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11家清欠大户当家人临阵撤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 13:1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王柄根

  年底大限日益临近,由于证监会此前已明确年底无法落实清欠最终方案的上市公司责任人必须在“要么还债,要么承担法律责任”之间做出选择,对于清欠尚未完成的公司高管,特别是董事长来说,年底将是决定其命运的关键时刻。

  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8月份以来,已有S*ST天发宝硕股份等11家未清欠公司出现了总经理级别以上的高管变更,而这些高管多数离任职期限结束也仅有几个月的时间。

  第一责任人压力巨大

  

证监会于10月召开的清欠工作会议中决定,由各地证监局抓紧查清造成违规占用问题的主要责任人,同时查明主要责任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对年底前不能解决上市公司资金违规占用的责任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而违规占款的责任人中,上市公司董事长为第一责任人,被要求落实清欠的最终方案,若无法完成清欠,则必须在还债和承担法律责任之间做出选择。

  清欠令的出台无疑给存在关联占款的上市公司高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那些还没有落实清欠方案的公司,其身上的压力更大。在此重压下,大部分存在占款问题的公司采取了积极应对的策略,督促其董事会及公司高管加快清欠步伐。如S*ST嘉瑞董事会日前就责成其董事长及经营层人员对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提起司法诉讼,以加大清欠力度。

  高管变更并非个案

  与大部分公司高管层积极清欠不同的是,一小部分未清欠公司的高管层在近段时间以来变更频繁,其中既有董事会换届选举所导致的变更,也有高管层自己提出的辞职。无论管理层变更的原因如何,其所导致的结果是,新任高管并非当年造成违规占款时的在职高管,而形成违规占款时的在职高管现已不在其位。

  据初步统计,自今年8月份以来,有S*ST天发、宝硕股份、S大水S*ST生化丹东化纤S*ST东泰S*ST昌源S*ST集琦SST幸福S*ST天颐SST纵横出现了包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副总经理的变更。

  辞职为何匆匆

  S*ST天发董事长苗泽春于10月23日辞去董事长一职,并获得了该公司董事会的同意。而S*ST天发向外界披露的董事长辞职理由仅为“工作调动”。苗泽春自2003年起任职S*ST天发董事长,其任职期限至2007年6月结束,在离任职结束还有半年的时刻匆匆离任让人感到不解。该公司管理层人士此前向记者表示,董事长辞职系因控股股东其他工作安排。此外,S*ST天发近期也有个别董事提出了辞职。

  宝硕股份的管理层变更范围更广,在8月22日宝硕股份董事长周山提出了辞职,原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原因”,随后9月9日副董事长、总经理李纪又提出了辞职,10月份也有个别董事辞职。资料显示,周山和李纪自2004年起担任宝硕股份本届董事会董事长及副董事长,任职将在2007年9月结束。

  S大水董事长、总经理郑建成日前也提出了辞职,辞职的原因公司方面解释为“工作调动”,在郑辞职之前,S大水的董事林寨也因“工作调动”辞职。

  SST幸福在今年9月22日改选了董事长,由于原董事长时钢提出辞职申请,该公司董事会推举原副董事长肖新才任职新董事长。资料显示,原董事长时钢自2004年担任SST幸福本届董事会董事长,其任职期限至2007年3月结束。

  此外,丹东化纤、S*ST集琦等公司近期管理层变更系因董事会换届选举,而新任董事长已非上届董事长。由于大多数公司形成关联占款并非短期形成,而是日积月累、积弊已深,因此近期新任职高管显然对占款的形成并不负有主要责任。有关人士指出,即使高管在清欠临近尾声的时刻提出辞职,也并不能抹去原任职期间对形成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巨额占款的责任。此外,原高管对形成关联占款的原因及过程更为熟悉,在关键时刻提出辞职不利于清欠的顺利进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