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丰原油脂亏损之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 09: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丰原油脂亏损之源

  一个追求产能忽视市场变化甚至原料供应的案例

  □本报记者 宫靖 蚌埠 合肥报道

  2006年中报,G丰原油脂类产品再次报亏,毛利率为“-2.60%”。此前的2005年年报显示,其毛利率为“-3·21%”。

  在G丰原近年颇为好看的报表中,油脂类产品是报亏的两个产品之一,但同时报亏的燃料酒精,因获数亿元的国家补贴,反而是其最大盈利点。

  此前有业内人士怀疑丰原油脂有更大的亏损,其依据是“去年全国油脂行业整体亏损”,而G丰原并不是油脂业的行家里手。

  今年中报中G丰原对此的解释是:将会扩大油脂产品中的玉米油产量,减少亏损。

  但在股价处敏感时期的现阶段,G丰原显然已将旗下丰原油脂公司看作“烫手的山芋”。身兼丰原集团、G丰原董事长的李荣杰当面向记者透露,丰原集团正在考虑是否将油脂公司从G丰原剥离,由丰原集团代管。从长期考虑,李表达了可能放弃油脂行业的想法。

  油脂曾是丰原生化继柠檬酸后,精心打造的第二大产业。此产业显然具有典型的“柠檬酸模式”———大投入迅速提高产能,两年之内,丰原生化投入3亿元打造了18万吨的油脂生产线,产能规模迅速进入全国前列。

  事隔数年,李荣杰向记者承认,油脂、食品等终端消费产品,并非丰原所长。

  两条安静的生产线

  8月15日下午4时,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的丰原油脂有限公司人迹罕见,听不到生产线上的机器轰鸣。

  公司副经理杨勇解释,由于业务不多,工人已经下班。这显然与G丰原“24小时机器不停转、工人四班倒”的生产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在公司北侧的花生油生产线上,有几间大型冷藏室,用途是贮存花生,以备非花生榨季(花生榨季为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使用,从而保证此条生产线全年不停运转。

  但这几间冷藏室内此时并无花生。杨勇证实,今年以来,冷藏设备从未开启过,原因是冷藏花生成本过大。事实上,这条6万吨花生油生产线在2003年建成投产后,当初投资巨大的冷藏设备就很少派上用场。

  这条生产线2003年投入建设。据介绍,该线建成后,由于市场原因,几乎从未足产。

  在工厂南侧的6万吨玉米油生产线,是生产油脂公司盈利产品玉米油的。然而与前述花生油生产线同样命运的是,该条生产线2001年建成投产以来,也从未足产,原因则是由于母公司G丰原一直不能提供足够的原料玉米胚芽。

  G丰原相关负责人预测,丰原油脂今年的亏损已成定局。这让G丰原进退两难:进,是迟迟不见转好的油脂市场;退,公司投入的3亿余元投资将无法收回。

  这让G丰原的当家人李荣杰感到黯然,8月25日他向记者当面承认,油脂领域确实非丰原所长。

  也许一句“非丰原所长”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未了残局。

  “ 过于超前”的产能

  对G丰原来说,继柠檬酸之后进军油脂产业,曾有着充足的理由。

  李荣杰称,1997年、1998年和1999年三年中,他足迹遍布欧美。“考察了欧美多数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包括行业前列的ADM和卡基尔。这两家公司都有食品及油脂产品,且品牌很好。”

  另外一个现实因素是,丰原系企业以玉米为主要原材料。“无论生产柠檬酸,还是其他生物

化工产品,玉米中的玉米胚芽都得不到使用,而玉米胚牙含有40%至45%的油脂。”李荣杰说。

  “如有了自己的油脂企业,G丰原这些用不到的玉米胚就成了油脂产业原材料,具备天然的成本优势。”G丰原总经理徐桦木说。

  2000年,丰原生化上市次年,丰原油脂有限公司成立,成立之后即进行了油脂行业的市场调研。据杨勇说,调研认为玉米油是油脂产品中的中高端产品,营养价值高,市场较有潜力。

  2001年10月,6万吨玉米胚芽油生产线建成投产。

  一切似乎合情合理,但被忽略的事实是,这条生产线的产能过大,丰原生化所能提供的玉米胚芽数量又过少。

  “这条玉米油生产线的产能,我们是按照G丰原未来拥有330万吨玉米生产规模来计算的。”徐桦木说。但这个估算显然过于超前,到2005年,G丰原虽然号称拥有360万吨玉米生产规模,但事实上使用玉米不到200万吨。

  一般来说,玉米中含有5%至7%的胚芽。但只有用湿法发酵的玉米才能将玉米胚芽提取出来。据杨勇介绍,整个2005年,G丰原用湿法加工的玉米才30万吨,因此提供的玉米胚芽只有不足2万吨,董事长李荣杰也确认了这个数字。

  经简单计算,去年此条生产线产的玉米油最多为1万吨,产能闲置达六分之五。

  杨勇说,油脂公司也考虑过收购玉米胚芽来生产,但安徽本地货源过于分散,质量不高;而到东北、华北等玉米主产地收购,加上运输成本等费用,又会使玉米油成本优势失去。

  假如当时不贪大

  固镇县,楚霸王与刘邦垓下之战故地,也是董事长李荣杰的故乡。

  油脂公司舍却丰原生化主阵地蚌埠市郊,来到40公里之外的固镇,因为生长于斯的李荣杰知道,这里是全国花生大县之一。

  “丰原想在花生基地依靠成本优势把花生油做起来。此外,固镇也是菜籽油产地,每年春天一片菜花黄。”李荣杰说。

  据李介绍,2002年花生油12万吨生产线开建,这条生产线将令丰原的花生油产能进全国前五名,当时,花生油行业老大“鲁花”,也不过近20万吨产能。

  此后G丰原停建其中6万吨生产线。李荣杰自己的解释是“12万吨花生油生产线的公用工程建好后,我们决定先只上6万吨生产线,如果市场能够打开,再上另6万吨生产线。”但直到今天,G丰原公开资料一直称其油脂部分拥有“18万吨生产线”。

  杨勇告诉记者,花生油生产线迅速上马的另一个原因是,2002年、2003年,国内花生油市场行情看涨,每吨花生油价曾高达9000多元,甚至1万多元。

  但几位油脂行业内部人士认为,丰原花生油上马正值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可以轻易预见的趋势是,国内的食用油市场必将由入世前的供不应求情形,转变为与全球一致的供大于求情形,花生油价当然不可能一味看涨。

  据杨勇介绍,丰原油脂公司成立后,利润情况一直“一般化”。2002年和2003年靠玉米油实现“微利”,2004年花生油上市后,正好赶上花生油价大落,每吨售价只有7000多元,与前一年相差2000余元。

  李荣杰对油脂公司业绩的说法与G丰原公告相同,“2002、2003年‘还可以’,2004年‘微利’,2005年至今‘亏损’。”

  由于花生油的亏损,另外6万吨生产线至今仍悬在半空中。

  8月25日,李荣杰承认,如果丰原油脂不贪大,而是根据玉米胚芽实际情况设计生产线,是不至于亏损的。但从丰原产业发展路径判断,这并不符合李本人一直坚持的大产能模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7,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