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破净”国有控股公司遭遇增发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张喜玉

  昨日G韶能一则重新确定定向增发底价的公告,折射出了“破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遇到的新难题。

  G韶能昨公告称,按照国资管理的相关规定,公司董事会现确定2006 年度非公开发
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不低于发行时的每股净资产。而G韶能的定向增发预案早在今年5月就已提出,并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当时确定的发行价格是不低于该次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均价的90%。

  G韶能 2006年中期每股净资产为3.8元,8月29日实施分红派息方案后摊薄的每股净资产为3.45元。G韶能5月25日公布定向增发预案时的收盘价为3.72元,但截至昨日收盘时公司股价已跌至3.33元,远远跌破了每股净资产。G韶能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公司昨日的公告是应

证监会要求发布。主要原因是公司
股票
二级市场价格和原定向增发价格已经远低于最新每股净资产。虽然并无明文规定,但不能“破净”已是相关监管部门的共识。

  从G韶能情况来看,定向增发价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底线”,将为一批目前估值较低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带来新课题。依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应当满足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加上每股净资产的价格“底线”后,一批估值水平较低,甚至股价已经“破净”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难度就显而易见了。

  市场人士指出,定向增发虽因其便捷灵活等优势获得追捧,但并不适合所有公司。对目前估值水平较低、股价接近每股净资产的上市公司来说,采用定向增发的再融资方式显然并不“划算”。其中实力较强、未来景气看好的上市公司,采取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等其他再融资方式可能更有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