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央企整合地方上市公司掀热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陈建军

  地方政府谋求地方经济发展,央企急于形成行业龙头地位,两者结合就形成了眼下地方上市公司无偿划拨给中企的热潮。

  洛阳玻璃昨天公告说,中国建材集团前天以无偿划拨方式从洛阳市国资公司取得了洛玻集团70%股权。由于洛波集团持有洛阳玻璃35.8%股权,洛阳玻璃实际控制人由此变为中国建材集团。就在此前一天,河南轮胎集团将所持风神股份的1亿股无偿划转给了中石化下属的中国昊华化工。此次划转后 ,轮胎集团所持风神股份的股权比例降低为13.28%,而中国昊华则以39.22%持股成为风神股份控股股东。早些时候的5月份,河南另一家上市公司焦作万方的实际控制人也以同样方式变更为中国铝业。

  地方政府将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无偿划拨给央企,并非河南特有的现象,而是在全国形成了一股热潮。中国

化工集团是组建才两年多的央企“新丁”,但在其麾下的10家上市公司中,至少有河池化工、沙隆达A大成股份黑化股份是以无偿划拨方式从地方政府那里取得的。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宁夏中卫市将拥有的宁夏美利纸业集团全部资产无偿划转给中冶集团,从而使中冶集团间接持有美利纸业;中国兵装集团从济南国资委无偿受让了其所持SST轻骑21.92%的股份,从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在这些上市公司纳入麾下后,相关央企行业地位由此获得了明显的提高。比如说,在受让主要生产浮法玻璃的洛玻之前,虽然中材集团下属的耀皮玻璃也有一定的浮法玻璃产品,但由于中材集团并不是耀皮玻璃的真正控制人,能够归并在它名下的浮法玻璃产能相当有限。而取得洛玻这个玻璃行业龙头的控制权,则使其在行业中一言九鼎,而且还可以就此和旗下中国玻纤等公司的产业链条贯通起来。

  事实上,正是为了迅速确立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才是央企大量入主地方上市公司的原因。按照国资委的要求,如果一家央企不能在所在行业做到前三名,就将面临被重组的命运。

  以无偿划拨方式引入央企,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是一桩美事。一位地方政府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税收、就业是地方政府最为看重的事情。虽然将地方上市公司的股权无偿划拨给了央企,但引入央企时几乎都会有辅助地方发展的补充协议。此外,这些被无偿划拨的上市公司,大多到了靠自身能力很难突破发展瓶颈的阶段,引入央企可以帮助其做大做强,最终的结果是“双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