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金荔科技保牌之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 09:10 中国经济时报

金荔科技保牌之惑

  ■本报记者龙昊

  面临退市的SST金荔(600762),在年关将近之际,清欠与股改双管齐下力求保牌。

  据12月4日的公告,该公司不仅完成1.24亿元大股东清欠占款,同时宣称将于9日前公布股改方案。公告称,12月1日,SST金荔同意以衡阳金荔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全部资产(按照其账面价值11400万元)、出售聚龙不夜城所得749万元、董事长刘作超前期为解决员工生活费所投入的251万元现金作为清偿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

  然而,让人迷惑的是,仅仅相距一个月,衡阳金荔的账面资产就多出了8000万元。10月29日的公告显示,当时衡阳金荔的“全部资产按照其账面价值”为“3400万元(具体数据以审计报告为准)”,用于“清偿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

  SST金荔以大股东虚增上市公司利润、侵占上市公司资产而闻名资本市场。金荔科技公司的前身是衡阳市物资回收利用公司,1993年改组为衡阳飞龙再生资源股份公司,并于1996年10月在上交所正式挂牌,简称飞龙实业。当地媒体报道,“由于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流于形式,加上大量的投资失误和管理漏洞,到2000年底,公司亏损额达到1亿多元,还有大量的坏账死账,到了资不抵债的破产境地。”2000年4月,公司被“ST”。随后,广东民企——金荔集团对飞龙实业进行资产重组,飞龙实业更名为金荔科技,从而避免了退市的命运。

  当时的说法是,金荔集团承担了公司近两亿元的债务,剥离了公司近亿元的

不良资产,并将位于广东增城两处价值近亿元的高产优良荔枝园置换到公司,金荔集团还注入资金6000多万元,使公司得以正常运转。然而,金荔集团实施的却是虚增利润、掏空与侵占。经证监会专项核查,公司2003年度虚做收入1.3亿元,虚转成本5028万元,虚增利润8179万元;2004年1至10月,虚做收入1.1亿元,虚转成本3738万元,虚增利润7271万元。公司对以前年度虚做收入、虚增利润的情况进行追溯调整后,2003年公司业绩将出现亏损。

  据公司公告,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公司担保余额为1.8亿元,其中逾期担保1.2亿元;此外公司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通过往来占用公司资金3898.37万元;大股东以公司名义为其他单位提供担保,并直接占用4750万元资金,使公司形成了约计4750万元的账外负债;公司大量资金用于工程项目支出,但大部分项目尚未决算,且形成的资产远低于实际支出。经初步调查,工程款支出及预付账款总额为16亿元,涉嫌被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大股东关联方还涉嫌侵占金荔科技两个农场的经营收益。

  据今年6月29日深圳市鹏城

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大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情况的专项审计意见》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第一大股东金荔投资及其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8000多万元,公司提供担保27792万元均已到期。“由于无法取得真实完整的相关资料并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鹏城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对该公司大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情况发表专项意见”。

  今年6月,因公司未能按时披露2005年年报,公司被证监会湖南监管局立案调查。并且由于最近三年连续亏损,自2006年7月24日起,公司还被暂停

股票上市。如果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继续亏损,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截至今年三季度,SST金荔业绩情况仍不理想。2006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为-4134.54万元,每股收益亏损0.39元。公司表示,由于公司生产经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农场生猪所带来的收入,仅实现121.5万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