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国际公布年报 成本高企利润再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2日 14:4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于晓娜 香港报道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能国际,600011.SH(资讯 行情 论坛)、0902.HK(资讯 行情 论坛))的成绩单出炉。虽然经营收入同比大幅上涨,但依然不得不面对总体利润再次下跌的事实。
2005年,华能国际实现经营收入401.90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01.51亿元上涨33.20%,股东可分配净利润48.72亿元,下降8.49%,去年同期该数字为53.24亿元。 3月30日,在2005年度业绩报告会上,华能国际董事长李小鹏称,2005年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煤炭价格上涨,燃料成本增加,从而使收购和新机投产增加的收益被成本增加所抵消。 成本之咒 根据华能国际业绩报告,2005年该公司及其子公司总发电量为1505.05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甚大,达31.7%),其中93.34%为火电,6.33%为水电,0.33%为风电。 去年5月份开始实施的“煤电联动”政策,使各电厂电价均有所提升,华能国际及其子公司的全年平均结算电价因此达到每兆瓦时331.41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27.88元也有1.08%的提升。 然而,即便在总发电量大增以及平均电价提升的前提下,由于不可承受的成本之痛,华能国际仍无法阻止其总体利润的继续下滑。 总体来看,由于规模扩大和燃料成本上升,2005年华能国际及其子公司经营成本比2004年急升42.53%,总额达330.68亿元,而2004年该数字仅为232亿元。 如果将如此巨大的经营成本分拆来看,收购项目方面的成本增长为44.04亿元,新购机组的成本增量为29.81亿元。 2005年,华能国际仅燃料成本支出就达212.03亿元,比2004年的150.68亿元大幅上涨40.74%,成本增长的大头无疑仍是燃料成本。 据统计,2005年天然煤平均采购单价比去年同期上涨9.78%,由每吨307.92元上涨到338.03元,而每兆瓦时的售电单位燃料成本也相应增加了11.77%,达到156.13元。 李小鹏表示:“2005年,由于燃料价格大幅上涨,平均结算电价的上升幅度低于单位燃料成本上升幅度,从而使得公司经营成本的增长不仅高于电量的增长,也高于经营收入的增长。” 根据该公司年报,去年由于电量增加所带来的燃料成本的增加为38.96亿元,增长26.84%,而燃料价格的上升带来的成本增加为22.39亿元,增长14.99%。 此外,华能国际去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为6248小时,相对技术上的5000-5500小时的合理利用水平来看,机组负荷过重。 2005年,该公司的折旧成本达到61.68亿元,同比大增31.03%。“今年的利用小时水平应该比去年低,估计在5800小时左右。”李小鹏表示。 新能源发电 华能国际旗下共有16家全资运营电厂、12家控股电力公司以及4家参股电力公司,权益装机容量为23549兆瓦,而其中火电占比97.7%。 2005年由于煤电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公司经营成本骤升,利润连年下降。对此,李小鹏表示,“有效控制单位燃料成本上升,仍将是今年公司需要应对的挑战。” 李小鹏在分析2006年煤价走势时表示,今年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但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其间有涨有落。 据其透露,华能国际今年力求将单位燃料成本涨幅控制在5%以内,2005年该涨幅为12%。李小鹏称,目前从该集团已签约燃煤价格来看,基本涨幅都在5%左右。 另外,李小鹏还表示,从燃煤以及环境成本考虑,长远来看,华能集团的火电机组比例将会有所下降。 他声称,通过投产新的发电设备,到2010年,华能集团的水电和风电比例将会有大的变化,而到2020年,水电的比例将会继续大幅上升,将占总发电量的10%以上。 目前,华能国际已经在不同领域进行试验。 其中,上海在建的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发电厂共有三台机组,合共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即将于今年4月、5月和7月投产发电。天然气供应的来源以及价格,李小鹏称目前正在磋商,未予透露。 另外,在核电方面,华能国际参股5%于山东海阳的核电项目,规划容量600万千瓦,并留有扩建条件。据悉,该项目将于2010年以后开始商业示范运行。 而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华能国际也积极参与,包括组建新能源公司,如风电、太阳能等。 李小鹏表示,总体来说,目前华能国际主要还是以火电为主,但所占比例将会有所下降。 2006年,华能国际计划资本开支210亿元,用于新项目开发。去年,该数字为139.84亿元。由此可见,华能国际的扩容还将大力前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