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业绩预告显示:A股06年业绩增长呈现橄榄式格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3日 14:06 证券日报

  业绩预告显示,创利大户和亏损大户的影响在下降,中间群体大面积增长——

  □ 本报记者 赵学毅

  随着上市公司06年业绩预告的基本结束,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也陆续登场。股改的成功完成使上市公司业绩得到迅速回升,去年中期业绩同比缩减幅度与首季相比大为收窄,而前三季度整体业绩转为持平,人们翘首期待全年业绩可顺利实现增长。其实,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掀起了06年度年报业绩的神秘面纱,业绩整体大幅增长已成定局,且形成橄榄式的增长态势。

  预喜公司数创新高

  截至2月2日,沪深两市共有676家上市公司披露2006年年报业绩预测公告,其中预喜公司接近7成。据本报统计,预增公司257家,略增(增幅不超过50%)公司37家,扭亏为盈162家,减亏2家,报喜类公司合计458家,占总数的67.75%;预亏、大幅预减、预降类(降幅不超过50%)公司分别有150家、56家、10家,报忧类公司合计216家,仅占31.95%;另外还有1家预平,1家预警。与05年业绩预告情况对比,06年报预喜公司增加了309家,增幅达到1.07倍,其中05年报预增公司97家,扭亏为盈52家;就报喜公司所占的比例看,05年业绩报喜公司占比37.63%,而06年报喜公司增加了30.12个百分点。不难看出,06年度业绩预增的广度在扩大,也预示着上市公司整体年报业绩将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对于徘徊在生死边缘的ST公司来说,年报业绩能否扭亏直接决定了其今后的命运。分析显示,共有66家ST公司公布了业绩预盈的公告,又有30家ST公司预计年度业绩继续亏损。也就是说,在发布业绩预告的ST公司中,有68.75%的公司将实现业绩大逆转。另外40家ST公司中,ST啤酒花ST金种子、ST江纸等8公司预增;ST珠峰、ST中鼎、ST运盛等11家公司扭亏为盈;除SST金帝预减、SST光明减亏外,还有19家ST公司继续亏损。整体来看,绩差公司业绩回暖迹象比较明显,超过6成的戴帽公司均发布了业绩预喜的公告。

  从业绩预告“变脸”的公司中也能体现出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总体特征。在69家业绩预告“变脸”的公司中,51家公司业绩由“忧”转“喜”,占“变脸”公司总数的73.91%。与05年年报预告“变脸”情况对比,“变脸”公司的家数减少半数,且转“喜”公司逐渐增多。比如华天酒店、粤富华、吉林敖东长安汽车等17家公司预增幅度大幅调高,华意压缩、澳柯玛、东风科技等13家亏损公司成功地起死回生,实现业绩逆转。整体来看,上市公司业绩预测的准确度比往年有所提高,且各种迹象都表明06年年度业绩大幅增长已成定局。

  橄榄式增长成定局

  从业绩预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不管是绩优公司还是绩差公司,报喜的广度之大已经超过往年,这说明06年度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并不是个别的盈利大户所为。我们不妨对06年三季报创利大户和亏损大户的年报业绩预测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更能准确探寻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真正群体。

  06年三季报显示,净利润较大的前20名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额合计1237.96亿元,占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56.35%,这20家创利大户主要集中在石化、银行、钢铁、交通运输、电力等行业,其行业运行周期和业绩状况将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水平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中国石化06年三季度净利润占到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15.67%,而其去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仅为1.40%,半年报迅速上升至14.60%,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更上升至27.72%,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的同比由下降转为持平做出了巨大贡献。而20家创利大户年报业绩预测情况并不十分明确,预增的公司只有江西铜业鞍钢股份中国国航招商银行4家;其余公司均没有明确的预测信息,除招商银行由于去年前三季度同比增幅4成,可能会对年报业绩形成一定的增量外,中国国航、上港集团中国银行大秦铁路等公司均没有可比数据。其实这些创利大户06年三季报业绩已经出现滑坡的迹象,同去年半年报相比,前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的仅有2家公司,而净利润增幅放缓或同比下降的公司多达12家,又有4家新上市公司没有同期可比数据。

  而在三季报浮出的20家亏损大户中(亏损额之和占上市公司亏损总额的57.41%),年报预喜情况同样是不尽人意,仍旧亏损的公司有19家,只有ST金杯一家公司扭亏为盈。由此可见,这些亏损大户并没有像其他大多数绩差公司一样实现业绩回暖,而是将对06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产生一定的拖累作用。

  据此分析,06年年报业绩也形成橄榄式的增长形态,创利大户和亏损大户所起的作用不再明显,上市公司业绩的普遍增长将锁定年报整体业绩的增长,并且这种胜局不再有悬念。

  行业景气是助推器

  从06年预喜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房地产、金融保险、批发零售、食品饮料、机械设备制造等行业预告明显喜多于忧,明朗的行业景气为上市公司业绩增色不少。

  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资本市场持续向好的背景下,金融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呈现全面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等权重质优股的上市,更为我国证券市场中的金融类公司指明了发展方向,其业绩增势一发不可收拾。在10家发布业绩预告的金融公司中,预计06年业绩同比增幅超过50%的公司就有5家,略增的公司有2家,另有2家公司扭亏为盈,预喜公司占比达到90%。其中中国人寿预计06年净利润增幅在50%以上;工商银行尽管原有净利润基数庞大,却依然取得了26%的增长。而证券业更是全面预喜,中信证券宏源证券均告预增,陕国投、S爱建预计将成功扭亏。

  食品饮料行业共有29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增公司14家、扭亏公司8家,占到样本总数的76%;批发零售行业,扭亏及预增数量也分别达到12家和16家,占该行业发布业绩预告公司家数的77.78%;房地产行业共有23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扭亏和预增公司分别为2家和13家,略增和续盈公司各有1家,预喜公司占到样本总数的73.91%。就个股看,食品饮料公司泸州老窖预计业绩增幅高达600%至700%,南宁糖业增幅也在445%以上;地产龙头万科A保利地产深振业A中粮地产等公司均预计业绩将大幅增长。除此之外,交通运输仓储、水电煤气、金属非金属、电子等行业预喜公司数量也占有明显优势。

  其实,近期业绩预告“变脸”的公司更能体现行业景气度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力之大。业绩转“喜”的51家公司中,家用电器类公司有7家,机械设备类公司6家,纺织服装、生物医药、

化工类公司各有5家。这五个行业的公司占转“喜”公司的过半数。而钢铁、工程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公司则很少。可见,家庭消费品由于产品价格的变化,刺激了消费者购买,使得相关公司取得较好的产品销售业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