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原水股份成为上海水务战略平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 15:2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原水股份成为上海水务战略平台

  其日供水能力达285万吨,占向中心城区日供水总规模43.85%比例

  证券时报记者徐晓兵

  作为股改承诺的一部分,G原水(600649)第二次大规模的资产置换正式展开。昨日,公司公告称,此次以黄浦江原水系统资产与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市南自来水
公司100%的股权进行置换,置换完成后,公司业务结构将调整为由自来水生产销售和污水处理两部分组成,而原水业务彻底退出公司。

  参与上海水务改革的一位人士介绍,G原水的资产重组,采用“一步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按上海市国资委的计划,通过与闵行和市南自来水公司的两次资产置换,将原水资产彻底置换出上市公司,改由上海城建投资开发总公司下属的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管理经营,上市公司由原水销售业务为主转型为自来水生产、销售和污水处理业务。

  规模最大的一次资产置换

  此次置入的市南自来水公司总体资产价值为20.39亿元,每日最大供水能力可达258万吨,加上G原水此前与闵行自来水公司14亿元的资产置换。前后两次资产置换规模总计达到34.39亿元,勘称是证券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资产置换。而G原水一季度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3月31日,企业总资产规模为65.09亿元,照此计算,两次合计资产置换规模超过了上市公司总资产50%的比例。

  据这位人士介绍,G原水拥有的原水系统资产按引水资源不同分为长江原水系统和黄浦江原水系统两部分,前次是长江原水系统资产与闵行自来水公司股权进行置换,此次置换出的资产是黄浦江原水系统资产,他解释说,“由于两套原水系统存在不同的水源地和管网,资产可以划分开,这为企业的资产置换分两次进行提供了条件。”

  重组目的

  如此大规模的资产重组,其意图何在?记者就此向一位参与上海水务改革的人士咨询。该人士介绍,重组原因来自上海市水务市场和企业两者的发展需求。

  作为上海市最大的原水生产企业,G原水承担向市北、市南和浦东威力雅提供原水的义务,本应由其接受建设新水源地的任务,但新水源地的建设无疑是项浩大工程,专业人士估算,工程的总投资规模大概会在150亿元左右。以G原水目前力量,接手如此巨大的工程显然实力不够,况且企业在短期内资产的急剧膨胀会造成收支难以平衡,为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因此,由更具实力的水务资产经营公司接盘原水业务和G原水进行主营业务战略转型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相关资料显示,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有限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单从数据看,实力远在G原水之上,而其身后总资产规模上千亿的上海城投公司,是水务资产经营公司坚实的后盾。

  水务发展的战略平台

  “这项工作完成后,将来中心城区的供水体系将成为三足鼎立的局面。”参与上海水务改革的人士解释说,即由原来的闵行、浦东威立雅、市南和市北四家组成的中心城区供水体系,改写成浦东威力雅、G原水和市北三分天下的格局。从公开的信息资料来看,G原水将成为三家中规模最大的自来水生产企业,其日供水能力达到了285万吨,占向中心城区日供水总规模43.85%比例。

  而G原水的战略重组,除本地水务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也蕴藏着上海城投做大水务事业的意愿,沿循上海市水务发展的整个路线,从G原水上市到2002年浦东自来水厂股权对外招商转让,通过一系列动作,上海水务事业实现了投资多元化,而2005年7月以城投公司全面接手奉贤区的自来水资产为标志,上海水务事业已开始走出中心城区,向周遍地区进军。

  “上海水务发展的目标是做大水务事业,而G原水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平台。”该人士最后对记者说。

  G原水昨日收盘价5.67元,涨7.18%。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