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中行A股上市 > 正文
 

市场迎来中行时代 曾经的王者见证市场理性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 03:13 第一财经日报

市场迎来中行时代曾经的王者见证市场理性发展

  本报记者 安然 发自北京

  7月5日,带着曾有的尊宠与骄傲,中石化将“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第一大盘蓝筹”的桂冠交到中国银行(601988.SH)手上。从此远离聚光灯下,难言失落,还是释怀。

  从中石化海归到中行海归,前后5年,世道沧桑,资本市场演变出一场生死轮回。

  2001年8月,中石化隆重“海归”。当时唯一的赞誉是“A股定海神针”,而“A股4.22元/股的发行价过高”、“抽血大盘”一时成为最强烈的主题词。此时,正值A股三年牛市终结和五年熊市的开端,如此市况下,中石化上市后11个交易日即跌破发行价,“定海神针”之称谓一度成为讽刺,中石化回归的价值受到多方质疑。

  在那段被漫漫熊市折磨得近乎癫狂的时期,大量投资者,甚至整个市场都在忽视中石化的作用,有人认为其存在本身就不合时宜,尤其是在它强行阻止茂炼转债转股之时,中石化几乎被彻底“妖魔化”。

  转变发生于2003 年末2004初,A股逐渐走出低谷、特别是“价值投资”大旗被QFII、基金们拾起之时,大盘蓝筹成为投资主题,弥漫于中石化上空的歧视慢慢散尽。

  如今看来,中石化的确未让A股投资者失望。海归5年来,每年两次分红已成固定节奏,每年至少0.64元的分红尽显其茂盛财气背后的经营实力。截至2005年底,中石化已累计分红4.21元/股,也就是说,仅用4年零4个月时间,中石化就让它的第一批A股投资者完全收回投资。

  但难题同样显见。2005年5月起,中石化除“整合压力”外,又新增“股改困局”。双重难题,如何“毕其功于一役”,现在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在监管层“年底完成股改”的宏旨下,中石化既不能成为央企中的离经叛道者,也不能再度成为投资者口诛笔伐的对象。“股改”成为中石化必然要逾越的一个难题。而香港、伦敦、纽约、内地四地上市,下辖数家上市公司的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其最后股改方案必是穿越法律边界平衡各方利益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与中行如何开启“中行时代”同样值得期待。

  中国银行A股上市后,沪市总股本中权重最大的5家公司总股本将占到沪市公司总股本的43.25%,近半壁江山,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的权重进一步走向集中。从这一刻起,中国资本市场真正步入了大盘蓝筹主导的时代。从这一刻起,中国

证券市场“十五”发展铺陈的价值投资时代正在走来,以中石化强大的资本实力、良好的行业属性,退却的依然是王者。从“中石化时代”到“中行时代”,见证的却是中国证券市场理性成长重要阶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