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ST东源案再起波澜 陈凯可能涉嫌挪用巨额公积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 07:56 第一财经日报

ST东源案再起波澜陈凯可能涉嫌挪用巨额公积金

  编者按:

  ST东源在原董事长陈凯被批捕之后,或许又因其涉嫌挪用公积金注资上市公司的问题而再生波澜。在拖延了三年时间之后,与ST东源合作开发重庆某江边黄金地块的外方公司似乎也接近了忍耐的底线。ST东源事件在诸多因素夹杂之下,将何去何从?牵扯各方利益的江边地块能否起死回生?一切仍没有答案,一切仍在继续……

  ST东源前董事长陈凯被捕后,围绕其展开的一系列调查令“ST东源事件”再度陷入僵局陈凯购买ST东源股份的资金,是否涉嫌挪用成都公积金管理中心购买国债的款项,已经成为破解这个案件的一把钥匙

  本报记者 于兵兵 发自上海

  重庆东源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000656.SZ,下称“ST 东源”)前董事长陈凯被捕后,围绕其展开的一系列调查令“ST东源(资讯 行情 论坛)事件”再度陷入僵局。

  其中,陈凯购买ST东源股份的资金,是否涉嫌挪用成都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下称“公积金中心”)购买国债的款项已经成为破解这个案件的一把钥匙。这笔巨款曾经陈凯介绍通过闽发证券购买了1亿元五年期国债。

  触及“闽发事件”与公积金投资

  此前,有媒体报道,陈凯注册锦江和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锦江和盛”)的资本金可能来自公积金中心一笔国债投资资金的挪用。

  昨天,《第一财经日报》从公积金中心获悉,成都市公安局已经就陈凯案来公积金中心了解相关情况。而该案涉及的一笔挪用公积金正源自目前处于清算中的闽发证券。

  根据ST东源公告称,该公司原董事长陈凯被捕的原因是成都昆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虚报注册资本金。但是,一位接近锦江和盛的人士透露,陈凯与该公司从来没有任何创办或持股关系。有市场人士猜测,陈凯案发与闽发证券的清算有关。

  据公积金中心某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确实于2000年在闽发证券购买过一笔五年期国债,资金额超过一个亿。至今,这笔到期国债没有收回,且去向不明。“至于资金是否被陈凯用于锦江和盛和东源公司的运作,我们不了解情况。”该人士称。

  而资料显示,锦江和盛成立于2001年7月,注册资本金4000万元。法人代表陈凯时年29岁,此前曾任职于四川省某证券公司和实业公司。公司成立仅两个月后,锦江和盛又以8000万元购得ST东源28.45%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陈凯如此雄厚的资金实力曾一度遭到市场质疑。

  此前《瞭望东方周刊》也曾报道过陈凯与闽发证券可能的复杂关系。2002年,正是时任ST东源董事长的陈凯帮助成都农信社在闽发证券购买了一笔国债。

  “关于这笔国债债权,我们已经上报了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公积金中心称,但最终的处置办法要等相关部门研究后的统一结果。昨天,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闽发证券清算组工作人员表示,因为目前相关清算工作还在进行,闽发证券的经营业务中有多少涉及公积金的国债投资还没有明确的统计数字。

  ST东源的退市危机

  成都的陈凯案正在审理过程中,而ST东源一边,在貌似平静的正常运营下,各关联企业对案件的关注和资本的博弈正在进行中。

  无论是新任第二大股东重庆渝富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渝富公司”)还是ST东源董事会相关成员都向记者表示,在陈凯案发后他们曾专门去成都调查情况,并找专业人士分析案情。但调查结果都没有向记者透露。

  一个肯定的信息是,陈凯案对ST东源的影响远不如市场想象的那么简单。

  由于ST东源问题频出,原本与其合作开发重庆市中心334亩土地的外方公司要求解除合作,近日又中止了收购合资公司股份的谈判。外方华居有限责任公司表示,不排除通过法律途径索赔相关损失。

  相关分析人士认为,按外方已经拿出的4亿多元注册资本金计算,其被占用15个月的利息损失至少3000余万元。如果ST东源在索赔官司中败诉,这笔索赔金额将令其亏损局面雪上加霜。

  此前ST东源发布预亏公告显示,2005年公司预计亏损1000万元,而2004年的亏损额为1900万元。按照上市公司规则,连续亏损两年的ST东源如果2006年无法盈利,在2006年年报出台后20个工作日内就应该暂停上市。暂停期为半年,即在2007年中报中仍没有扭转亏损,就可以正式退市。但据股票分析师徐子庆介绍,在具体操作中,企业也可能申请一年的缓冲期,在此期间,如果企业股东能够引入优质资产提升盈利能力,仍可以避免退市。

  对于退市危机,董事会某成员表示,虽然ST东源的主要资产——江北区334亩土地因没有开发而无法盈利,但该公司在南充的房地产投资项目收益良好,如天地山水楼盘目前的总销售额已达到7600万元。但是据记者测算,如果按房地产开发的30%利润率计算,ST东源所持60%的股份也只能分得约1300万元。

  其实,中小投资者看好ST东源未来的扭亏能力,更多的是寄希望于刚刚入驻的拥有重庆国资背景的第二大股东——渝富公司。由其主导的依靠政府力量推动资产重组的方式已经被国内市场公认为“渝富模式”。

  渝富救市?

  去年10月,渝富公司以每股1.22元价格通过拍卖行买下东源21.90%的股权,成为东源第二大股东。此后,ST东源股价一度大涨。数据显示,去年10月10日收盘价为2.59元,而截至本周二,股价已涨至2.85元。

  虽然还没有完成股权交接手续,但自3月底陈凯案发生后,渝富已经派驻董事履行第二大股东职责。

  但是,渝富公司在ST东源的作为可能并不像股民想象中那么简单乐观。

  “当初我们接手ST东源,主要也是因为拍卖价格比例低,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渝富公司某高层告诉记者,“但其内部业务状况的复杂和较低管理水平是我们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他所说的业务复杂除了目前的合资纠纷外,还有在陈凯领导下的第一大股东的违规运作。

  “从ST东源多次出让在合资公司的股份看,锦江和盛主导下的上市公司其实无意做好这块土地的开发工作。陈凯事发后引出的复杂背景也令我们对这个公司的未来感到忧心。”该高层进一步表示出忧虑。

  而在陈凯案发生后,大股东目前的处境给面临退市危机的ST东源再添障碍。

  按照上市公司的退市规则,目前只有由ST东源的控股股东注入其他优质资产,快速改善资产结构,实现短期盈利,或许是解决东源退市危机的最好办法。“但渝富公司作为第二大股东是肯定不会注入的。”一位知情人士称,只有成为第一大股东,渝富公司才能有效执行重组意图。

  “我们不是不想和锦江和盛谈收购股份的事,只是目前我们连他们的股东联系方式都没有。”面对目前的困局,渝富方面相当无奈。

  而渝富公司的特殊背景和作用又限制了其对东源的长期经营。据了解,渝富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是市政府直接主导下成立的专门用于资产重组的平台。“这就决定了公司对旗下资产的定位多是阶段性持股。”渝富的高层人士坦言。

  与合资公司的纠纷仍有待解决,最大一个房地产主营项目停滞不前,退市压力仍大,第二大股东短期内难有作为,第一大股东此前的违规投资有待梳理……复杂的内外局势昭示着ST东源前途未卜的命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7,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