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G苏阳光怪事连连 一系列做法令人生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4日 09:22 中国经济时报

G苏阳光怪事连连一系列做法令人生疑

  ■何晓晴

  近来,G苏阳光(资讯 行情 论坛) 600220股价走势怪异,堪称二级市场从暴涨到暴跌的急先锋。从5月31日的最高7.20元到6月9日的收盘价4.59元,仅7个交易日就下跌2.61元,跌幅达36.25%,远远大于大盘的跌幅。此前,其暴涨态势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从4月28日到5月31日,仅仅18个交易日,股价就从2.29元飙升到7.20元,最大涨幅达314.41%。其中,
从5月8日到5月16日,更是连续7个交易日达到涨停。

  G苏阳光不仅股价走势怪异,公司的其他一些事情也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一是进军公司完全陌生的纳米技术太阳能光热伏电池领域,某些做法令人生疑。

  公司主要经营呢绒、毛纱、毛线、针织绒、绒线、羊毛衫、服装、针织品、纺织工业专用设备及配件、砖瓦的制造、加工;染整;洗毛等纺织类业务。2006年5月23日,G苏阳光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陈钟谋教授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建立江苏阳光(资讯 行情 论坛)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4000万元,其中G苏阳光以现金出资248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2%;陈钟谋发明专利技术“纳米光-热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评估作价15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8%。

  然而,陈钟谋所持有的热光伏电池发明专利,在一个名为“海外华商中心”的网站,此前也在进行招商融资。在合作方式的“出售转让”一栏中写明“专利使用200万元”,同一专利作价竟然相差1320万元。

  对于这一合作项目,G苏阳光表示,新公司拟一期投资3亿元,形成年产120MW新型高效纳米光-热伏电池的生产能力。

  而在上述华商中心的资料中则清楚地表明,以陈钟谋为法人代表的“北京众谋成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希望投资人民币1.2亿元,建设10MW的建设规模。二者在生产规模相差12倍的情况下,所需投资额仅相差2.5倍。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不知道是外行被内行戏弄了呢,还是另有隐情。

  二是在高负债条件下,筹巨资建造职工宿舍、高级管理人员住宅。

  2005年10月12日,江苏阳光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关于自筹资金建造职工宿舍、高级管理人员住宅及商业用房的决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86600平方米,其中商业用房10600平方米,其余76000平方米为职工宿舍和高级管理人员住宅,总投资约14000万元。

  这则公告真叫人惊诧,拿出上亿元资金竟是为高管和职工建造住宅和宿舍!

  众所周知,高管每年取得薪酬,员工也有工资收入,所谓高管住宅、员工宿舍之类根本不应由公司出资建造。即使是公益金,也只能用于集体福利事业。就算从公益金中支取,但截至2004年底,江苏阳光法定公益金才3447万元,连1.4亿元的零头都不到。这笔1.4亿元的巨资将筹自何处?

  而且,公司负债累累。此公告发布前一个月,江苏阳光董事会还作出了一项决议,拟发行不超过8.8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原因是“截至2005年6月30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余额为68067.84万元,短期借款余额为107285.33万元”。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拿出1.4亿元为高管和员工建造新房,其用意何在?

  三是可转债高额转股率令人费解。

  江苏阳光发行的可转债虽说早已于2005年4月18日摘牌,但其可转债高额转股率的疑窦至今未能解开。

  一般而言,如果转股价格高出二级市场的股价,出现的局面就会与当初发行可转债的意图背道而驰。上市公司或将面对可能触发的回售条款,或要对于即将到期的可转债准备兑付的现金。但江苏阳光却成为例外。

  可转债发行后,尽管江苏阳光曾两次调低了可转债的转股价格,无奈公司股价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一路下滑,截至可转债到期日之前,二级市场的股价长时间低于转股价。但令人不解的是,其可转债竟创出了高达98%的转股率。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自2004年7月开始,阳光可转债的几笔巨额转股,都发生在市场股价远低于转股价,并且

股票一路下跌的时候。

  最离奇的交易发生在2005年4月5日,也是阳光可转债最后的交易日。大约有1.2亿的资金按照3.8元的转股价转为了3193.71万股股票,当天江苏阳光二级市场的股价为2.56元。如此转股,直接造成账面损失约3960万元。事实上,如果持有人不选择在当日转股,而是将这笔可转债拿至4月18日,则可拿到12136万元本金以及121.3万元的利息。以这些资金购买股票,则可以购买4769.44万股股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转股?有分析认为,这或许是因为上市公司与他们达成了某种协议,以另一种补偿的形式鼓励这些债券持有人进行转股。也有人认为,更大的可能是上市公司自己或是大股东在二级市场购买了可转债,再进行转股。

  其依据是:江苏阳光2005年半年报披露,现金流比2004年底减少5.2亿元。其中经营活动净流出2.94亿元,投资活动净流出7442万元,筹资活动净流出1.51亿元。为何公司在2005年上半年关联方归还资金3.2亿多元,其他应收款由2004年末4.81亿元下降至1.75亿元,并且存货等并未上升的情况下,现金没有增加,反而又流出去近3亿元?这些现金的蒸发,难道和阳光可转债不可理解的转股行为无关?

  但上述的任何可能,均触犯了内幕交易的边界,对于江苏阳光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都构成严重的权益侵犯。

  四是公司大股东阳光集团暴富令人疑惑。

  公开资料显示,阳光集团净资产从2002年底的5.6亿元,增至2004年底47.43亿元,两年激增8倍多!这两年中,江苏阳光并未再融资,也没听说阳光集团还有其他资产在海外上市。那么,阳光集团是如何暴富起来的呢?

  这自然与其旗下的上市公司江苏阳光有关。早在2004年8月31日,江苏阳光就发布公告,宣布将持有的无锡阳光置业有限公司阳光置业90%股权与远翔物贸、新发呢绒、赛特科技、金业投资和砖瓦厂以下简称“五家法人”持有的江阴华博纺织有限公司华博纺织100%股权进行置换。

  2003年5月,江苏阳光出资1846.7万元从公司第一大股东阳光集团的子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手中,收购了阳光置业90%的股权。阳光置业2002年刚启动时不过2000万元资本金,卖给上市公司后依托融资优势,迅速崛起成为一家资产规模10多亿元的大企业,眼看上市公司为其支付巨额利息后房子都造好了,并且已有上亿元预收款进账,却以

房地产风险大为由又与“五家法人”进行股权置换。

  江苏阳光为什么要这么做?知情人士透露,华博纺织在2004年7月26日之前一直叫江阴阳光纺织有限公司。该公司与阳光集团的控股股东均为阳光投资,之后阳光投资把股权转给了“五家法人”,才更名为华博纺织。更名后仅一个月,江苏阳光就用阳光置业的股权置换了华博纺织的股权。而华博纺织的五家控股法人都和阳光集团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

  江苏阳光当时的说法是,公司看中华博纺织是为了做大主业,并看好其前景。那么,华博纺织的业绩究竟如何?

  2003年,华博纺织的主营业务收入为2.48亿元,而2004年1至7月,华博纺织的主营业务收入仅有6351.8万元,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明显大幅下滑。在净利润方面,2003年华博纺织亏损达1151.8万元,2004年1至7月,华博纺织亏损159.4万元。

  从表面上看,华博纺织在2004年已经较上年减亏,但实际上华博纺织的减亏靠的居然是将资产高价卖给江苏阳光。

  2004年2月,江苏阳光出资1.31亿元收购了华博纺织持有的施威特毛纺织有限公司和江苏庞贝制衣有限公司75%的股权,此项收购溢价1813.82万元,华博纺织因此获得了与溢价等额的投资收益。若非将资产高价卖给江苏阳光,华博纺织2004年1至7月的亏损额应在2000万元以上。就是这样一家亏损累累的企业,置换给江苏阳光时居然还溢价了近5440万元。

  加上其他类似情况的发生,上市公司的利润从1亿多猛降至1000多万,而大股东净资产却从几个亿迅速膨胀至几十个亿。几十个亿的背后则站着最终控制人——公司及大股东一班高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