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体育产业拖后腿 中体产业作为奥运第一股的困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 17:38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体育产业拖后腿中体产业作为奥运第一股的困惑

  体育产业非但未成为中体产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反而拖累了中体产业的业绩,同时公司的其他业务毛利率出现了大幅波动

  本刊特约作者 张彤

  随着2008年奥运脚步的临近,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控股的惟一一家上市公司,中体产业(600158)备受市场关注,并被誉为奥运概念第一股。

  然而,纵观中体产业近些年的收入情况,公司在体育产业领域的投资非但没有给公司带来相应的收益,反而拖了公司业绩的后腿,而地产项目虽然是公司目前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但由于公司土地储备匮乏,未来存在较大的变数。

  地产项目土地储备匮乏

  中体产业目前主营业务十分庞杂,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地产、健身、信息咨询、服务、机票代理、体育赛事等多种业务,其中,地产业务是中体产业目前最主要的收入及利润来源。2006年1至9月,中体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4亿元,其中

房地产销售收入达到3.01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0.9%。

  目前,中体产业的地产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公司控股73.25%的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体奥园”)和上海奥林匹克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奥林”,中体产业直接控股44.95%,中体奥园持有10%的股权)。

  中体奥园的主要业务是管理和发展中体产业打造的体育主题地产“奥林匹克花园”,自2001年成立以来,中体奥园成功地在一些城市推广了奥林匹克花园项目。目前,中体产业的奥林匹克花园项目已覆盖了全国三十余个城市,其中绝大多数为中体奥园控股。自2002年起,中体奥园开始盈利,其2002年至2005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112万元、3779万元、3719万元和5593万元,2006年上半年中体奥园实现净利润1885万元。

  而上海奥林则成立于2000年年末,主要负责开发上海奥林匹克花园项目,其2002年至2006年上半年4年及一期的净利润分别为3067万元、4121万元、4751万元、7274万元和2180万元。

  从历年盈利来看,中体奥园和上海奥林近些年的业绩稳定且有一定幅度的增长,然而,中体产业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公司土地储备匮乏,除了已经开发的几个地产项目外,公司几乎没有其他的土地储备。

  土地储备和现金流是房地产企业发展最关键的环节,适量的土地储备是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企业规避风险的一种手段。在目前国家进一步加紧宏观经济调控的大背景下,如果土地储备丰厚,政策方面的影响就会小一些,而如果没有适量的土地储备,企业面临的风险就会更大。

  目前,中体产业的奥林匹克花园等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受到了

宏观调控的影响,由于公司缺乏土地储备及可供开发的后续项目,在现有项目开发完毕之后,公司的地产业务未来存在较大的变数。

  体育产业拖后腿

  从2002年开始,中体产业的地产项目开始产生效益,并成为公司利润的最主要来源,然而这项新增加的收入并没有让公司的业绩得到改善。1999年和2000年,中体产业的净利润分别为5501万元和5973万元。2001年,中体产业的净利润大幅下降至1422万元,据公司当时称,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是因为公司的地产项目收入尚不能确认为当期的收入,但费用需计入当期,因此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

  然而到了2002年,中体奥园和上海奥林分别实现净利润3112万元和3067万元,按当时中体产业持有的股本计算,公司将获得投资收益4000余万元。但当年,中体产业仅实现净利润1409万元,同比非但没有增长,反而略有下滑。

  2005年,中体奥园和上海奥林分别实现净利润5593万元和7274万元,中体产业相应获得投资收益约7366万元,然而公司的净利润却仅有3103万元,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中体产业的净利润更是仅有2296万元。为何从2002年之后中体产业新增加的地产业务为公司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但公司的净利润却反倒较2002年之前大幅下滑了呢?

  2006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06年中期,中体产业直接控股的子公司共有14家,而在这些公司中,除中体奥园和上海奥林外,其余几乎全部亏损或处于微利的状态,尤其是一些主营为体育类的公司更是亏损严重。正是这些亏损的子公司严重拖累了中体产业的业绩,而让人担忧的是,这些公司的亏损由来已久,且无好转的迹象。

  以中体产业利用募集资金1.05亿元投资的西安中体健身广场项目为例,其中的6800万元作为公司在项目公司西安中体产业有限公司(现更名为西安中体实业有限公司,下称“西安中体”)的注册资本,其余部分转为对西安中体的负债。

  西安中体健身广场项目全面完工后,西安中体从2000年一直亏损至今,其2000年至200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61万元、-471万元、-14万元和-378万元。2004年,西安中体的经营范围由大型公共康乐设施的开发与经营变更为房地产开发及经营,然而主业的转变并没有给公司盈利带来好的转变,其2004年和2005年的亏损分别增至1089万元和611万元,2006年上半年,西安中体再次亏损152.32万元。

  另外,从2001年开始,中体产业开始扩大对健身俱乐部连锁项目的投资,截至2006年年初,公司投入运营的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已达22家,还有2家也即将投入运营,俱乐部遍及全国11个城市。而2005年,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的盈利仅有167万元,中体产业按股权比例获得的投资收益仅108万元,2006年上半年,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则是亏损。

  除上述项目外,中体产业控股的沈阳华新夏宫有限公司(主营水上体育项目)、北京中体时尚健身科技有限公司等均多年来持续亏损,且无好转迹象。

  毛利率大幅波动

  在尚未获得

房地产业务收入之前,体育赛事收入曾经是中体产业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2000年和2001年,中体产业的体育赛事收入分别为6258万元和5266万元,毛利率分别高达81.98%和84.77%。而自2002年,当中体产业的房地产业务开始盈利的时候,公司的体育赛事收入及利润率开始迅速下降,中体产业2002年和2003年时体育赛事收入分别仅有3816万元和1883万元,毛利率则分别下降至44.97%和24.46%。

  在2004年公司的体育赛事收入稍有好转之后,2005年中体产业的体育赛事收入毛利率开始出现了大幅波动。2005年1至6月,中体产业的体育赛事服务收入为1029万元,毛利率为45.38%;当年7至9月,中体产业的体育赛事服务收入虽然环比增加至3402万元,但毛利率却下滑至19.91%;而在10至12月,中体产业的体育赛事服务收入为1220万元,成本却高达1882.22万元,毛利率则为-54.25%。

  这样的大幅波动至今仍在延续,2006年1至3月,中体产业的体育赛事收入456万元,毛利率为32.04%;2006年4至6月,公司的体育赛事收入为556万元,而毛利率却大幅上扬至90.26%;2006年7至9月,公司体育赛事收入的毛利率再次下滑至34.30%。

  毛利率出现大幅波动的不仅仅只是体育赛事收入,2006年一季度中体产业的咨询管理业务收入毛利率高达99.14%,2006年1至6月公司的咨询管理收入为3716万元,毛利率同样高达96.64%。而到了2006年7至9月,公司的咨询管理业务收入降至1126万元,成本为2219万元,毛利率骤降至-97.07%。

  机票、货运代理收入是目前中体产业另一主要利润来源之一,2006年1至9月两项业务收入达5777万元,而其毛利率则高达100%,但这两项收入的毛利率同样存在大幅波动。2005年1至9月,中体产业的机票代理收入为4232万元,毛利率达100%,公司2005年全年的机票、货运代理收入为7493万元,主营业务成本3007万元,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9.87%,即公司2005年10至12月机票代理收入为3262万元,成本为3007万元,主营业务利润率仅有7.8%。

  除上述外,在中体产业2005年年报里,出现了一项技术服务收入,该项收入达5915万元,成本为零,毛利率高达100%,而在公司2005年的三季报中,却还不见这项收入,2006年三季报之中,仍不见这项收入。若一项收入出现异常,可能是某些特殊原因而导致的,中体产业如此之多的收入同时出现毛利率巨幅波动的情况,却不知是什么原因。

  同时,中体产业的其他应收款出现了大幅上升。 2001年时,公司的其他应收款净额为7703万元,到了2002年,已上升至1.67亿元。之后,中体产业的其他应收款净额更是一路攀升,2003年至2005年,公司的其他应收款净额分别为1.93亿元、3.20亿元和3.85亿元,截至2006年9月30日,中体产业的其他应收款净额仍高达3.47亿元。

  而在其他应收款巨幅上升的同时,中体产业的长短期借款也从2001年时的2500万元增加至目前的6.10亿元,公司一边从银行举债,一边却又任由资金巨额外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