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总经理艾宝俊:中国钢铁业整合面对太多障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3:03 第一财经日报

  沈柬贝

  “整个中国钢铁业现在大产业小企业离散严重,之所以到现在没能融入大集团全球钢铁企业主宰的格局,是因为整合方面还有太多的障碍”

  虽然宝钢股份(600019.SH)的公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表现略逊于市场预期,净利润90.95亿元同比下降约13%,但是在与投资者的一场网络“释疑会”上,宝钢股份董事、总经理艾宝俊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宝钢有信心在2012年实现年产能5000万吨。

  在艾宝俊看来,企业盈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产品自身是否能获得足够附加值,再有就是低成本,用低成本的方式获取原料和整个生产运营体系的效率,以及经营运营水平。

  声称出书只是自己工作经验总结的艾宝俊,10月底刚出版了《竞争成本论》一书,赢得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网络读者俱乐部的五星会员评级。

  “对于一个成熟的行业,成本才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艾宝俊不断向《第一财经日报》强调。

  “成本养财”:

  从降低成本到成本优势

  “很多温州人中流行一种做法,就是在国外注册一个品牌,其他生产、流通等环节都搬到国内,这种思路在成本控制方面在我看来就特别好。”早年曾嘱咐员工谨慎购入温州假冒低压电器产品的艾宝俊对不少温州服装老板的这套成本控制却极为赞赏。

  三句话不离成本管理主题的艾宝俊其实也是无意中进入宝钢这家国内最大的钢铁企业,此前他一直在东北大学任教。“从爷爷奶奶辈开始就在鞍钢工作,好不容易轮到我一个进入高校的,不想在1994年宝钢招聘的时候,被它吸引,又进入了钢铁这一行。”

  科班出身又恰逢财经专业人才的时代,艾宝俊无疑给当时的国有大企业带来新鲜气息。从综合消耗额管理到责任成本管理的推出,之后是标准成本管理,直到目前的竞争成本管理。

  “尤其是在预算管理与标准成本管理方面,一开始就有许多争议。很多人觉得,一个家庭里的预算都还搞不清楚,何况这么大的一个企业呢?”至于后期的顺利推进,在浅蓝色衬衫映衬下的艾宝俊认真地将之归功于当时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在这些大型国有企业里,高层主要领导的推动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宝钢发生过的“尺船三千钉”的故事。

  虽然各种主辅材料消耗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还要大量消耗单位价值小且不构成产品实体的两用、无形消耗性资材,如各种规格的电池、胶卷等12万种类,年消耗金额达到3亿元。用艾宝俊的话称这些材料,就像古代官舟制造过程中消耗的钉子。“这就在当时官舟制造行业中形成了‘尺船三千钉’的消耗定律,也就是说,造船一尺,需要消耗3000枚铁钉,造成大量浪费。”艾宝俊力谏,宝钢同样也要下“烧新船”的决心,通过“烧新船”摸索、掌握实际情况,于是有了两用资材消耗标准监控体系。

  “在盈利能力的管理方面,我们可以不谦虚地说是NO.1。”艾宝俊说,“但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持续不断的管理创新才是成本管理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灵魂。”

  “宝钢在业内首次设计了一套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成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如此评价。

  就在宝钢三季度报告出来后,就有投资者担心,宝钢没有自己的铁矿来源,在产业链上所处的位置就不很主动,而且关于铁矿石的价格又不断高涨。艾宝俊指出宝钢与全球主要铁矿石供应商签订的长期协议每年可以100%满足自用需求量,“而且,拥有自己的物流体系对成本控制非常重要。”

  在艾宝俊看来,整个流通被人控制后生产商就难以决定市场价格。“流通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且使得产品的个性化不能充分表达。”

  整合之道

  近期召开的国际钢铁协会乐观表示,世界及中国钢铁业持续景气。中国是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今明两年的钢铁产量将分别达3.74亿吨和4.13亿吨。欧盟今年钢铁产量预计为1.71亿吨,比去年增加1200万吨,预计2007年和今年持平。世界钢铁增长60%以上来自中国。

  在世界钢铁业并购愈演愈烈、外资筹划抢滩中国钢铁市场的大背景下,尤其是世界第一大钢企米塔尔启动对世界第二大钢企阿赛洛的收购程序之后,宝钢似乎也进入了仓促的收购之中。

  有不少业内人士预测,亚洲其他地区特别是中国的钢铁制造商,将会成为钢铁巨头下一轮收购的核心目标。

  此前米塔尔曾通过收购股份的形式,以湖南华菱管线第二大股东的身份,成为第一家参股中国钢铁企业的海外巨头;阿赛洛也曾与山东莱钢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有消息称,昆钢、包钢等其他国内钢企,也早已进入海外巨头的视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负责人明确表示,要严格控制外资进入中国钢铁企业,特别是进入中国的特大型钢铁企业。

  此时的宝钢,似乎也加速了全国的布局,1月份结盟马钢,2月份牵手新疆八一钢铁,之后二季度正在市场猜测宝钢将整合邯钢之时却因某些障碍未能如愿。就在前几天,包钢定向增发购买集团资产从而实现整体上市一事明确,业内流传包钢股份与宝钢股份的整合“八字有了半撇”。

  种种举措显示宝钢似乎要在外资大举进攻之前强大起来,但是艾宝俊告诉记者,他个人并不非常反感外资的进入。“国内钢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离散度太大,而产业集中程度非常不够,通过外资进入触动国内钢铁行业的整合是大好事,当然这过程越短越好。”艾宝俊透露,整合过程中碰到的障碍是非市场化因素,通过外资进入不管结果如何,都能使得相关方面意识到,产权要完全按照市场化进行。

  “整个中国钢铁业现在大产业小企业离散严重,之所以到现在没能融入大集团全球钢铁企业主宰的格局,是因为整合方面还有太多的障碍。中国整个钢铁业需要一个大的整合,而最具备这种能力的就有宝钢,无论从技术,资金还是其他更多方面的条件来说。”艾宝俊如是说。

  令人费解的股价

  虽然声称有信心在2012年实现年产能5000万吨,但是被低估的股价却依然让艾宝俊郁闷。“我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我们的股价就那么低呢?”他轻叹了口气,这是自2000年宝钢股份上市以来一直让他想不通的事情。

  专家曾指出,自2005年以来,钢铁板块总体上处于市场估值低端,股价表现落后于大盘,估值水平偏低,国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公司长期处于平均P/E估值5~7倍,低于全球8~11倍平均水平。

  在艾宝俊看来,宝钢应该是该行业当中竞争力最强的或者是最有比较优势的,长期盈利能力也是非常强的一个企业,加上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增长空间和盈利的空间很大。而且从资本市场来看,又是一个相对稳健的诚信度比较高的一个公司。

  “我经常在想,是不是投资者觉得宝钢的盘子太大了,盈利能力把握不准确呢,还是因为宣传不够,或者认为宝钢这些大国企已经不是成长型企业了?”一头雾水的艾宝俊似乎在自言自语地琢磨着已经缠绕他六年多的疑问。

  不过,令他欣慰的是,就在艾宝俊的《竞争成本论》全面铺市时,宝钢股份也在11月上旬出现超过30%的涨幅,市盈率攀升至8.1倍。

  中信证券研究部的周希增表示,钢铁企业,特别是像宝钢股份这样的龙头企业,至少应该值10倍市盈率。“由于今年新投产的各类项目,宝钢2007年业绩增长点已非常明晰。根据我们估算的2007年的增长点,宝钢目标价格应在9元以上。”他指出。

  艾宝俊

  ● 1960年2月出生

  ● 198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并在东北大学任教

  ● 1994年,加入宝钢

  ● 1998年,任上海宝钢集团公司董事、总会计师、副总经理

  ● 2000年2月,任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 撰写《竞争成本论》,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 中国钢铁业未来20年之后可能会成为城市的清洁机

  ● 中国钢铁业如果想跻身全球非常有竞争力的行业,就让它充分竞争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