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万方源身陷债务泥淖 借壳上市悬未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 07:41 第一财经日报

万方源身陷债务泥淖借壳上市悬未决

  本报记者 叶加 发自北京

  马宁(化名)和他的财务及高管人员日前已抵达沈阳,准备开始与中辽国际众多债权人进行漫长的谈判。然而临行前谈及此行,他却多了几分犹豫。

  3 月9 日,*ST中辽(资讯 行情 论坛)(000638.SZ)在公告中称,北京万方源房地产开
发有限公司出资现金810万元收购其6630万股股权,成为*ST中辽新的第一大股东。然而万方源则很可能会因高额的债务而退出收购。

  债务博弈

  “其实公司并不愿就此事披露更多,我只能告诉你我们正在着手解决复杂的债务问题。”身为万方源控股方、万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高层马宁表示。

  此前,巨田证券持有中辽国际6630万股发起人国家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2.86%,此次转让,万方源将巨田证券所持有的*ST中辽股权悉数收入囊中,但后续的处理债务和重组工作却让新股东步履维艰。据介绍,目前中辽国际所欠债务达几亿元之多,债权人主要为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非金融机构及个人。

  “我们这次去主要是和资产管理公司协调债务问题,但看来难度颇大。”马宁说,“其他债权人正在看万方源如何处理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务而相机行事。”

  马宁所说的难度为股东与债权人一直没有谈妥债务的折扣比例和付款方式。万方源期望分三年,分期按比例地偿付债务,但众多债权人显然不满意此种方式,双方还在谈判博弈状态。

  而据万方源估计,整体折扣后的债务要在7000万元以上,此外还要算上股权转让费用和中辽国际本身职工欠款问题。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万方源期望赢得时间。

  万方源此前并不为人所熟知,这家企业的控股方万方控股业务涉及通讯、餐饮、地产等领域,但其主业已确定为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目前在北京及重庆有三个住宅项目,正在开工项目位于东三环附近,而公司期望在三、四线城市广为发展。

  实际上,马宁坦陈公司期望借壳入市进行融资,此前也接触过不下几十家“壳”,但中辽国际的债务较为明朗。“中辽国际已停牌两年,亏损问题暴露得比较彻底,不会存在更多隐性负债。”

  按照万方源的设想,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年内恢复上市,形成良好的利润表现,最终摘掉“ST”的帽子。另外,中辽国际对外工程的资质也是万方源极为看重的资源。

  这一切都是万方源美好的设想,然而解决债务问题是横在万方源面前难以逾越的沟壑,马宁亦希望辽宁省政府能出面进行协调。

  上市悬疑

  “虽然受让公告已经发出,但并不意味着万方源就一定收购成功,处理负债才是关键。”中山证券分析师何旭表示。

  无独有偶,*ST中辽先后有辽机股份和万邦置业接盘,但最后均以退出告终。业内人士表示,重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重组方拟置入*ST中辽的资产收益达不到预期目标,解决不了继续亏损的问题。

  何旭表示,这种减免债务的问题很复杂,如何使债务人和债权人双方均达到满意,还需要很多策略,有时更需要政府支持。实际上,大部分“壳”资源都面临这样的问题,而这也是摆在房地产企业寻求上市融资最难以跨越的障碍。

  “此外,交叉控股后,利益如何分配?新入资金是否可以有效的使用,并且在使用中是否可以有效地控制流失的风险?新题材的注入,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的市场效果?公司的运营是否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扭亏为盈,从而摘帽等都是借壳入市需要考虑的因素。”何旭说。

  马宁介绍,万方源采取的是“短平快”的操作模式,将资金快速回笼,不断滚动开发。何旭认为,万方源寻求上市完全是战略的眼光,这在

地产界并不多见,然而上市并非融资的最好出路。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