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国际实业进退有度煤焦电并举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 15:1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国际实业进退有度煤焦电并举将

  根据焦炭市场行情及焦煤原料供应情况,投资建设煤焦化二期50万吨焦炭生产项目

  证券时报记者宋雨

  近日,国际实业(资讯 行情 论坛)(000159)围绕煤、焦化产业又实施了系列举措: 6月24日,公司公告与拜城县人民政府正式签订了《煤矿技改新建、煤焦化二期、热电厂项目
合作投资协议》; 6月27日,公司董事会公告拟转让乌鲁木齐水西沟镇煤矿股权。

  国际实业董事长丁治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此次公司与拜城县人民政府签订的合作投资协议是国际实业打造煤、焦炭、发电三业并举战略力度较大的举措;而出售乌鲁木齐水西沟镇煤矿股权也是基于公司产业发展而作出的决定。未来3-5年,煤、焦、电三业并举战略将为国际实业带来丰厚收益。

  技改新建促煤矿产能大幅提高

  在国际实业与拜城县政府签订的合作投资协议中,拜城县政府同意将持有的拜城镇煤矿、种羊场煤矿等五家煤矿的股份全部转让给国际实业,国际实业对以上煤矿的控股权除一家为80%外,其余四家均达100%,公司对煤矿控股比例的提高,使国际实业煤炭经营业务收益和管理水平都会相应提高。

  在谈到此次与拜城县政府的股权转让时,丁董告诉记者:“这是拜城县政府对公司扶持政策的延续,其中也有着客观原因,这两年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煤矿的技改投入也在不断加大。由于原国有的小股东在资金上不能继续承担股东义务,所以此次就一次性把股份全部转给了国际实业,安全技改、产能技改等问题全部由国际实业负责投资”。

  据记者了解,国际实业对所拥有的煤矿技改工作从2004年就开始了,只是现在的技改力度越来越大,预计技改3年全部实施后,可使国际实业控股煤矿产能由原100万吨/年提升至250万吨/年以上,焦煤生产能力和其他煤种的生产能力将大幅提高,原煤回采率可由原40%提高至70%。

  “煤矿技改后对国际实业盈利能力的影响首先体现于焦炭原料的保障供应,使焦炭生产线能够满负荷生产;其次由于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整个南疆地区煤炭仍将供不应求,技改后产能的提高将使煤的效益越加明显,”,丁的语气十分确定,“技改效应到明年初会有明显的的显现”。

  煤焦化二期项目视市场情况而定

  目前,国际实业的效益主要体现于焦炭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投资建设的一期50万吨清洁型焦化项在2005年给国际实业实现主营收入16141万元,焦炭已发展成为公司的支柱产业。国际实业将根据焦炭市场行情及焦煤原料供应情况,投资建设煤焦化二期50万吨焦炭生产项目。

  说起将要上马的二期煤焦化项目,丁董显示出些许谨慎:“我们看好煤焦化二期的建设,但同时我们也会根据疆内、疆外及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和承受情况而定。煤焦化二期在规模上与一期相比基本相同,产能均在50-60万吨,但在工艺方面会有较大变化,将采用机焦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能够回收化产品,如煤焦油、煤气等在炉内的充分燃烧,可尽量避免污染”。

  据了解,国际实业煤焦化二期将新建清洁型热回收焦炉8座,同时包括洗煤装置和辅助设施。

  热电厂带动循环经济

  利用焦化厂炼焦余热建设2×2.5万千瓦余热发电厂是国际实业的又一大手笔。热电厂将建设8台余热锅炉,4套中压蒸汽轮机,4台汽轮发电机及配套石灰水气动乳化脱硫一体化装置和辅助设施等,预计三年建成。

  丁简明地叙述说:“公司现有的炼焦工艺主要是排放热量,通过热电和联产进行对接,将来二期生产线上马后,产生的煤气通过锅炉充分燃烧后亦可发电,与一期的热电技改整合后形成一个系统。另外,焦炭在生产中脱离出煤矸石和中煤,亦可通过适合燃烧的锅炉进行发电。所以国际实业的热电厂将是三种发电方式的结合,这样热电厂就把排放物和副产品通过下游的充分利用使之产生效益”。

  说到电厂,丁说:“我们的自备电厂成本低廉,不仅可以供应焦化厂、煤矿,也可供应拜城重

化工工业园区,为工业园发展电石、聚氯乙烯等高耗能下游产品做好前期准备,以此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

  对于国际实业煤焦化的战略布局,丁说:“国际实业开拓了一个有前途的产业,而且正处在开发和上升阶段。煤、焦、电三业并举中,煤是基础,焦炭是目前盈利的亮点,发电是循环经济的补充。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煤、焦、电都有着很好的市场愿景,它们将共同为公司创造丰厚的效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