但企业的根本性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生产经营业绩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2002年,ST冰熊举步维艰。同达志远和世纪华嵘宣布退出ST冰熊。

  2002年6月13日,商丘市政府下文,将冰熊集团国有股本金38.5%授权商电铝业集团经营。商电铝业集团因此成为冰熊集团第一大股东和ST冰熊的间接控制人。但商电铝业仍没有给ST冰熊带来希望。

  2003年,重庆银星戏剧性地成了ST冰熊的第一大股东,并开始运作一系列的资产置换,ST冰熊由制冷设备制造转型为房地产开发行业。至今,资产置换仍没有完成。

  *ST春都

  1999年3月19日上市。由于2000年、2001年连续两年亏损,2002年4月16日,春都被特别处理。

  2003年1月21日,ST春都保壳方案出台。一系列的重组和回购,为ST春都带来了2003年账面赢利,为*ST春都化解了退市风险。

  2004年1月15日,*ST春都恢复上市;1月23日摘星,“*ST春都”变更为“ST春都”。

  2004年3月,ST春都董事长、原海拓普董事局主席、华美科技董事长刘海峰被洛阳警方以涉嫌挪用资金罪逮捕。此后不久,华美科技黯然出局。

  2005年10月,ST春都第二大股东河南省建投拍得华美科技最后持有的3000万股ST春都股权中的1400万股。由第二大股东变身第一大股东,由此走向前台。

  由于2004年、2005年连续两个年度亏损,2006年5月8日,ST春都又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ST春都”变更为“*ST春都”。而与同时,又发出2006年度上半年预亏的公告。*ST春都形势严峻。

  2006年,利用股改机会,*ST春都第一大股东河南省建投开始运作水泥换食品的资产置换。2006年12月29日,置换方案有条件通过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

  ST鑫安

  1997年3月31日上市。

  2003年4月,花园集团受让鑫安3750万国有法人股,成为鑫安的控股股东。

  2005年度亏损。2005年11月14日,焦作鑫安被实行特别处理,证券简称由“焦作鑫安”变更为“ST鑫安”。2006年12月31日,又发出2006年度预亏公告。

  2006年,曾传出ST鑫安被中原证券借壳,后被否认。

  2007年2月4日,S ST鑫安收到了《河南省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通知》,焦作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焦作市通良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因ST鑫安欠款,已申请法院裁定ST鑫安破产还债。公告显示:“如果上述申请被法院裁定公司破产还债,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公司将面临终止上市的风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