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上海食品业超级航母光明食品集团第二步如何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07:15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黄俊峰 上海报道

  业内人士认为,新光明集团下属的五家上市公司中,光明乳业(资讯 行情 论坛)(600597)和光明冷饮可能合并,G食品(资讯 行情 论坛)(600616)可能统一上海的黄酒业务,G梅林(600073)有望彻底进行资产置换,G都市(600837)和G海博(600708)则可能吸收相关资产整合成为农业生产类企业和物流类企业。当然,也不排除五家公司彻底整合、最终实现整体上市的可能。

  由上海国资委主导的上海食品业超级航母———光明食品集团日前正式挂牌,在政府主导下的这次重大食品业国资重组的第一步依然采用了“加法”模式,即先用行政之手,将几个国企集团拼凑在一起搭建一个更大的平台,然后再对旗下相关资产进行整合。原属于三大集团的五家上海本地上市公司在今后整合过程中的得与失,自然成为当前

证券市场关注的热点。

  “如何整合集团内的食品资产,五家上市公司在这个过程中谁会受益,谁会被边缘化,目前都还没有列上议事表,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原上海农工商集团有关负责人如是说。在这次重组中,农工商集团增资更名为光明食品集团,另外旧的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以及锦江集团相关食品业资产,都归于新的光明集团。新光明集团将一举拥有5家上市公司,包括光明乳业、G都市、G海博、G食品和G梅林。

  它们在新光明这艘食品业航母上将被如何定位,扮演何种角色,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将始终是证券市场的热点话题。由于当前新光明集团刚刚迈出搭建平台的第一步,具体的重组方案尚未明晰。申银万国食品业分析师赵金厚表示,此次重组涉及面广,进程会相对较慢,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影响亦将逐步凸现。

  自从6月初市场传出上海将组建新光明的消息,投资者对光明乳业和光明冷饮的合并便充满了期待,种种迹象表明,历史上曾为一家的两个光明很有可能再次聚首。目前光明冷饮的规模仍然相对较小,短期的盈利贡献有限。但从长期来看,如果能够整合光明冷饮,将有利于提升光明乳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光大证券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彭丹雪认为,如果能将光明品牌统一起来,更能做大做强“光明”,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另外,光明乳业目前旗下有保鲜奶、常温奶和

酸奶,却缺乏冷饮产品。光明冷饮的整合,更能让光明乳业完善产品结构,与另两大巨头蒙牛和伊利抗衡。

  G食品则有可能统一上海的黄酒业务,继续成为做大做强海派黄酒的主体。原来属于冠生园的“和酒”资产很有可能注入到G食品,这将进一步提高其在上海黄酒市场的占有率。

  在这五家上市公司中,G梅林现有的资产盈利水平比较差,如果上海市国资委还希望保留这个“壳”资源,只能对其彻底进行资产置换。赵金厚认为,有可能注入的食品资产有糖烟酒集团的糖业资产和冠生园的糖果生产业务。原来农工商集团的两大嫡系公司G都市和G海博,从产业链整合的角度分析,它们可能吸收合并其他相关资产,整合成为农业生产类企业和物流类企业。

  上述分析是建立在5家上市公司仍然保留独立的上市资格基础之上。也有行业分析师表示,并不排除彻底整合的可能,就是新光明旗下的所有食品相关资产,全部整合在一起,打造一个新的食品巨无霸上市公司,而将所有的非食品类资产以合适的价格处置掉,所得资金用来壮大食品主业,最终达到新集团的整体上市。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