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集1亿欧元海外并购无功而返 涉嫌垄断遭否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 02:54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中集1亿欧元海外并购无功而返涉嫌垄断遭否决

  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遭遇欧盟反垄断否决

  中集1亿欧元海外并购无功而返

  专家表示海外并购面临种种壁垒,中国企业必须适应国际游戏规则

  【本报讯】(记者 刘伟) 中集涉及1亿多欧元的海外并购无功而返。上周五,中集发表公告表示,终止收购荷兰博格工业公司。虽然未明示具体原因,但联系到此前的公告,显然此次并购因涉嫌垄断而遭欧盟否决。

  欧盟打出反垄断牌阻击

  中集是在今年1月15日与荷兰博格草签协议的。中集计划与荷兰博格的受益股东Mr.PetervanderBurg和Mr.CeesvanderBurg兄弟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新公司将拥有博格100%的权益,而中集将拥有新公司75%的权益。并购涉及金额达1.1亿欧元。

  虽然该项并购在4月初通过了

国家发改委的审批,但送往欧盟审查时却遇到“卡壳”。欧盟委员会于今年3月13日表示,出于对垄断的担忧,欧盟反垄断机构将对中集收购荷兰博格的交易进行调查。这是欧盟第一次对中国公司海外收购展开反垄断调查。

  欧委会认为,在承载液体货物的罐式集装箱市场上,目前中集与荷兰博格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且能与其竞争的只有一家小型生产企业。并且,没有任何明显的迹象表明这家小型生产企业能够及时、有效地发展起来,成为中集的有力竞争者。

  欧盟反垄断机构随后的初步调查认为,中集对荷兰博格的收购可能会引发罐式集装箱领域出现垄断。为此,欧委会在4月决定进行为期90个工作日的深入调查,以最终决定该案是否严重阻碍了欧洲经济区内的有效竞争,审查最后期限是7月28日。

  中集称将继续海外并购

  目前,中集在集装箱市场占有率超过50%,而荷兰博格是欧洲排名前三的陆路运输装备、罐式集装箱和专用静态储罐的供应商。此次交易将使中集在两方面获益:一是扩充产品线;二是获得博格的产品研发力量及分布在欧洲、南非训练有素的工人,精良的生产设备。如果收购成功,中集实际上将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罐式设备制造商。

  但就在离欧盟审查最后期限尚有几天时,中集宣布终止并购荷兰博格有些出人意料。分析人士指出,这显然是得到了来自欧盟的不利消息。不过,中集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有太多解释,一切以公告内容为准”,并称“公司对该交易失败未感到遗憾”,并表示,仍将继续依据罐式装备领域的发展规划,扩充现有罐式集装箱的产品线,并继续寻求在静态储罐、罐式码头设备等业务领域以及在欧洲的业务拓展机会。

  其实,中集之所以伸手荷兰博格,在于其整个全球化布局的需要。中集曾在2003年5月以450万美元收购美国半挂车制造商HPAMonon。尽管收购的这家公司刚刚开始盈利,但3年来,这家公司在技术、市场等多个方面对中集巩固美国市场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有了此次成功开端,中集自然信心大增。

  失败的教训值得反思和借鉴

  中集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集其实无意搞什么垄断,格局是市场完全竞争的结果。有业内人士指出,其实从产品结构上看,中集与博格其实存在相当的行业互补性,但欧盟以“反垄断”为由拒绝,着实让人充满疑惑。

  对此,深圳大学经济学院专家指出,此前印度钢铁大王米塔尔收购卢森堡阿赛洛就引发欧盟的反垄断调查,中集收购博格也遭同样命运,说明反垄断已成为欧盟保护自身产业发展的利器。而且,此事也折射“欧洲中心主义”在其经济文化上的影响,认为被任何欧盟以外的企业收购都是一种失败。

  一名

证券公司行业研究员认为,中集并购荷兰博格受挫,对其海外扩张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虽然并购是中集发展的重要路径,但以前的并购多发生在国内,而以后却要走出去并购,很多操作手法和对市场及法律的判断都需要总结。

  有专家指出,中集并购博格虽然失败,但案例却极具借鉴意义。目前,一些中国企业已到了全球扩张的发展阶段,海外并购不可避免,但其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像海尔收购美泰、中海油并购

优尼科、联想收购IBM台式电脑业务等,都面临反垄断等壁垒,我们要做的是必须迅速适应国际游戏规则,找准突破点和谈判、公关技巧,成长为跨国企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