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莱钢股份内涵式发展铸就高成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莱钢股份内涵式发展铸就高成长

  在跨上600万吨钢的台阶后,莱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大力推行 “由大到强”的战略转移,今年上半年,产销率实现100%,降本增效业绩显著。

  在跨上600万吨钢的台阶后,莱钢股份由生产主导型向市场用户主导型转变。建立了以销售中心为龙头,棒材、型钢、特殊钢三个销售部、三个研究所、三个生产厂的企业组织结构,适应了市场细分和做精、做优、做细、做强钢铁主业的需求;在保持建筑用钢和机械制造用钢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螺纹钢等长材产品由80%降到25%,成为型钢、棒材、特殊钢成龙配套的现代化钢铁企业。通过对H型钢及英标、日标、美标等多国热轧螺纹钢标准的系统研究,成功研制出穿水轧制、负差轧制等新工艺,在控冷控轧技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为增强产品竞争力,莱钢股份在各生产环节推行高质量、低成本战略,精细到“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煤”的成本控制体系,使产品具备了极强的市场竞争力,钢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的同时,产品总成本大幅降低,进入市场的产品无一亏损。

  为进入国际大循环,莱钢股份瞄准国际市场的不同需求,把产品放在国际市场上经受检验,他们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基础设施完备、技术先进的中试基地、投资350多万美元引进了当今世界先进的实验检测设备。推行首席工程师研发机制,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一个由26名技术专家、199专业带头人、853名优秀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宝塔型研发队伍。他们瞄准国际市场的不同需求,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攻关,有力提升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自主创新,打造钢铁生态链,实现增钢不增水。高炉吨铁耗水由500公斤下降到2公斤,年节水340万立方米。吨钢耗水达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外冶金行业一道难题在莱钢股份被悄然破解--吨钢耗水的理论极限值公认为4立方米,而莱钢股份的这一指标达到了3.51立方米,水的循环利用率提高到96.77%,年节水总量1088万立方米。

国家发改委称,莱钢吨钢耗水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抢占国际冶金技术制高点,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自主研究开发和技术引进移植并举,拥有多项重大冶金共性关键技术,是莱钢股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厂的重要支撑。工程技术人员对干法除尘技术完成长袋反吹等自主创新后,使高炉吨铁耗水由500公斤下降到2公斤,年节水340万立方米。

  以工业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推进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之路,实现“两提高”(提高资源效率,提高吨钢减负量)、“两降低”(降低吨钢生态包袱,降低末端排放量),完善“三个功能”(钢铁制造功能、

能源转换功能、大宗社会废弃物消纳处理功能),建建设生态化钢厂,实现可持续发展。2005年,吨钢综合能耗达到665公斤/吨, 列全国冶金企业第9位;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6%;高炉除尘灰、烧结除尘灰、转炉污泥等含铁资源实现闭路利用。通过实施高炉干法除尘、水的串级利用、建设分散污水处理设施、水管网系统优化等措施,2003年莱钢冶金区吨钢新水消耗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5-2008年作为钢铁行业并购的高潮期,莱钢股份的估值有望提升。

  目前国家提出“到2010年,国内前10家钢铁公司钢产量达到全国总产量的50%,到2020年达到70%”的行政性目标,国家管理层表示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促进企业间重组来实现。因此,2005-2008年将是钢铁行业并购的高潮期,意味着钢铁行业周期底部出现的时点取决于行业整合的具体进度。中国钢铁行业景气度的下滑和阶段性产能过剩问题的凸显成为行业并购整合最主要的触发条件。钢铁业淘汰落后、加快企业间整合的行动将解决行业过度竞争、提高单体钢铁厂商市场竞争力、催生钢铁行业周期的底部形成。相应具有产品优势及吨钢市值偏低的莱钢股份自然得到青睐,估值有望得以提升。

  2006年2月28日,莱钢股份就阿赛洛收购公司38.41%股份一事正式发布公告。莱钢股份是国内最大的H型钢生产基地,作为全球第二大钢铁企业的阿赛洛目前也是国际上最大的H型钢生产商。莱钢股份在H型钢方面的实力和市场地位也是阿赛洛最终选定莱钢为战略投资标的的重要原因之一。两家公司一旦合作成功,将给莱钢股份带来质的飞跃。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创优良业绩与抓规范运作并举,以回报股东为己任,在证券市场上始终保持了绩优股的完美形象。

  莱钢股份上市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创优良业绩与抓规范运作并举,以回报股东为己任,在总股本增长70%的情况下,在证券市场上始终保持了绩优股的完美形象,体现了优质蓝筹股高成长高收益的实质。

  如果说业绩和成长是蓝筹股的基础和实质,那么分红送配可以说是真正体现了蓝筹股的价值。莱钢股份上市9年来,以优异的业绩为基础,不断给股东以回报。除上市当年实施10送3转增2的分配方案和1999年、2005年未分配外,其余6年分配方案全部为现金分红,累计实施现金分红15.38亿元(税后),与此同时,莱钢股份自首发募集5.216亿元资金后,加上1999年和2002年两次配股,累计从资本市场筹资11.176亿元,现金分红超过了从资本市场上的融资额。公司先后入选上证50红利指数、上市公司25强、十佳最重分红回报上市公司,丰厚地回报了股东,回报了社会,在证券市场上树立了绩优蓝筹股的良好形象。同时,生产经营始终呈现健康发展势头,截至2005年底,铁、钢、商品坯材产量分别达到384.90万吨、604万吨和595.70万吨,分别比上市之初增长了156.24%、307.20%和492.79%;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分别达到198.16亿元和15.96亿元,分别比上市之初增长了457.56%和252.31%;总股本由上市之初的52,980万股变为92,227.31万股,每股收益平均为0.51元,股东权益增长了2.8倍。

  大美无言,丰碑有语。创造出中国冶金史上发展奇迹的莱钢股份,秉承“共赢共享,直到永远”的企业信条,其目光已穿越这些优势瞄准未来。莱钢股份有志成为中国最好的蓝筹公司之一,要超越传统意义上的钢铁行业,而体现新经济时代的特征。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目标,新发展,莱钢股份明确定位:突出结构调整,着力自主创新,打造钢铁精品,做出莱钢特色,建设一流强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