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2006年终回顾:上市公司花样陷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 12:06 财经时报

  焦强

  浦发银行(600000.SH)

  房贷案

  2006年“五一”前后有媒体公开披露,一家投资公司以个人名义买房近百套,其中32笔贷款抵押不实,致使上海浦发银行怀疑被骗贷过亿元。银行不得不控制部分豪宅的产权,并委托房屋中介公司出售,以回收“问题贷款”,业界戏称为“贷款贷成房东”。

  点评:这起事件表面上看是银行内部监管失察,实质上是银行的分支机构为了眼前商业利益铤而走险的严重违规行为。浦发银行作为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几乎被列为各类指数的成份股),暴出如此惊天大案,应当引起投资者的深思。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在2005年年底自查时就已发现案件苗头,而在2006年的

股权分置改革时,并没有向投资者披露、说明相关信息,证券监管部门也未就此追究其责任。

  栋梁新材(002082.SZ)

  未上市就涉嫌造假

  11月3日,投资者刚刚申购了新股栋梁新材(002082),11月4日,就有媒体披露栋梁新材招股说明书存在重大瑕疵,原发起人股东王锦纯称其上市涉嫌造假。但栋梁新材仍旧如期上市,并至今三缄其口,未发布任何澄清声明。

  点评:上市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真相能瞒一时绝非一世。监管部门图一时省事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上市公司为了眼前利益可能会丧失生存的土壤。

  东盛科技(600771.SH)、宝硕股份(600155.SH)、s沧化(600722.SH)的连环担保黑洞监管部门的清欠风暴使很多公司的隐性财务问题得以暴露。

  2006年10月底至11月初,东盛科技、宝硕股份和S沧化相继发布公告,披露出以前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之外的对外担保约50亿元。其中包括数额巨大的互保黑洞。

  点评:公司对外担保是一种正常的经济活动,但违规担保将给相关公司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在投资人不知情时,这种风险将会成倍放大。担保以及连带担保搞垮相关上市公司的例子屡见不鲜。

  除了公开谴责、市场禁入等一般性的规定,对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的相关责任人,似乎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