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年报按新会计准则编制 投资者不会遗漏金银宝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 09:53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赵彤刚 周明 北京报道

  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大幕已经拉开,年初阅读年报似乎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惯例。与以往年报不同的是,今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显得分外热闹,因为需要按照一套全新的、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调整部分会计信息。

  以公允价值为核心

  2007年1月1日起,新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开始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为使企业由原准则向新准则的过渡保持一致性、可比性,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设立了《企业会计准则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对于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股东权益,上市公司需要同时编制两张不同准则口径的报表。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到底有多大?第一份年报———江南高纤年报的亮相,让人们有些释然了。按原会计准则编制的江南高纤其股东权益为3.2亿元,而按新会计准则编制的股东权益为3.4亿元,差距不大。

  然而,随着年报的一一亮相,情况有所变化。特别是1月30日公布的南京高科的财务年报,按原会计准则披露的股东权益为14.1亿元,而按新会计准则编制的股东权益却是24.8亿元。同一天披露的精达股份也是如此,按原会计准则股东权益是3.8亿元,而新会计准则编制的股东权益是5.8亿元。当然,并不是所有上市公司都是往“胖”里长,也有几家公司进行了“瘦身”,如华泰股份按原会计准则股东权益是26.7亿元,而按新会计准则编制的股东权益为25.8亿元。宝新能源也是如此,其股东权益因新会计准则而缩水了123万元左右。

  在传统会计准则中,历史成本原则是雷打不动的。即在会计记帐时,根据业务发生时所取得的凭证金额入帐;一旦入帐了,不管市场有什么变化,会计是不准随意调帐的。

  “以公允价值为核心的新会计准则核心就是,打破传统会计中的历史成本原则。”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若山表示。他指出,对一些变现能力强或者变现可能性较大的资产,可以不再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而应该采用报表披露日的价格,对财产进行重新估价。如南京高科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购买了中信证券2754万股、购买了栖霞建设限流通股5842万股,以及南京商业银行17%股份。如今,随着市场行情上涨,这些金融资产早以超出原始价格约12亿元左右。“通过获得最新价格信息,投资者在做决策时,就再也不会为遗漏了某些‘金银宝库’而后悔了。”李若山表示。

  所得税准则影响股东权益

  截至1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3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6年年报,都公布了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调节表。据天津财经大学教授盖地、南开大学副教授陆新分析,所得税准则的实施,是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31家上市公司中,除南化股份股东权益未受新准则实施影响外,其余30家因执行新准则而出现股东权益变化,原因均包括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实施。

  企业对所得税项目进行的追溯调整,集中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上。30家因执行新准则股东权益发生变化的上市公司中,有29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调增股东权益。其中有2家上市公司既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也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因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金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金额,所得税会计政策实施的最终影响仍为股东权益增加。

  李若山也指出了新准则可以改进的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用公允价值重新反映一些金融资产,使得“东家”的本钱大大增加了。二是反映“东家”本钱的资产负债表,是截至上市公司12月31日下午下班前的一瞬间数据,反映的是当时金融资产价格。这一价格与投资者读到财务报表时的交易价,也许有天壤之别。三是属于“东家”的资产不少,除了金融资产外,还有存货、厂房、机器及租赁的建筑。而新会计准则只限于金融性资产、投资性房产可用公允市价,而其他资产还是要用历史成本。这样,属于“东家”本钱的净资产合计数就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价格。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6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