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山西汾酒 消费税调整的最大受益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 11:39 证券日报

山西汾酒消费税调整的最大受益者

  □ 本报记者 常 青

  3月31日,山西汾酒(资讯 行情 论坛)复牌,当日直封涨停。之后5个交易日内,升幅高达38.53%,成为近期市场中最大的热点。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业绩持续快速增长、消费税改革,股改方案优厚应当是山西汾酒受市场狂热追捧的三大因素。

  汾酒文化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600809)所在地山西汾阳杏花村具有得天独厚的酿酒自然条件,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历史名酒原产地,也是中国酒和酒文化的发祥地。根据考古发掘推断,杏花村的先民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开始酿酒。据《北齐书》记载,杏花村汾酒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成为宫廷贡酒。唐代大诗人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千古绝唱更使杏花村和汾酒天下闻名,妇孺皆知。

  主导产品汾酒是中国传统历史名酒,以清香型名白酒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她的原料,是产于汾阳一带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甘美如醇的“古井佳泉”,传承传统的酿造工艺,使汾酒清亮透明,气味芳香,入口绵绵,落口甘甜,回味生津,一直被推崇为“甘泉佳酿”和“液体宝石(资讯 行情 论坛)”。汾酒酿造有一套独特的工艺,“人必得其精,粮必得其实,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明,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形成了独特的品质风格,虽为60度高度酒,却无强烈刺激的感觉,有色、香、味“三绝”的美称。对各种肉类加工、名菜佳肴的烹调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特殊效果。

  竹叶青酒为我国配制酒之精品,同时也是公司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竹叶青酒是以汾酒为原料,配以陈皮、砂仁、竹叶、当归等十余种名贵药材浸泡而成。经科学鉴定,具有和胃、除烦、消食的功效。药随酒力,穿筋入骨,对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和关节炎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1998年国家卫生部认定,竹叶青酒具有改善人体肠道菌群,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被批准为国家级保健酒。酒质金黄透亮,幽雅芳香,色香味俱佳,普称“三绝”,有疏气、活血、润肝、健脾的功效。

  同时,“杏花村”品牌为山西省唯一的全国驰名商标,“古井亭”牌、“竹叶青”牌、“汾”字牌等六个商标为山西省著名商标。

  持续高速

  净利润年均增长100%

  经过数年的沉淀,从2002年起,山西汾酒走出低谷,开始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爆发。自2002年以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水平快速增长。在利润水平翻番的基础上,2005年三季度净利润是2002年度的8.24倍,如果四季度保持这一速度,今年的净利润水平有望较2002年增长10倍,年均增长100%以上。同时,2001~2004年公司每年实施分红派息。累计分红高达13160.892万元,连续四年来平均回报率远高于银行存款和上市公司平均的股利收益率。

  这一增长与行业景气度呈正相关,过去15年中,高端白酒市场以超过20%的年均增长率稳步壮大,而有关部门预测未来5年高端白酒市场规模增长率依然可保持在15%以上。特别是高端白酒市场潜力未来巨大。在品牌竞争格局大体稳定的前提下,行业增长完全可以保障主要高端白酒品牌销售收入在2010年前后实现翻番。

  重要的是,产量和市场扩大的同时,价格依然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平。在白酒行业研究中,普遍将高端白酒作为奢侈品行业看待,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以及中产阶层的迅速崛起,高端白酒市场的消费环境未来将继续改善。国都证券分析表明,高端白酒“价格/收入”比从1990年的25%下降到2005年的8%,说明在表象上高端白酒正由奢侈品向日常消费品过渡。但包括白酒业内人士自身都认为“高端白酒向奢侈品方向发展是趋势,降价将影响市场形象”。研究表明,高端产品价格水平目前仍在可承受范围内,山西汾酒两次提价后,销量仍持续增长就是最好的证明。

  此外,消费者购买意愿调查显示,消费者购买高端白酒更多地看重的是品牌,因此传统名牌产品具备先天优势。在消费终端需求逐步向名酒集中的影响下,白酒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并且有可能继续提升。2004年,国内白酒企业集团前20家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5%;而这20家集团全年实现利润相当于全行业利润总额的87%。2005年1-11月份,白酒行业前20家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2.6%。在这种集中的趋势里,拥有千年历史传承的山西汾酒无疑具有明显的优势。

  山西汾酒的绝对控股股东——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力雄厚,是山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和山西省12户授权经营企业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名白酒生产基地之一。年名优酒生产能力5万吨,年销售收入20亿元,年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年创利税5亿元,在同行业中日益显示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山西汾酒主要产品——汾酒系列是中国老四大名酒和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并于1915年在万国博览会上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把我国这一传统行业带上世界顶峰。汾酒也成为中华酒业的一面旗帜。

  公司在全国同行业综合效益排名,由2001年第八位,2002年上升到第七位,2003年上升到第五位,2004年利税排第四、收入排第五,2005年进一步巩固了五强地位。先后荣膺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绿色企业管理奖。2004年被国家统计局列入1948户最大工业企业之一名列第899位,2005年进入首届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企业1000强列827位、中国最大工业企业1000强。200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显示,“杏花村”品牌价值达46.34亿元人民币,名列第127位。

  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博采众长、自成一体,山西汾酒的品牌优势保证了在白酒行业扩张的进程中能够稳占一块不小的市场份额。

  消费税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3月21日,财政部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年4月1日起我国的消费税政策将进行一次重要的调整,其中白酒取消了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的差别税率,改为20%的统一税率。而现行政策规定,对粮食白酒、薯类白酒分别按25%和15%的税率从价计征消费税,同时再按每斤白酒0.5元的定额税率从量征收一道消费税。这一变化对中高挡白酒厂商是普遍利好,据有关研究机构预测,山西汾酒盈利能力将因此提高20%,G老窖(资讯 行情 论坛)为13%,五粮液(资讯 行情 论坛)为7%,茅台为7%,其他白酒企业也将不同程度受益,但获利最大的当属山西汾酒。

  综合税率可分解为主营业务税金/销售收入和所得税/销售收入。由于消费税在主营业务税金中占比极高因此我们忽略营业税及其它流转税附加称前者为消费税率。由于从价消费税率为25%再加上从量消费税显然消费税率应该高于25%。但按照合并报表的口径没有一家白酒上市公司符合这一标准这中间有合理避税的作用。从2005年三季报数据看,除山西汾酒外,国内主要白酒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税金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都在20%以下,低者不到10%,高的在15%左右,而山西汾酒该指标为21.43%。消费税改革后,山西汾酒也相应成为受益最大的白酒企业。

  山西汾酒的纳税情况还表现为税收风险极小。方案出台之前,发改委曾有建议表示,按现行税收规则,不少企业采取各种方法逃避税收。为了给依法纳税的白酒企业合理的经营空间,应调整白酒消费税政策,降低税负,扩大税基。同时,严格要求各地坚决执行全国统一的酒类税收政策,严禁擅自变通调整。

  这反映出白酒业税收一直存在的三个问题。1、在前期从价消费税出台以后,各白酒公司都采取了相应的避税措施,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不符,白酒上市公司实际承担的从价消费税要低于25%。2、一些靠偷漏税生存和获利的小酒厂,以非法手段与大企业争夺低价产品市场,造成市场的无序竞争。实施这一办法不仅未能有效促进国家财政增收,反而对白酒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3、各大酒厂往往是地方财政的支柱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地方政府不乏插手白酒税收的现象。

  在严厉的税收政策下白酒上市公司往往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避税手段。例如,调整产品价位结构增加高价位产品比例;将商品量调整为标准量(白酒企业普遍将低度酒折合成53度酒来计算销售数量),可规避相当数量的从量税。这些手法都在合理避税的范畴之内。

  但也有些做法税收风险较大。主要指分设销售公司针对消费税仅在生产环节征收通过分设销售子公司采取较低的关联交易价格从而可以规避部分从价税。这是目前白酒企业普遍采取的避税手段只是程度不同。2005年初古井贡(资讯 行情 论坛)税收风波就揭示了白酒行业这一手法的税收风险。对此,可通过折价率等指标来进行分析。即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是合并报表和母公司口径的主营销售对比反映关联交易的折价程度;二是母公司口径的销售费率反映母公司的纳税情况。有关研究机构的测评结果,在上市公司中,山西汾酒税收风险最小。

  股改方案优厚

  经过10天的沟通期,3月30日,山西汾酒发布调整股改方案的公告,将原方案每10送3股修改为每10股送3.3股,大大超过了市场平均对价水平。方案实施后,山西汾酒自然除权价格将在10.53元左右。

  山西汾酒董事长郭双威在股改路演中表示,“未来企业的生产比较稳定,经济效益稳定增长。第一季度白酒销售好于去年同期,预计后三个季度形势较乐观。”而据媒体报道,山西汾酒2006年初的销售形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公司1-2月份的销售收入相比去年的增幅超过100%,预计一季度的利润水平将至少比去年翻番,一举跨入绩优公司的行列。据此测算,今年一季度山西汾酒每股收益有望达到0.20元左右,市盈率可大幅降低,投资价值凸显。

  按公司计划,下一步将在华北、中原地区加大营销力度,将重点城市做为潜力市场辐射全国市场。结合产品结构调整和此次消费税改革带来的收益,公司后续仍可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