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上市公司2005年年报 > 正文
 

G标准董事长突遭免 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 10:0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G标准董事长突遭免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证券时报记者 张栋 周欣鑫

  4月25日,焦急的投资者终于等到了原本应于5天前披露的G标准(600302)年报。乍看年报,2005年实现主营收入10.54亿元、净利润1亿元,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但细读之下不难发现异常之处——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中突然增加了一项决议,即“由于人事调动原因公司原董事长赵新庆不再担任董事长职务”。如此重大的人事“地震”为何此前
并无任何征兆?连续三次推迟披露三届董事会二次会议决议公告和2005年度报告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董事长突遭“罢免”

  4月20日,G标准公告称,由于公司三届二次董事会会期超过前期安排,相关准备工作推后,因而不能按时披露决议公告和年报,特推迟至4月21日。但在随后的21日、24日公司又连续公告推迟披露年报和相关决议公告,直至25日年报面世。

  据知情人士透露,公司按计划于4月18日上午召开三届二次董事会,会议一直开到晚7:00左右,在商讨完原定的7项议案后,与会的5名董事突然向赵新庆“发难”,指出其工作中的诸多不是,提出要撤换其董事长职务,赵新庆则认为对其个人的意见可通过党委和组织程序向国资部门报告,这样做不合适,并以原定议案中并无此动议为由提出休会,并离开了会场。随后,其他董事继续开会,罢免了董事长,还选举了董事会临时召集人。

  不平静的7天

  如果从18日晚形成董事会决议,既成事实算起,直到25日公告,过去了7天,事实上,这7天,对于此次人事“地震”的每一个直接、间接参与者和相关部门来说,都是极不平静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陕西证监局在获知此事后,立即着手相关工作,其态度十分明确:作为监管部门,不会介入这种企业人事变化的是是非非的判定中去,关键是看其相关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同时要求公司必须做好信息披露。

  对于这次罢免程序中的争论焦点之一是,根据公司章程,董事会议案应提前备案,而罢免董事长的议题却是现场“发难”,不符合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在调查了解后认为,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尽管程序存在瑕疵,但这一点并不妨碍相关决议的合法性。

  有关人士认为,标准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的年报和有关公告因为“突发事件”,一推再推,7天中各方意见不一,迟迟不能披露,其实最终只取决于一点,即地方政府对当事人持何种态度。

  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G标准是西安市举足轻重的企业,被称为西安工业的一面旗帜。2005年工业缝纫机主业创下历史最好成绩。业内人士认为,标准股份此次高层人事“地震”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同时也折射出公司管理潜藏隐忧。

  在这次事件中,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对于一家正常经营且刚刚完成了股改的上市公司来说,这种人事“地震”余波的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处理不好将给公司的长期发展埋下隐患。

  <张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0,7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