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车展前夕 中外汽车巨头论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8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备受瞩目的北京车展今日上演 本报传真图□本报记者 吴琼

  尽管北京国际汽车展尚未正式开幕,但汽车公司的各大中外“首脑”已经频频露面于各大汽车论坛。中方高层与外方高层的华山论剑已在北京展开。

  昨日,在2006年汽车高峰论坛上,几大中国汽车集团高层相邻而坐,连北京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和谊认为这是少见的高层碰面机会。

  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重点强调了上汽自主品牌的道路和运作特点,一汽集团掌门人竺延风则坦言一汽集团运作之难,特别是一汽集团通过与外部合作做大做强的难处。但竺延风话锋一转,又直夸

丰田汽车、大众汽车等敢做常人不敢的事,在与一汽合作后,亦有不菲收获。长安汽车集团掌门人徐留平在谦虚表示向其它企业学习后,不甘示弱地大谈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成绩。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周文杰再次表明东风D120计划,并表示2010年希望达到2000亿的销售收入。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在笑谈自己是汽车门外汉时,避开自主研发不谈,大谈其自主品牌中华出口的佳绩。

  在中方“老大”齐聚北京昆仑饭店之前,跨国公司或合资汽车企业的外方负责人在北京嘉里中心畅谈中国汽车三国演义。

  上汽股份执行副总裁墨斐一席话引来台下一片掌声。进驻中国最有潜力成为世界一流汽车企业核心高层的墨斐,显然很了解国内外规则,三下两下便将外方所谓中国威胁论消于无形。墨斐表示,进入上汽股份工作与此前在通用中国的最大不同,在于语言沟通。

  北京车展助推北京汽车工业发展

  □本报记者 吴琼

  今日,第九届北京国际汽车展正式开幕。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附近随处可见各大汽车厂商的标志和广告语,各大汽车厂商和汽车业人士也纷涌至北京。在前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上,我们看到一个不断成长的中国汽车工业。

  上海、广州先有强大的汽车制造业基地,再有大型汽车展会。北京却恰恰相反。

  实际上,北京汽车工业起步较早,1958年6月,第一辆国产小轿车(“井冈山”牌)就出生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其后北京又形成了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北京内燃机厂等大型零部件企业。

  但在20世纪末,空有国内排名前二的汽车展览会的北京,其汽车工业却并不“强壮”,这让北京主管部门相当头痛。眼看着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带动下的上海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北京开始寻找破局之道。

  到了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井喷前夕,北京汽车工业终于抓住了一个机会,在不足2年的时间就迅速崛起。这个机会就是与韩国现代汽车合作:2002年4月29日,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成立,这也是中国加入WTO之后首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

  双方联手的2002年,正是中国私车消费井喷的一年。其后,北京现代便以一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车的速度向前飞奔。

  幸运之门似乎对北京汽车工业开启了:2004年,上市仅一年多的北京现代伊兰特的销量就突破了15万辆。现代汽车这个在中国默默无闻的韩国汽车品牌,也迅速成长为一个富有活力的品牌。一时间,成为大众、通用这些欧美巨头们最担心的竞争对手。

  前北京现代董事长、现任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春风得意地说,“我更愿意将这种持续高速发展称为‘现代效率’。”

  凭借北京现代的高速发展、北汽福田在商用车领域的持续增长、正在起步的北京奔驰业务,在2005年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收入排行榜中,北汽控股以487.6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居第四。排在其前面的是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集团。

  尽管2006年,北京现代遭遇诸多不顺,但北京工业的新支柱也在产生———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奔驰-戴克)正加大了投入。

  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北京奔驰-戴克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未来将具有年产1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二期工程计划将年产能扩充至30万辆。

  往届北京车展回顾

  □本报记者 吴琼

  第一届:客车多、外国车少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场地不够用,北京国际车展一路走来,书写着北京汽车工业的历史,也书写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

  中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总经理赵海明说,“筹备1990年第一届车展时较困难。”当时的北京国际车展的正式名称是“90北京国际汽车与工艺装备展览会”,展出面积共2万平方米。

  虽然冠以国际之名,但实际上外国车所占比例很少,当时中国轿车工业还刚刚起步,因此国产车多为客车等商用车。

  第四届:科幻表演吸引大批观众

  在1996年第4届北京国际车展上,欧美日汽车企业充分运用车体解剖、模拟运行、声光技术等手段描绘出现代汽车技术,瑞典绅宝居然动用600万港元组装展台,通过电脑控制的液压传动机构,将绅宝900轿车的左、右两部分剖面车身以变戏法式的分离组合表演,历时6分钟的汽车构造展示过程宛如科幻表演,吸引了大批观众。

  第六届:黄牛炒票热火朝天

  2000年第6届北京国际车展时,车展比庙会还热闹,想拍一张净车照(只见车不见人)已经不可能,国展中心附近的马路也因车展而长时间塞车。10元一张的普通观众票被炒得热火朝天,路边黄牛不断向行人兜售入场券。

  第七届:进口车、合资、自主品牌各出新招

  2002年第7届北京国际车展期,进口、合资、国产汽车中共有三桩大事发生:一是豪华车抢滩中国。二是上海大众推出两厢POLO。三是自主品牌轿车———奇瑞汽车初次亮相。

  第八届:南北大众联合降价

  2004年第8届北京国际车展时,主办方彻底抛弃了“工业”之名,将其更名为“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而本次车展也变成了跨国公司比拼财力的战场:各跨国巨头纷纷宣布宏伟的扩军计划:通用汽车宣布未来三年计划向中国追加投资30亿美元;大众汽车表示未来5年追加投资53亿欧元。

  而第8届北京车展的最后一天,即2004年6月16日晚,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相继宣布全线降价。

  此举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拉开了中国车市价格战的序幕。

  福特汽车六大品牌亮相北京车展

  11月17日,福特汽车以全新福特S-MAX领衔,拉开了其参展2006北京国际车展的帷幕。这款刚刚在本周一获得2007欧洲年度车型唯一大奖的福特S-MAX是福特“动感设计”的第一款量产车。

  据悉,福特旗下六大品牌福特、林肯、捷豹、路虎、Volvo汽车和

马自达将携带52款全新展车亮相北京车展。

  2006年1-10月,福特汽车公司中国市场零售总销量(不含马自达)达到12.7392万台,同比增长101%,旗下各大品牌都在中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枫林)

  沃尔沃全新车型闪亮北京车展

  昨天,沃尔沃旗下全系列5款全新车型共10台展车亮相2006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其中包括首次在中国展出的C30轿车及全新敞篷轿车C70、刚刚上市的全新S80、新款XC90、

国产新车S40。

  值得一提的是,豪华阵容出击北京车展的全部车型均为2006年最新发布的车型,凸显出沃尔沃汽车近年来不断提高的市场力度及产品研发能力。

  沃尔沃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弗雷德里克·埃普表示:“中国市场对沃尔沃汽车达到2009年全球销售60万辆的目标至关重要。”(枫林)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