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报告显示A股公司高管薪酬存在五大缺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 08:36 中国证券报

  韬睿咨询公司报告显示A股公司高管薪酬存在五大缺陷

  本报记者 杨志刚

  韬睿咨询公司日前发布的关于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高管薪酬和长期激励调研结果显示,样本中的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存在薪酬水平偏低、高管之间的薪酬差异相对较小、独立董事薪酬水平偏低、长期激励普及度不高、薪酬委员会的普及程度和独立性偏低等缺陷。

  本次调查样本中的150家公司,是截至2005年底市值最大的150家中国上市公司。包括市值最大的50家A股公司、市值最大的50家H股公司和市值最大的50家红筹股公司。

  A股公司高管薪酬水平显著低于H股、红筹股公司。在150家A股公司、H股公司以及红筹股公司之间,高管的薪酬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董事总现金收入比率为1:2:6。从董事长、CEO、CFO的总现金薪酬的水平看,红筹股公司一般是H股公司的2—3倍,是A股公司的4—6倍。

  有趣的是,在H股公司和A股公司中,董事长的总现金薪酬高于首席执行官,而在红筹股公司中情况恰恰相反。韬睿公司咨询总监柴敏刚认为,同样的中国企业在不同

资本市场上其高管薪酬水平差异如此明显,并非一个正常的现象,从长期来看这种差距会随着高管人才的流动而逐渐减小。

  A股公司内部高管之间的薪酬差异相对较小,薪酬最高的前两位高管的总直接现金薪酬的比例均为1:0.85左右。薪酬最高的高管与第三位高管之间的差异在三类上市公司中略有不同,A股公司的差距最小,为1:0.82;红筹股公司的差距最大,为1:0.61;H股公司差距居中,为1:0.75。

  韬睿咨询认为,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之间的差距明显低于美国,可能有文化和职责方面的原因:国内企业比较注重内部均衡和集体决策,并且各高管也有不同分管领域,职责相当;美国企业CEO的权力和职责更大,其薪酬和其他高管差异较大,薪酬第二高的高管通常是CEO的50%—60%。但高管薪酬差异较小,也不排除有“平均主义”的倾向。

  独立董事的薪酬偏低。调查报告显示,此次研究的150家样本公司中,独立董事的薪酬在2001年———2005年期间呈现平稳的增长趋势。红筹股公司独董薪酬最高,平均约为19万元;H股公司独董薪酬在2005年有了显著提高,平均约为12万元;A股公司独立董事薪酬相对较低,平均约为5万元。

  A股公司长期激励的普及度不高。韬睿研究报告显示,样本公司中,红筹股、H股和A股实施长期激励计划的公司比例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其普及度有很大差异。红筹股公司实施长期激励的公司从2001年的78%提高到2005年的97%;H股公司实施长期激励的公司从2001年的10%提高到2005年的40%;2005年A股公司有20%宣布将实施或已经实施长期激励计划。

  韬睿研究报告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监管环境限制了A股和H股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运用,随着2006年后监管环境的明确,可以预计,股权激励在H股和A股公司中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A股公司中薪酬委员会的普及程度和独立性远低于H股和红筹股公司。柴敏刚表示,在董事会中,独立的薪酬委员会是制订合理薪酬的机构,可以消除高管“自己激励自己”的道德风险。但从公开资料推算,50家A股公司薪酬委员会的普及程度仅仅为14%,远远低于H股和红筹股公司的98%。

  韬睿报告指出,在50家A股上市公司中,薪酬委员会主席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公司比例仅为8%,薪酬委员会主席为执行董事或未披露详情的公司比例高达92%。相比之下,研究样本中H股公司的这两个比例为22%和78%;红筹股公司的这两个比例为26%和74%。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