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ST丹江资金链断裂调查 重组渺茫生存岌岌可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 07:5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ST丹江资金链断裂调查重组渺茫生存岌岌可危

  工人已连续六个月没发工资,五条水泥窑已停了四条

  证券时报记者刘铭

  曾经作为牡丹江(资讯 行情 论坛)市利税大户的*ST丹江(600173),公司的生产规模一度位居全国重点水泥企业的第七位,号称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之一。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今年以来,*ST丹江开始上演从辉煌走向没落的悲剧。目前,该公司资金链断裂、现金流枯竭,因“无米下锅”生产经营严重萎缩,技术员工流失严重,企业已失去持续经营能力,生存难以为继。

  五条窑只剩一条 生产时断时续

  *ST丹江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镇,距离市区有三十多分钟的车程。车还没进温春镇,远远地就可以望到*ST丹江厂内耸立的一座座烟囱,然而却只有一座烟囱在冒烟。来到工厂大门口,只见刻在墙上的股份公司名称字体已残缺,有几个厂外打短工的民工正坐在墙边休息。

  “我们已经6个月没开工资了!工厂共5条窑现在只有1条窑在生产,还是时断时续。目前正是水泥生产和销售的旺季,这在以前是前所未有的。”一位在*ST丹江已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工人告诉记者。

  据老工人介绍,工厂正常的水泥产量是年140万吨,而今年前3季度一共只生产了30万吨。由于这两年工厂不景气,职工收入每况愈下,尤其是那些因停产待岗的工人,开工资时一个月也只有200多元收入,许多家庭都是几代人都在这个厂里工作,这样的收入根本无法保证生活,许多技术工人都被附近的小水泥厂挖走,一些工人还沦落到附近的农村打短工。他说,现在工厂技术工人的流失非常严重,即便是5条窑都开工,一时都找不到人来干啦。

  “今年6月份2号窑曾开过23天,2号窑开工期间1号窑停产检修,到7月中旬1号窑复产后,2号窑就停了,目前的确只有1号窑在生产。”一位中层干部又详细地了介绍情况。他说,之所以不能满负荷生产,主要是工厂已没有流动资金来买原材料,目前工厂的原料库已是空空如也,原来的库存都已用光,现在维持1条窑生产的资金还是政府帮助解决了500万元,暂时解了燃眉之急。据他透露,维持*ST丹江满负荷生产一天的费用在300万元,显然这500万元维持也不了多久,停产恐怕是迟早的事。

  据老工人回忆,*ST丹江在红火的时候,一天的运费都有30万元,每天进出运材料和成品的火车也要两列120车,现在只有10个、8个车,连原来的十分之一还不足。

  记者通过*ST丹江的销售人员了解到,由于东北地区冬季不能施工,水泥销售的最佳季节在4-10月,黄金季节是6-9月。如果公司在这段时间不能保证生产和销售,以后就很难翻身。

  资金链断裂 长期管理混乱 

  *ST丹江为何一下子陷入困境,以至于连生存都难保?据公司知情人介绍,资金链断裂是最根本的原因。

  据了解,*ST丹江以前的流动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的支持。这两年,国家实施

宏观调控,水泥行业被列为调控范围,公司流动资金银行供血的渠道被掐断。加之公司欠银行3个多亿的贷款无力偿还,金融机构已加紧追贷,更不可能再给其续贷。并且由于股份公司的销售多年来一直委托大股东旗下的销售公司,股份公司对销售公司没有实际控制力,致使销售款中间截流严重,回到股份公司的现款寥寥,从而导致*ST丹江流动资金日益枯竭,甚至断流。

  据了解,目前,*ST丹江已无钱购买生产必需的原材料,只好凭借多年的关系从一些原材料厂家赊料,生产出水泥后再以水泥产品抵账。所以,原材料根本保证不了生产所需的供应,生产只能日益萎缩,由原来的5条窑生产逐渐萎缩成1条窑生产。

  “我们现在的销售绝大部分都成了以物抵物,又回到了最原始的以物换物的交易方式。”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据公司知情人透露,由于没有钱,*ST丹江现欠电费1000多万元,因而时常就会被拉闸断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公司目前窘境的罪魁是长期的管理不善,现在是积重难返,只不过在这届董事会集中爆发了。”据公司知情人透露,*ST丹江自上市以来一直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公司的产、供、销始终脱节,缺少计划和统筹安排,利润一直被忽视。在*ST丹江,各生产环节各自为政,采购不看生产所需大手大脚,有的设备和工具采购的储备十年、八年都用不完;生产也不看销售的情况,不计成本、不计利润盲目地提高产量,使冬季产品在销售公司积压严重,导致低价倾销或是赊销,造成公司的利润损失和货款不能回笼,最终形成近2.19亿应收账款死账、坏账的大窟窿。

  另一个管理的漏洞是公司的失盗非常严重。据公司知情人透露,工厂的四个大门各种车辆和社会人员随意进出,常有附近农民到厂里捡废铁,工厂130名经警形同虚设,365天工厂几乎天天失窃。从煤、钢铁、到水泥,所有可以变现的东西都会被偷。更不可思议的是工厂没有严格的入库出库的管理和登记,有的个体户送材料车从这个门进去从下一门出来,在厂区转一圈回来就算又送来一车。据老工人介绍,现在水泥出货的运输包给了个体户,装车也由他们自己人干,没人把关。“如果他们每车多装几吨岂不是太轻松了吗?”老工人忧虑地说。

  重组渺茫 生存岌岌可危

  由于连续亏损,*ST丹江已戴帽披星。如2006年年报公司不能扭亏为盈,公司将会退市,现在生死已命存一线。重组是公司唯一的出路,也是希望所在。然而几年的重组探索,留给*ST丹江的是辛酸和失落。

  据公司的知情人介绍,几年来,*ST丹江一直都在寻求重组,这期间也与十几家有意向的重组方接触过,有的已经谈得很深入,其中与浙江宏狮、工大高新(资讯 行情 论坛)、亚泰都有“亲密接触”,甚至有的还签了意向协议,但最后的结局都是有始无终。现在厂里的工人一提起重组都非常恐慌,认为公司已成了没人要的“丑姑娘”,找不到“婆家”,一定会退市破产,情绪都很低落。

  那么,成功重组*ST圣方(资讯 行情 论坛)的牡丹江市长助理、博士后郭柏春是否还会挂帅出手救*ST丹江于水火呢?为此,记者采访了郭柏春。

  郭柏春坦言有四大阻碍影响*ST丹江的重组。他说,一、公司目前资产不实,许多的资产已灭失,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家底已空;二、债务巨大。现公司欠外债5个多亿无法消化,让重组意向单位望而却步;三、公司人员包袱沉重。按国家有关规定,重组后*ST丹江的下岗分流人员要给一笔安置费,这笔款对重组方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四、时间紧迫。公司目前已被实施特殊处理,到年底只剩下一百多天,重组的时间太紧,恐怕来不及了。“况且,我本人因为*ST圣方的重组,一再推迟博士后出站,目前正准备回北京续写出站论文,也没精力再来负责此事。”郭柏春一脸的无奈。

  据传,牡丹江市政府目前正在换届选举,郭柏春助理未能入选班子,也准备离开牡丹江,原先他所提出的“新区开发、脱壳联动”的重组方案也将随之搁置。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