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企业重组铸造海航辉煌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 17:39 学习时报
中共中央党校海航课题组 1993年至今,海航集团以海南省政府的1000万元投资起步,以行业改革者、战略先行者的非凡勇气纵横捭阖,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6月30日,海航拥有21000多名员工,成员企业61家,总资产超过502亿元,成长为中国第四大航空运输集团,其产业链延伸至航空、机场、酒店、旅游、商业、金融等相关战略领域,储备了大量优质资源,并确立了海航的两大战略目标:成为中华民族的世界级品牌,造就中国的世界级企业。与此同时,以资产、市场、人员等硬实力为基础,海航培育和巩固了强大的软实力:以创新为本的观念和高超的战略谋划能力为思想基石,以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标准化建设为制度基石,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常抓不懈的党建工作为文化基石和政治核心。软实力与硬实力相辅相成,构成海航超常规发展的不懈动力。 海航实现超常规发展有两个核心路径:新创企业与重组国有企业,而后者是海航得以实现其规模效应的主要方式。以2000年元旦海航集团创立为界,此前海航着眼于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着力培育和巩固软实力,积蓄力量;此后海航则以展现和输出软实力为核心、以重组国有企业为主要方式扩散力量并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在这个意义上讲,企业重组是海航展现软实力、输出软实力、增进软实力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海航重组,以资本结构调整或言硬实力投入为基础,以软实力输出为主要途径。通过实践,海航逐步创造出一套以战略引导、制度移植、文化先行、机制对接、人本投入为核心的重组模式,验证了海航软实力的魅力与威力,圆满实现了海航既定的重组目标,为海航两大战略目标的实现确立了成熟的路径。 海航重组的战略意义 重组是世界潮流,世界500强莫不是通过企业重组实现的。随着中国崛起进程的加速,与世界重组潮流相契合,中国迎来了企业重组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企业重组被赋予了战略性意义。近年来,跨国公司加速介入中国企业的战略重组,加快中国企业的国内重组步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我们积极应对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向中国转移的必由途径。 作为一个战略产业,民航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企业重组实现民航强国的梦想是一条便捷可行的途径。2002年,中国民航总局启动大规模的战略重组,这一改革以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为基本特征,重组后的国航、东航、南航集中了中国民航市场80%的资产和80%的飞机,客观上形成了市场垄断。有鉴于此,促进良性的市场竞争,成为实现中国民航强国目标的必然需求。 对于海航而言,中国民航体制改革既是不进则退的历史抉择,也是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在中国民航总局直属航空企业酝酿重组的间隙,海航挟其强大的软实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在中国民航总局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先行一步发起了一系列并购重组,将长安航空公司、中国新华航空公司、山西航空公司纳入旗下,迅速成为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通过市场化战略重组,海航闯过了被市场挤压乃至被重组的生死之关,而且为中国民航体制改革提供了积极的范例。海航将重组、改造和创新结合起来,形成了航空运输主业进一步发展的“加速器”,以组建中国新华航空集团为核心目标,确立了打造中华民族世界级航空品牌的目标。与此同时,海航还通过重组迅速构建起密接航空运输主业上游产业的“战略链”,初步建立了将航空、机场、酒店、旅游、商业等联成一体的“无缝隙”大商业网络,为打造世界级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航重组的模式创新 海航重组,以资本结构的调整为基础。海航通过控股经营或成为最大股东,以产权的明晰化成为企业保值增值的责任主体,为海航掌管重组企业发展的方向奠定了基础,为引入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素创造了前提条件。 海航重组,以软实力输出为主要途径。海航要求派往重组企业的员工不得以“接收大员”的姿态出现,要以“为人之君、为人之亲、为人之师、以德平天下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率先垂范;要求重组企业的新领导班子积极引入海航的先进观念、企业文化,用文化统辖企业运作的全过程,用中央有关国企改革的精神指导重组过程,实现管理制度移植和面向市场的运行机制对接,完成企业与海航集团的文化整合、制度整合;要求重组企业班子明确工作思路,迅速提升生产运行水平,同时着力提高员工素质,将海航的学习精神注入到重组企业中,使之焕发青春活力。同时,海航还积极投入资金进行硬件建设,使被重组企业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同时提升,奠定了“脱胎换骨”、扭亏为盈的坚实基础。 海航以上整合目标要求在重组后的100天内完成,故称之为“百日整合”。通过实践,海航逐步创造出一套以战略引导、制度移植、文化先行、机制对接、人本投入为主要方式的重组模式。 战略引导 企业重组,不仅仅是主体企业对重组企业的并购,更是双方战略目标的协同过程。企业战略决定了企业的使命、业务方向以及相应地获取效益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基于此,企业重组必然是目标挂帅、战略引导,企业重组的成败首先取决于主体企业与重组企业战略是否契合。市场经济不仅是竞争经济,也是合作经济或协作经济,战略协同更能够实现双方资源、市场的融合与延伸,实现“1+1>2”的效应。 海航是一个具有明确战略导向的企业,这一特征在企业重组中得以贯彻。在重组过程中,海航提出了高于重组企业既有的战略目标,注重将其战略目标及时纳入企业日常运行之中,并提出实现该战略目标的路径,既体现了战略高度,也达到了激励企业员工奋发有为的目的。此外,海航意在创造从“谋生”到“人生”的进步阶梯,提出了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价值、使“小我”和“大我”结合起来的价值观目标,促进了重组企业员工的精神升华,从而拥有了更高层次的战略含义。 制度移植 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海航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全面移植海航先进的管理制度、迅速将重组企业纳入集团的总体管理框架之中,是海航重组最为关键的步骤。《商君书》曰:“制度时,则国俗化而民从制。”唯有及时移植海航的管理制度体系,才能确保把海航的制度优势植入重组企业,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符合市场环境和海航高要求的运行机制,使重组企业重现生机活力。 首先,重组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重组企业依法成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权分立”的管理体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总裁)负责制,使企业成为一家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 其次,重组企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全面移植海航的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等,实现与集团管理体系的整体对接,并着力推动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建设。 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集团在项目重组前期就派出财务人员参与项目调查和谈判,了解前期项目情况,为项目的财务分析、财务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协调集团的财务资源为项目服务;企业重组后,集团选择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担任财务负责人,同时组织预算、资产、资金等培训,重组企业及时按照集团的有关要求制定规范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新领导班子正式接手管理重组企业后,集团根据财务管理的要求,要求重组企业按照集团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报送相关财务、人事报表,正式纳入集团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方面,海航坚守“一个不下岗、薪金待遇不降低”的承诺,结合重组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员工待遇与海航标准接轨,同工同酬,就高不就低”的要求和“向一线专业技术岗位倾斜,提高管理干部待遇,拉开档次,有效激励”的原则,完成员工工资套改,并对工资分配制度进行彻底改革,形成奖勤罚懒的分配机制。重组企业彻底打破国有企业的人事体系,在人事管理上,导入海航集团的职务序列名称,以管理干部(M)和员工(B)两个序列进行管理;同时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建立了责权明确、考核严密、奖罚分明的劳动人事制度,管理干部能上能下,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在行政管理制度方面,确定重组企业与海航相关产业集团的隶属关系,统一办公体系,接入海航集团综合管理平台,制定行政管理审批制度,对接集团公文处理系统和信息高速公路,实现无纸化办公对接。重组企业参照集团办公手册有关规定,在文件管理、文件审批、用印程序、办文种类、办文格式等方面与集团对接,为全面实现现代化管理奠定基础。 在内部管理制度方面,按照海航相关规定完善企业内部法规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查、有规可循。重组企业按照ISO9000质量认证标准全面引入海航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手册,并嫁接国际先进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内部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企业运作,使重组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其三,海航将集团党组织建设的经验移植到重组企业中,实行董事会和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以保证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在党组织管理上,将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纳入海航管理体系,经过协商重组企业原属上级党组织,将其党组织隶属关系调入海南,对重组企业党组织实行行业性垂直管理,实现了党政统一。随着海航业务的拓展,海航党组织管理半径实现同步延伸,海航创立了“区域党委”的组织管理模式,进一步增强了海航党组织的凝聚力,使党建工作更贴近一线、贴近基层。 文化先行 一般而言,重组最关注的是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的植入。如果说制度植入是对重组企业的“躯体”和技能进行改造,那么企业文化植入就是对重组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进行改造。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构成企业重组之基、发展之源。 海航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将之上升到制度建设的高度。在企业重组中,海航强调了“文化先行”的战略价值,在“百日整合”之初,就把输入海航企业文化作为重组工作的首要环节,积极推广海航文化,通过集中学习、参观、感受、交流等形式,增进员工对海航事业的认同感,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念,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员工思想的统一促进整合工作。“文化先行”的具体措施包括:重组之前,重组企业中高层管理干部到海航参观考察、学习交流,感受海航企业文化的魅力;重组当日,海航决策层领导亲自主讲企业文化精髓;重组之始,组织全员企业文化培训,通过举办企业文化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员工代表到海航总部“感受海航”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掀起学习海航企业文化的高潮。 重塑价值观是企业文化重构的核心。重组企业必然带有不同的价值观,如果不尽快进行调整,极有可能给企业重组带来负面影响。海航推行的“文化先行”就是以培养员工对海航文化的认同感为起点,以塑造企业的价值观为重心。实践证明,海航企业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传统精华,为培养员工的健全人格、融合“小我”与“大我”发挥了精神引导作用,升华了员工的精神境界,规范了员工日常行为,提高了员工对海航事业的认同感、归宿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尤为突出的是,海航企业文化符合国家大政方针,海航也注重在企业文化培训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内容,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紧密结合。 机制对接 所谓机制对接,即重组企业植入海航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符合海航要求的运行机制。首先,本着“精干高效、系统优化、对口衔接、资源共享”的原则,按照海航的管理模式和组织体系,对重组企业内部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简机构,清晰职能,推行扁平化管理。其次,按照“突出主业、降低管理成本、发挥集团整体运作优势”的目标,进行业务整合,将分支业务剥离,并入海航集团的对口单位,实现集团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和重组企业以主营业务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其三,根据组织结构和业务布局,完成定岗定编和全员考核调整工作,明确分工和岗位职权,落实奖勤罚懒的分配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其责”的局面。其四,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状况,参照海航管理体制和国际标准,整章建制,做到大到重大决策、小到日常行为,每项工作有章可循,重奖重罚,使企业的发展和运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五,构筑符合行业特点、企业实际情况的生产经营和市场开发体系,以低成本运营管理为基础,以高品质运行管理为目标,全方位开拓市场,促使生产经营步入良性轨道。 人本投入 硬实力是海航软实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其软实力输出的物质保证,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海航事业的基石。海航在重组中积极贯彻人本意识,不仅着重于软实力输出和软实力投入(如加强员工的企业文化和业务培训等)并用,而且特别强调软实力输出与硬实力投入并用。后者包括承担改革成本、妥善安排每一位员工,提高他们的待遇,推行“民心工程”,加强投入改善办公条件等。我们将这种投入称为“人本投入”,其目标是安定重组企业的人心,积极承担企业重组的社会成本,也为员工呈现了更加美好的愿景。“人本投入”塑造了海航的良好形象,促进了重组企业员工对海航事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创造出以软硬实力并用增强软实力的经典模式。 海航重组的成效 海航重组包含着海航实现超常规发展的预期,更承载着重组企业及其员工的期望,背负着重组企业所在地政府的期望、中国民航及其他产业的期望。海航重组的一系列成功事例表明,海航确实不负众望。 首先,重组企业的期望得到了充分体现和保证。重组企业通过移植海航先进的管理制度、对接海航精干高效的运行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了公司内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了企业内部法规体系,以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制度动力。重组企业通过引入海航先进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升了自身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精神风貌。重组企业通过对接海航的党组织管理模式,破除了企业发展与党组织建设“两张皮”的痼疾,实现了二者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重组企业通过标准化建设,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了服务品质。重组企业通过纳入海航集团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框架,确立了更远大的理想,得到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金和先进生产工具,找到了顺利发展的路径,也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次,海航将重组、改造与创新结合起来,形成了进一步发展的“加速器”,从而找到了实现规模效应的有效途径。企业重组检验了海航软实力的魅力和威力,创造了“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的范例,塑造了海航负责任的形象,扩展了海航的经营边界和领域,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海航成为世界级品牌和世界级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海航重组是不进则退的历史选择。面对中国民航改革的大势,海航唯有通过对外重组实现规模扩张,才能避免被挤压乃至吞噬的危险。海航抓住中国民航改革的间隙,在不到11个月的时间内,先后重组了长安航空公司、中国新华航空公司和山西航空公司,从偏安一隅的地方航空公司迅速成长为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以此为基础,海航构建了以海口、西安、北京为基地、覆盖全国的干支线航线网络,并致力于组建中国新华航空集团。海航以其强大的软实力优势实现了以上三大重组的成功,亦为海航进一步通过重组实现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海航重组是发展之战。海航要实现成为世界级企业的目标,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通过企业重组向航空运输的上下游产业扩张,构建战略链。通过成功重组美兰机场、凤凰机场,海航逐步探索出一条以资产重组为手段、以强化机场管理为核心、利用集团整体资源、实施“管理机场+开拓航线+发展旅游”相结合的机场发展之路,建立机场集团并实现了迅速的扩张,成为控股机场最多的中国三大机场集团之一;海航酒店集团通过并购、重组、输出管理等模式实现扩张,成为中国三大酒店管理集团之一,成功创立了优质民族品牌;海航通过重组西安民生集团和陕西宝商集团两家上市商业集团,为达成商业市场与航空市场的联网、延伸海航战略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海航通过运行旅游包机组建了幸运金鹿航空旅游集团,并通过重组吉旅集团实现了旅游集团的首度扩张,促进了航空与旅游的进一步结合。以上重组战略的实施基本完成了海航集团构建战略链的规划,为海航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航重组是人才之战。人才是海航发展最宝贵的实力资源。获得和储备高素质人才是海航得以持续的基础条件。人才仅仅依靠自己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而企业重组是获得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海航通过企业重组,获得了丰富的人力资源,目前战斗在一线的海航中高级管理干部,许多来自长安航、新华航等重组企业。当然,海航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也保证了高素质人才的脱颖而出。海航通过企业重组,实现了成员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为锻炼员工、培育人才提供了重要途径。 第三,海航重组为中国民航体制改革乃至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积极的启示。当前,国有企业战略重组被视为市场化转型的核心任务之一。海航响应党中央关于通过战略重组建立、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号召,响应民航总局关于推进航空运输企业战略性重组的号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企业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先后重组了多家航空运输企业和关联、交联企业,实现了重组参与方的双赢、多赢,提升了中国航空产品的品质和服务,促进了中国民航改革,为国企改革重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海航重组的经验启示 海航重组的成功,得益于其强大的软实力基础,得益于其重组模式的创新。换言之,软实力和创新并行不悖,是海航重组得以成功的关键。海航重组的经验启示主要体现在: 第一,软实力是海航事业得以超常规扩张的重要基础,在企业重组中,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结合至为关键。海航体制真正实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优化的结合。海航推行的企业重组,以注入生产力因素(如资金、飞机、航材等)或改变生产力结构(零资产接收、托管等)为前提,并在重组过程中积极进行人本投入,这些硬实力因素的投入是海航重组成功的重要促进条件,有时甚至是海航软实力得以顺利输出的前提。 第二,制度移植、机制对接、面向国际接轨的标准化建设是海航重组得以实现的制度基础。重组企业嫁接了海航先进的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并迅速建立起科学的管理规章和经营理念,形成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重组企业在建章立制的过程中,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按照海航既有的ISO9000质量标准编写管理手册、积极引入“六西格玛管理”、经济附加值(EVA)等管理工具促进标准化建设,健全内部法规体系,并致力于内控体系建设,从而形成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动力。 第三,文化先行为主,观念改造、思想政治工作为辅,是海航重组得以实现的思想文化基础。海航注重制度刚性与文化柔性的结合,并强调文化背后有纪律。在企业重组中,文化先行是一条毫不动摇的主线,海航积极引导员工树立“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为自己做点事”的企业理念,激励员工积极投身“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的海航事业,有效地增强了员工对海航的认同感。海航以文化先行为主线,伴以海航先进观念的输入和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重组进程。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是海航重组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海航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重组方案,承诺“一个不下岗、薪酬待遇不降低”,强调“多换思想少换人”,确保生产稳定、员工队伍稳定、心态稳定,保证平稳过渡;提出思想、感情、理念的整合目标,从有形抓起,着眼于无形,让大家看到希望、信心和自身价值所在;加大人本投入,注重改善工作办公条件,完善员工生活、娱乐设施,整修办公、生活环境;充分考虑员工的现实利益,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冲突矛盾。这些措施增强了海航事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成为海航顺利重组的重要“指向标”。 第五,海航在重组过程中不仅要强调软实力的输出乃至对接,还突出创新的价值。当然,海航创新以软实力为基石,也成为实现软实力延伸的途径。海航在具体的企业重组中,都力促模式创新,并通过进一步试验加以推广。例如,海航在重组潍坊机场时提出了“一人多岗”的机场运营模式,并逐渐在其他中小机场推广,得到了中国民航总局的重视和嘉许。 第六,海航在重组中确立了双赢目标,而不仅仅是单方面获益。企业重组是为了获取优势,更重要的是以优势互补为前提。海航企业重组强调以德合、以利胜,把实现利益的共同增长、实现重组各方共赢为目标。海航没有把重组企业作为弱势个体和“唐僧肉”看待,而是着眼于如何共同发展,从而为形成合力创造了基础条件。 概言之,强大的软实力是海航得以成功重组的关键。海航在企业重组进程中实现了软实力的展现、输出和增进,从而为海航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海航创立中华民族的世界级品牌和世界级企业两大战略目标的实现确立了成熟的路径。 (门洪华 孙英春执笔)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