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上市:穿新鞋期待走新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8日 12:50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 李文川)2006年10月27日,继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两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后,香港和内地的资本市场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庞然大物”——中国工商银行。工商银行上市引起了世界瞩目,不仅因为这是今年以来全球融资金额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更重要的是,这家中国最大商业银行迈出A+H同步上市步伐是中国银行业深刻变革的重要标志。

  一个多月后,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我国的银行业将全面对外资银行开放。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把上市比作一双“新鞋”,那么穿上“新鞋”的国有银行,要顺利走上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新路”,仍有重重难关要攻克。

  穿“新鞋”受“热捧”事出有因

  按照国际水平,资本充足率必须至少达到15%至20%,银行才能够防止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而我国许多商业银行尚未达到8%的最低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银行占我国整个融资比重在90%以上,而几大国有银行在银行业的信贷比重又占70%以上。面对这样一种金融结构,国有银行改革如果没有大的突破,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基于此,国家下决心对国有银行进行一系列股份制改革。

  关心金融的经济人士可能注意到,在最近一年多时间中,海内外投资者过去的那种对于中国银行业效率低下、不良资产居高不下、风险评估能力不足的看法,似乎烟消云散。在投资者眼中,中国的银行俨然是些高利润率、高增长率的企业。而自2004年8月以来,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也已在两年内数次调高对中国国有银行的正面评级。业内人士称,这表明国际评级机构对国有银行改革成果的认可。

  的确,近一年多来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上市,都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银行股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稀缺资源。

  不过在“局中人”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看来,国有银行穿“新鞋”受“热捧”,答案应该在宏观和远期的层面,即投资者对

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有信心,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以及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有信心。

  资深财经分析人士也指出,从业务模式、市场竞争力、公司治理等角度考察,工商银行与国内其他没有上市的国有银行,以及已经上市的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并没有根本的差别,投资者购买这些银行

股票,至少在当前,并不完全是在购买这家银行本身,而是通过购买这家银行股票来进入被看好的中国的银行业。

  走“新路”不容易是“慢”过程

  成功上市不仅让国有银行改革冲出国门,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中,而且可促使国有银行脱胎换骨,形成新的运作机制。但是,需要密切关注的是,现有的金融生态环境或银行文化与陈旧的运作机制可能阻碍或延缓新机制的有效形成。

  事实上,无论国有银行过去是靠国家输血稀释了不良贷款率,还是如今靠股市融资提高了其资本充足率都不足以说明银行没有问题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一个显而易见的困惑是,当这些银行都成功上市,解决了不良贷款和资本充足率问题之后,在金融业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政策还会继续给他们“吃小灶”吗?

  再则,银行业在当前经济高增长、投资增长率居高的情况下所获得的高额回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而本次工行招股说明书中的不良贷款率反而比原来的年报数字有所上升,则足以说明现实依然颇为严峻。更何况,一些公司上市后也不能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的事例并不少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上半年的一份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虽然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成功进行了大规模、高层次的改革,但最关键的部位尚有待触及,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运作尚未进行。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对此也有清醒认识,在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将金融机构改革分成“快过程”和“慢过程”。他认为,重组改制和发行上市是“快过程”,而公司治理、信贷文化、内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慢过程”,就像“学习一门外语,提高外语水平”,“不用三五年是不行的”。

  机会、责任并重不可偏废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表示,追求高市值是国际先进银行的最新财务理念,上市后,大银行要将市值最大化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目标。而来自全球知名律师事务所——安永全球金融服务部合伙人徐英伟的说法让人担心,徐英伟指出,与国际上的好银行相比,国有银行内审仍有5年至10年的差距。

  从长远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既是机会也是责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明确提醒:“现在不能仅从非常短期的角度去看,好像上市了就是非常好的机会。其实,投资者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因为,虽然现在银行改制了,并不保证回报都是很丰厚的。要看到,经济发展在顺的时候,银行业表现得比较好,但是经济都有周期,一旦银行业经济周期处在下降阶段,银行业往往也面临很大的困难。”

  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也坦言,初步转型的银行能否持续提升价值,还需要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因此银行管理层的冷静是必要的。他认为,上市银行必须立足于客观现实,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推进改革。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不少经济学家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吴念鲁给出了他对银行上市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上市成功与否,只能从具体营运中考察。判断银行上市成功与否要看其存款市场占有率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税前利润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不良贷款率是下降了,还是上升了?他认为,显然,要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目前还早了一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