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休止符打开 金地大股东控制极脆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 05:23 第一财经日报 | |||||||||
每10股送出2.5股后,大股东福田投资持股仅13%,二股东持股11% 本报记者 王芳洁 发自北京 7月11日,停牌超过三个月的金地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600383.SH,下称“金地”)终于复牌,此后连续经历两个涨停板。交易两周后,金地将再次停牌,并于31日就股改方案
本月5~12日一周内,金地集团总裁张华纲两度上京,进行股东关系沟通,可见其对股改方案的紧张程度。据了解,12日他携带回的股改方案已较5日作了重大调整,对价由每10股流通股送1.8股改为每10股送2.5股。 如果金地股改方案顺利获得通过,意味着历时长达3个多月的金地股改将告一段落。与此同时,新一轮宏观调控刚刚开始,股改结束将使金地有更多的精力、财力,以应对调控带来的市场变化,加速扩张。对于金地而言,股改结束,其面对的将不仅仅是全流通的春天。 “难产”的股改 金地的“股改之战”可谓旷日持久。早在3月27日,金地已经因为股改而停牌,股改方案却迟迟没有露面。 张华纲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坦陈了金地股改的难处。他表示,金地的股权结构过于分散,股改前,金地的非流通股股东中持股比例超过5%的只有3家,第一大股东深圳市福田投资发展公司(下称“福田投资”)持股比例只有17.62%,与第二大股东仅相差2.6%。 而且,第二大股东和第四大股东的持股成本很高,如对价比例较高,则股改后两家股东的持股成本甚至会高于流通股股东。如果控股股东为上述两家股东代付部分对价,将可以弥补两家的损失。但问题的关键是,一旦福田投资帮助上述两家股东支付对价,股改后很可能丧失控制权。 基于上述原因,在确定对价方案时,各非流通股股东在送股数量和差异支付比例等方面难以达成一致。最终,控股股东福田投资作出小幅让步,为第二大股东代付部分对价,使后者应付对价打了六折,对价方案才初步形成。6月30日,金地公布了10送1.8的对价方案,但这个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对价并未获得流通股股东的认可。 在与各非流通股股东沟通后,本月10日,金地才公布了10送2.5的新对价方案。从连续两个涨停板的市场交易情况看,新方案已经获得流通股股东的正面回应。 “这个方案相当公道。”张华纲表示,虽然新方案的送达率为2.5的行业平均水平,但送出率却达到了26%~2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8%。股改完成后,福田投资的持股比例约为13%,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则在11%左右。 全流通时代战略 尽管金地股改的战线已经被拉得很长,但第一次股改方案仍比原定计划推迟了10天公布。据张华纲透露,这10天正是金地与战略投资者谈判的关键期。 据介绍,控股股东福田投资为了推进股改,以及公司未来长期稳定地发展,曾考虑将股权转让给战略投资者。但由于股权转让的复杂性和股改时间的限制,相关合同的洽谈不得不在股改之前停止。 虽然此次合作没有完成,但金地方面已经明显感觉到外资浓厚的兴趣。张华纲表示,金地将不会放弃股权的国际化。股改完成后,今年下半年公司将以定向增发的形式引入境外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金地公司已经分别成立了商业部,而金地一向以住宅开发为主。张华纲在采访中表示,金地确有计划加大商业物业投资力度,“尽管商业开发的回报率不如住宅,但能够提高公司的整体估值”。这对公司引入国际资本将非常重要。 此外,金地可能在股改结束后,启动股权激励机制。据了解,除了融资渠道更加通畅外,国家的很多政策正在向G股企业倾斜,如股权激励制度,只有完成股改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才有资格进行股权激励计划。不久前,万科(资讯 行情 论坛)的股权激励计划已获准通过并开始实施。张华纲表示,股改完成后金地也会考虑期权激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