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银泰对阵武汉国资斗狠升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3日 17:09 财经时报

银泰对阵武汉国资斗狠升级

  本报记者 姜雷

  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国有控股股东,武汉国资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没有法律约束的君子协议并不能确保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战略投资人随时都可以改变公司的力量对比。资本动物凶猛

  北京,长安街东延长线上,由银泰系打造的银泰中心,正超越北京所有建筑物的标高,成为首都新地标。千里之外,武汉三镇,同样的银泰系,花费4亿元人民币,以几乎与大股东持平的股份,会甘愿只做一个财务型战略投资人吗?

  眼下,银泰系与武汉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下称武汉国资)对武汉最大的商业企业G武商(资讯 行情 论坛)(000501)的控股权争夺正酣,以中国银泰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银泰)为旗舰的银泰系,注定要掌握产业整合的话语权。而战略投资人变身控股股东,这一步只差几个百分点。

  身后拥有华平基金等海外资本身影的银泰系,正演变成新的资产整合大鳄。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国有控股股东——武汉国资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没有法律约束的君子协议并不能确保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战略投资人随时都可以改变公司的力量对比。

  资本来势汹汹。

  揭盖子“我们就是要将锅盖揭开,看看锅里到底煮的是什么。”周明海对《财经时报》说,这位商界新人在一夜之间成为证券市场和零售业的焦点人物。周明海现在的身份是武汉银泰商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武汉银泰)董事长。武汉银泰是银泰系在武汉进行商业运作的一间公司。作为银泰系在武汉的代言人,他先上演了一出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试探性一幕。

  周明海所说的“锅”是指银泰与武汉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在G武商项目上的合作。作为整合武汉商业的战略伙伴,两年前武汉市政府大力引进的战略投资者,银泰和G武商A大股东武汉国资公司形成战略同盟关系。但当时双方并没有对日后如果发生单方面增持做任何法律约束。

  然而,令武汉国资措手不及的是,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银泰系”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和法人股转让,持有G武商A的股份数量稳定而快速递增。到今年4月,“银泰系”持有的G武商A股股份,合计占G武商总股本15.68%,直逼武汉国资第一大股东地位。双方矛盾因此公开化。

  到9月21日,银泰系自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是这场争端的大爆发。这次临时股东大会有三项提案,除罢免胡波董事,增选周明海为董事两项外,还有一项提高武汉广场租金的议案。但前面两项提案均被否决。有意思的是,银泰系在增选周明海为董事的提案中自己投了弃权票。周明海表示:“这是在体现我们的一个态度,我们还是希望能和政府沟通、协商。而不仅仅依靠冰冷的票数来决定一切。”

  而此前的,作为现任G武商董事长的王冬生,先是请辞董事长一职,随后的第二天,G武商又公告称,王冬生收回辞呈。

  但这并不能挽回银泰系和武汉国资交恶的现状。“这一次双方是真的撕破脸皮了,现在武汉国资与银泰的人已经不正面接触了”。接近武汉国资的人士告诉《财经时报》。

  G武商在临时股东大会结束当晚发布公告,宣布暂不能刊登决议公告并继续停牌。

  提租风波在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来谋求大股东地位后,银泰系此次把控股权放到了一边,以商业建议逼迫大股东就范。他们给外界做出的姿态是,作为股东对公司治理和经营的参与。但双方由此产生的冲突甚至比之前还要激烈,提租事件是一个导火索。

  《财经时报》获得的消息是,在当晚结束的会议中,要求G武商提高对其控股的武汉广场经营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广场”)的租金议案得以通过。关于更换董事的前两个议案因赞成票没有过半而被否决;而提高租金的议案仅仅因为51.57%的赞成票涉险过关。

  王冬生此前的请辞是与G武商集团下的武汉广场的租金提价有关。按照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将从6000多万元提至每年不少于2.17亿元。在周明海看来,这是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的最好体现。让他不理解的是,武商经营层和董事会对调整武汉广场租金议案表示出的强烈对抗。

  9月13日该项议案提出后,G武商董事长王冬生即召集媒体表示:就提案内容来看,违背市场法则,脱离公司实际,即使议案获得通过,董事会也不会执行,并已对此所产生的后果作好了充分准备。

  9月18日下午,王冬生再次召集媒体,宣布辞去董事长职务。而第二天,G武商又发布公告,表示王并未辞职。知情人士透露:王冬生当天确实委托商贸控股公司的工作人员向武汉市有关部门递交了辞呈。当晚,市政府相关领导通过做工作,让他回心转意。

  在银泰系方面看来,王的辞职完全是闹剧,其言行不符合逻辑。是在玩弄上市公司,玩弄股民。但接近王的人却道出了他的苦衷:实际上,王冬生已经知道这个提案通过的可能性很大,之前他已经表态,如果通过也不执行。实属骑虎难下。

  在外界看来,此举更多是一种谋取G武商控制权的商业策略,是为了给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施压,以便在控制权争夺中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

  一切为了更多的投票权。9月20日,武汉国资宣布和天泽控股有限公司达成一致行动人持有G武商22.86%的股份,夺回了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而就在9月16日,银泰系和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G武商20.24%的股份,从而成为第一大股东。

  《财经时报》了解到,武汉国资还和几家持股达到1000多万股的机构进行了沟通,原本是胜券在握了。“但很多机构最后却临阵倒戈了”,知情人士透露。这或许是武汉国资事前没有想到的。“实际上,在投票之前,排名前十的股东站在了各自的阵营。”

  反目成仇在武汉国资看来,确保国资对武汉商业企业的控股权是第一要务。而对于这一年多投入了4亿多元真金白银的银泰系来说,通过二级市场的暗战并没有获得多少对企业的控制权。或许,赤膊上阵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从今年的4月到7月,银泰系没有在二级市场采取行动。武汉国资却并没有停止动作,7月,在武汉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由武汉商业局、武汉金融办等主管部门牵头,一个对武汉商业类上市公司的重组计划被提上日程。

  武汉国资发言人李涛则指出:银泰系进入武汉后,并没有提供过完整的商业计划书,也并没有实质的产业投资项目。这就让人怀疑,银泰系进入武汉的动机。在相关人士看来,武汉组建商业集团的构想,就是要确保国资在武汉商业类上市公司的控股地位。这或多或少对银泰系谋求控股的战略产生了影响。

  事实上,进入8月,武汉国资和银泰达成了一份《合作谅解备忘录》。武汉银泰同意武汉国资收回原来准备向武汉银泰注资的2.43%武商股权,改为现金向武汉银泰出资。武汉国资同意银泰方面向G武商董事会派出董事。

  但银泰系向G武商派驻董事的事情却一拖再拖。

  按照周明海的说法是,正是因为G武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不配合,这才有了后面的摊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