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大高新董事长张大成遭调查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 09:36 新京报
相关负责人称因哈工大一笔数千万资金问题配合调查,其掌管公司资产总计上百亿元 □本报记者 高泽阳 北京、哈尔滨报道 “今天的工大集团,气象万千,风光无限。”这是工大集团董事长、总裁张大成在其公司网站致辞开篇的豪言壮语。 张大成,现年52岁,集工大集团、工大高新(资讯 行情 论坛)(600701)、工大高新技术开发公司三家公司董事长于一身,旗下公司资产总计上百亿元。然而,这位传奇企业家现在却正在遭遇调查。 黑龙江哈尔滨市检察院人士透露,因牵涉一起经济案件,工大高新(600701)董事长、法人张大成正在配合调查。工大高新办公室人员证实,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笔数千万的资金使用出现问题,“张大成被要求配合调查,好像问题不大。” 张大成这样一位企业界精英是如何起家的?他如果出事将对旗下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7月28日现身工大高新 “都说张总和其妻子都被叫去审问,现在人心惶惶。”工大集团高层人士透露。 工大集团秘书处白羽证实,不久前,张大成的确被司法机关找去谈话。“政府处理得很谨慎,没有外界传的那么严重。” 当地检方人士透露,中纪委目前已介入,抽调了黑龙江当地多个反贪局的“干探”查办此案。张大成是重点调查的对象之一,目前已被限制出行,即被禁止离开哈尔滨市,随时准备接受讯问。 白羽称,“张总现在的状态很正常,没听说有什么限制,自由出入。”但表示,“我们也找不到他。” “事情已经完全调查清楚了,没张总什么事。清者自清,我们不需要解释。”白羽强调。 7月28日,工大高新召开了2006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这次会议的决议只有一项,即工大高新为工大集团1490万元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并授权公司管理层办理有关手续的议案。 工大高新7月29日对此事的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张大成因公外出未主持本次股东大会,委托董事赵德强代为主持本次股东大会。 “张大成只是来签了个字就走了,没有参加完会议。”参与会议的人士表示。据称,这是张大成最近一次出现在工大高新。 证券事务代表鲍禹臻表示,张大成多在集团办公,很少亲临工大高新办公,因此他对其目前情况并不了解。 工大高新一位中层干部透露,此前的7月16日,星期日,原本很少来公司的张大成在这个休息日的上午9点,召集所有高层紧急召开会议。 “开了一上午,出来后大家神色紧张。”这位人士回忆道。 哈工大背景地产起家 7月17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南岗区哈特大厦14层。 电梯出口出来便是工大高新办公区大厅,四周分布着各个办公室。 “张总一般在集团那边办公,他的情况不清楚,即便集团有什么事情,跟我们上市公司也无关,我们是和工大集团并列的关系,同属于哈工大旗下的企业。”证券事务代表鲍禹臻强调。 在工大集团公司网页上,工大集团称旗下包括控股上市公司工大高新。 事实上,工大集团与工大高新都是在张大成一手创立的哈工大高新技术园区(下称哈工大园区)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工大高新的第一大股东为工大高新技术开发公司(系哈工大国有独资公司),目前持股1.134亿股,占总股本的34.99%。工大高新技术开发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哈工大。 工大高新2005年报显示,张大成,曾任哈尔滨粮食局副局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现任哈工大集团董事长、哈工大高新技术开发公司董事长。 当地房地产界人士透露,张大成是在全国房地产业刚刚兴起时入行,使之有机会结交了当时哈尔滨的一批实权人物,一些政府大单因而花落其手,例如哈尔滨会展中心、红博广场、华融大厦等,在当地都可谓首屈一指的大项目。 但有知情人士说,上述工程基本都是陷入资金困境中的政府重大项目,其实都属于为政府“排忧解难”的工程。 例如华融大厦系此前的烂尾工程“飞驰大坑”,工大集团总共投资了8个亿。红博地下广场,之前该地段路况复杂,一直是哈市交通的重大瓶颈,工大集团耗资5.4亿元才将地下广场疏通。 “基本都是政府无力投资或很少投资,企业的经营难度很大,接手上述工程正是工大集团总资产收益率不高的原因之一。”这位人士认为。 张大成公开的说法则是,工大集团的战略目标并不是把目光短浅地放在短期的资产利润率上,而是致力于将长期资产收益率一直保持在很合理的状态。 但当地多位上层人士表示,工大集团依靠与政府的良好关系,可以获得大量银行贷款,所以企业一直运转无忧。 工大集团2002年开始动工的哈尔滨会展中心的体育馆至今未能封顶,2005年12月末启动的地铁工程目前已经基本停工。“政府不投钱了,我们被套牢。”工大高新办公室人员解释。 工大集团的高层人士则坦言:“我们的资金很紧张。” “张大成干起活不要命” 1994年元旦,张大成被任命为哈工大副校长。 据当年接近张大成的人士回忆,当了副校长的张大成,仍然和工人一起吃住在工地上,在哈尔滨的冬天与工人一起干活,打成一片。 当时,由园区筹资1000万元新建教育考试培训中心大楼,仅用46天就完成了主体结构,园区内两座近20层的商贸大厦、购物中心,也在当年开工并竣工。 除此之外,张大成还为哈工大兴建了专家宿舍楼、学生食堂等等。“哈工大的硬件建设和师资待遇方面,张大成功不可没。”哈工大一位老教授表示。 1989年,张大成因受下属企业牵连被刑拘数月。黑龙江一政界官员回忆,当年黑龙江一位领导这样评价张大成:“巴黎大学毕业的(东北俗称被拘留为‘蹲笆篱’)张大成很有魄力。” 张大成本人一身是病。 “冠心病,胆囊炎,胃病,有时一边打点滴,又一边工作。”张大成身边的人说。“干起活来的确不要命。”当地和工大集团有业务往来的建筑企业人士提到,即使哈尔滨的隆冬天气,张大成也会时常穿着军大衣巡查工地。 而脾气暴躁也是张大成众所周知的特点。“在工地发现问题,即使年龄大的,资历老的,也会遭他劈头盖脸的臭骂。” 张大成对待媒体却格外低调,极少接受媒体采访,“大家对他褒贬不一,充满神秘。” 当地媒体记者表示。 转让主业股改拖延 工大高新作为张大成掌管下的一家上市公司股改久拖未决,而在今年6月,公司决定将其第二大产业房地产业务剥离转让给工大高新也十分意外。 年报显示,2003年,工大高新房地产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32.77%,占主营业务利润的25.83%。2004年,房地产收入1.68亿,占主营业务收入35.49%,占主营业务利润的18.98%。2005年,房地产占主营业务收入25.59%,占主营业务利润的18.98%。 工大高新房地产业务近三年一直仅次于物业管理收入,利润贡献一直稳居第二位。 2005年,工大高新亦在年报中称,构成公司经营成果的主要部分有三块,即:房地产开发、生物食品加工和商业物流业。 “工大高新、工大集团虽然搞了很多高科技概念,但还是其主业房地产业搞得比较有威望。”当地一位建筑业人士评价。 2006年6月20日,工大高新宣告了将进行一笔关联交易,将把公司持有的哈尔滨工成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下称工成地产)全部股权转让给工大集团。 理由是,房地产行业最近两年始终处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公司的房地产业务基本上是在黑龙江,特别是在哈尔滨区域内开展的,“这使得工成地产所处的房地产业已经从公司的利润主要支撑点,逐步成为公司业绩稳定的包袱”。 转让价格为,以2005年12月31日工成地产经过审计后的资产净值4511万元为标准,将公司持有工成地产99%的股份折合为4465万元转让。 工大高新公司股改也一再拖延。 2005年年报中,工大高新曾承诺在2006年6月30日前启动股改程序,但今年6月30日,工大高新发出致歉公告,表示股改材料呈报给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后履至6月30日未获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备案表,无法启动股改程序,工大高新承诺在2006年7月31日前启动股改程序。 但7月31日,工大高新再次发出致歉公告,表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环节较多,仍未获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备案表。 工大高新内部人士解释,股改资料实际上是没有被审批通过,资产转让方面有些问题有待商榷。 1991年哈工大综合开发办筹备处成立 1992年6月哈工大高科技园区筹建 1993年2月工大高新技术开发公司组建 1993年6月工大高新组建 1996年工大高新上市 1996年工大集团组建 -背景 张大成传奇官商路 张大成1954年出生于山东龙口市,现年52岁,9岁随家迁居哈尔滨。 在新加坡进修国际贸易专业后,1982年,张大成担任哈尔滨市粮食局副局长,时年28岁,成为当时当地最年轻的该级别干部。 上任后忙着搞技改,抓粮食精加工,使哈尔滨市粮食局这个亏损大户不久赢利1.3亿元。 1989年冬,受下属企业制造假酒案牵连,张大成被刑拘调查数月。 但经此一劫,张大成决意弃政从商。1991年左右,从政府辞职的张大成与时任哈工大校长的杨士勤达成协议,张大成指挥建设哈工大园区,不要学校一分钱,白手起家。 熟知当年情况的人士回忆,1991年,张大成临时借用一家粮店的仓库,挂起了哈工大综合开发办筹备处的牌子。 1992年6月哈工大高科技园区筹建。1993年6月,工大高新技术园区已经形成工业、科技、金融、经贸、商业、房地产开发、人才交流中心等八大系统的集团公司。 1993年2月,张大成又在上述各公司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工大高新技术开发公司。 1993年6月,以工大高新技术开发公司为主体组建了工大高新。 1996年工大高新上市,成为航天部首家上市的航天高新科技产业集团。同年,由工大园区内数十家企业共同发起组成了工大集团。 工大集团网站资料显示,目前,工大集团涉足展览体育业、生物食品工程、旅游酒店、物业管理等诸多产业板块,资产上百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