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五粮液多子并非多福 凶猛多元化未来堪忧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 17:17 《理财》
吴勇毅 近来,五粮液(资讯 行情 论坛)动作不断,既要忙于收购兄弟公司普什集团,又要四处忙着引进和选择战略投资者。作为中国白酒第一品牌的五粮液,其战略指向已初显“购并阵局”。随着其主业子品牌及多元化产业相继现身市场,五粮液也大肆收获着丰厚的市场份额。 有数据表明,2005年五粮液主营业务收入达64.2亿元,净利润为7.91亿元,其中利润总额与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5.92%和4.43%。而同样作为中国白酒业巨头的茅台,其主营业收入远低于五粮液,但净利润却高出五粮液3亿元,主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比上年增长30%以上。 两者利益落差的背后,是五粮液品牌战略的迷失。这个酒坛霸主,在赢得市场艳羡目光的同时,也深藏隐忧。其在一系列盲目多元化战略动作之后,品牌危机开始若隐若现,由此可能引发的各种变局,无不让人担忧。 凶猛多元化 从上世纪90年代,五粮液就暗涌扩张,开始了它的多元化之路。雄心之下,其很快从主业跨越多个陌生行业,并越走越远。 1997年,五粮液首次投产5万吨酒精生产线,不料刚一投产便告夭折;接着,又潜心打造号称亚洲一流的制药集团,但又无疾而终;随后,其又投资4亿元,创立环球塑胶有限公司,由于当地电力无法满足生产需求,致使生产时断时续。 1998年五粮液入主华西证券,虽与四川省国资局达成转让协议,但在股权过户前宣告终止;2002年11月进军服装业,“五粮液”命名的系列服装露脸市场,但由于品牌定位不准,最终“衣”然不出色。 在多元化经历了6年之痛后,2003年,五粮液不但没有从中汲取教训,反而一路“发飙”,欲携100亿元巨资杀进芯片行业,引起业界震惊。虽然这一说法不久即遭到了五粮液的否定,但随后传出的五粮液公司总投资3.4亿元与日本丸顺公司合作生产汽车模具的消息,却得到了证实。 2004年,五粮液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进军柴油发动机制造业。五粮液证实,他们已经开始大动干戈。 最明显的是2005年2月,五粮液集团宣布投资1亿元涉足日化业。此后,其两个洗护品牌“互美”、“丝姿”全面挺进全国市场。而现在,这两个品牌却不温不火。 鉴于此前教训,今年五粮液虽然还有大动作,但它现在学会了先做再说,做好再说。 事实证明,迄今为止,五粮液除了在与酒业密切相关的印刷公司、以塑胶和模具为主的普什公司和玻璃公司实现盈利外,其他投资都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有的甚至血本无归。 由此可见,五粮液利润率的下滑,并不是来自主业品牌的市场,而是自己坠入了盲目扩张的陷阱。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像五粮液这样的企业在走多元化道路时,必须按照国际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即没有掌握前沿核心技术的不介入;没有足够的资金、靠银行贷款的不介入;没有自主知识产业的行业不介入;5年内进不到行业前三名、十年内做不到龙头老大的不介入。 看来,在凶猛的多元化之路上,五粮液需要的也许不是刹车,而是冷静和规范, “多子”非多福 在国内白酒业,五粮液一直是品牌开发的急先锋。当初,其品牌结构中仅有价格300元左右的“五粮液”和几元一瓶的“尖庄”、“翠屏春”三个品牌。随着市场结构的细分,五粮液开始了品牌系列化动作。首先,其将传统的五粮液名牌本身系列化,在全国率先开发出52°、39°、29°和25°等口味相对较淡的系列酒;其次,将五粮液系列酒进一步细分,逐步分类开发出“五粮春”、“五粮醇”、“五粮神”等新品种。 不过,让“五粮液”在市场中人气飙升的,当属其最为神奇的营销模式“五粮液式OEM”,即买断经营。在“五粮液式OEM”中,其除了提供品牌支撑外无其他风险,只负责生产及相关标准的检验,一切推广费用(包括产品设计、包装、广告、通路)皆由合作经营方承担。 然而,正当“五粮液”坐拥品牌使OEM品牌成为摇钱树时,品牌问题及危机也开始隐隐凸显。 据统计,至2003年,五粮液麾下的子品牌有100多个,各种不同规格的新产品有300多种,价格区间也从几元到数百元不等,良莠不齐,千差万别。不仅有“五粮春”、“金六福”、“浏阳河”、“京酒”等全国家喻户晓的品牌,也有大量充斥市场、低水平运作的地方牌子,如“尖庄”、“火爆”、“干一杯”等低端白酒。然而为争夺非常有限的白酒这杯“羹”,五粮液旗下的各个子品牌纷纷进行杀价促销,纷争不断,导致各品牌经销商苦不堪言,而五粮液在世人心目中的高档形象也渐渐模糊起来。 作为白酒翘楚,五粮液的本意是共享“品牌资源”,而且这一实践也得到了营销学理论的支持,市场细分后的多品牌策略切实可行,在推出子品牌之前,利用母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进行销售促进也是上策。但五粮液以海纳百川之势,在高、中、低端市场齐头并进,其品牌运作也就陷入了怪圈:除主导品牌“五粮液”是高档白酒的代名词,少数品牌(如“金六福”、“浏阳河”)在全国知名外,其余数十个品牌宛如一盘散沙,并无一个较系统的定位,品牌被各个切割,各行其是,各自为政,表面人丁兴旺,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损耗在逐年漫延。 不难看出,五粮液花大价钱所培育的众多子品牌,不但没有发挥出原先设想的市场张力,而是成了寄生虫,吞噬着五粮液原本的品牌无形资产。由于对品牌的过度开发,五粮液在市场中显出了子多为患的疲惫。在每年春秋两季的糖烟酒会上,有许多品牌打着“系出名门五粮液品质”的招牌,子孙如此之多,都争着吃老王牌。五粮液品牌盲目拓展导致了主品牌资源被严重透支,造成品牌资源的内耗,核心品牌母体“五粮液”的酒尊形象,在众多“自家子孙”品牌资源的共享下大打折扣。 当五粮液成为白酒业的“超生游击队”时,“多子多福”的幸福生活也就渐渐离它远去。 抽身能解困? 五粮液同时经营着国内最高与最低价位区间的白酒产品,这对其形象将有不可预测的负面效应,即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据悉,低价酒每年可能给五粮液带来约1亿至3亿元的亏损,并影响其高端产品的形象。 对此,五粮液公司日前决定“壮士断腕”,要动刀割掉这条“尾巴”。 2006年5月,五粮液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对部分中低价位产品出厂价进行上调,上调幅度约为5%~60%,并称此次价格上调对公司2006年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而在提价同时,有消息人士透露,五粮液可能取消“火爆”品牌。此举,表明五粮液的产品结构调整已进入实质阶段,最终可能会“彻底丢掉低档产品”。一方面提升部分表现良好的低价酒的档次,另一方面,进一步缩减其他低价品牌,丰富中高档品牌线。 本次提价主要针对“尖庄”、“火爆”和“干一杯”三大品牌。据一位五粮液系列酒的经销商反映,近期五粮液公司已将尖庄酒的出厂价由原来3元/瓶提高到5.5元/瓶,而“干一杯”的价格则提高了2元。在提价的同时,五粮液还将削减“尖庄”50%的产量,而“火爆”品牌甚至可能被取消。五粮液相关人员对上述说法的回应是,目前公司尚未最后决定是否取消“火爆”品牌。实际上,五粮液的品牌结构调整早已进行,从最早的多达十来个低价品牌,不断被缩减,最终可能削减到一两个。 五粮液公司的负责人之一彭智辅说,五粮液今年将把主要力量放在高、中档品牌建设上,销售方式也由过去的按片区销售变为按品牌销售,一个品牌成立一个团队。 让人生疑的是,五粮液抽身低端市场,真的能解困吗?一个知名品牌结构大多呈金字塔式,底下是最大量的大众性低端品牌,中间是适量的中档品牌,最上面是少量的高端品牌。失去低端品牌的支撑,五粮液将可能面临两种情形:一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高端品牌可能难以获得大众广泛的认知与接受,而大量低端产品的薄利多销正是高端品牌的生命之源,没有基础品牌的支持,高端品牌难以走得更远;二是“高处不胜寒”、“曲高和寡”。近年来,白酒行业虽然有高端化趋势,但这种趋势与目前国内经济发展过快、消费水平大增有关系,不可能一直坚挺,这对包括五粮液在内的高端品牌将是一种警戒。 跛脚的通路 当年五粮液能一飞冲天,抢占中国白酒行业的头把交椅,靠的是众多的中小经销商云集响应。而如今,“始乱终弃”的多变经销政策,不管对经销商还是五粮液,终究是种伤害。 2002年12月17日,五粮液在当地报纸上发布了一则通告称:“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服务公司,因不再从事酒类生产经营活动,与合作方签订的生产销售许可合同、联营合同、产销协议、委托加工生产协议等予以终止。”随后,五粮液分别向38家联营企业发出律师函以及一份《终止合同关系的协议》,协议要求所有联营酒厂在2003年1月31日之前停止生产五粮液买断品牌酒,如继续生产,将以假冒产品论处。此举之突然,激起千层浪,让不少经销商惊慌、措手不及。 五粮液与38家企业合作经营了交杯喜、长江源、六百岁、喜寿宴等40多个品牌,这些品牌在市场上主要是低档酒,知名度一般都很低。2003年,五粮液对这些开发不力、年销售额达不到1000万元的品牌限期整改,对一些目标市场不准、推广和经营能力不足、销量小的品牌限期则收回权限,终止总经销协议。因此,这40多个品牌成为五粮液品牌收缩阵线的牺牲者。 为此,一些五粮液总经销商气愤地说:“我们将甩卖产品,到时最终受损的是五粮液的声誉,是五粮液的股价,是五粮液的市场。”而随着五粮液清理子品牌动作的加快,谁将去填补子品牌留下的市场空白? 为了让经销商有利可图,五粮液集团以前规定:一是配搭限量的五粮液酒给系列酒经销商;二是经销商年销量达到50吨或销售额达200万元以上,就给5万元奖励,或给1吨五粮液酒的市场价和出厂价之差。所以,经营五粮液中低档系列酒,一年下来亏损和配搭、奖励的五粮液相抵后有结余才有赚头。 可2003年的“12?18经销商大会”,五粮液配销政策来了个“一刀切”,正式取消给尖庄等低档酒配销一定量、高利润的五粮液的政策,目的是着重发展中高产品。这一方案直接导致了不少经销商与五粮液的反目、倒戈。众多的五粮液经销商对五粮液的“鸡肋现象”爱恨交加,他们并没有从其子品牌的销售中获得多少好处,只有靠增加五粮液的“市场配额”来盈利,而多数情况是“僧多粥少”,难有盈利。经销商也成了另一类受害者。 这种扭曲的资源共享让经销商“怨声载道”,而失去了渠道支撑的五粮液竞争力也悄然滑落。一些经销商开始为了生存而另谋出路,不再忠心耿耿地啃“鸡肋”。于是,五粮液的金牌渠道开始跛脚,品牌资产缩水,这使得五粮液得不偿失,危机四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