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长虹前景乐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 04:0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
虽然三创新一调整,使长虹实现了转折。但长虹能否就此发力,实现长红呢? “胃口”可以消化新产业 去年一年,围绕“三坐标”战略,长虹展开了合纵连横。于内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于外频频出击跑马圈地,迅速实现了相关产业多元化,基本构建了基于3C形态的整体布局。
但正如刀有双刃一样,多元化虽然美妙,但陷入多元化陷阱的企业也不少。对于长虹的多元化战略,有人就提出这样的问题:长虹发展得这么快,胃能消化吗?摊子铺得这么大,管理能力能跟上吗? 对此,赵勇的回答相当乐观,称虽然长虹过去一年拓展得较快,但资金能力、管理能力受得了,而且还有富余。 赵勇的乐观,来源于新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据了解,2004年成立的长虹佳华,去年销售收入占到了长虹销售收入的13%左右,而且也是赢利的;国虹通讯,真正规模开始销售才两个月,现在每月的销量都在十万台以上,而且产品供不应求,目前毛算已经有600万的净利润。 进入新产业即取得“开门红”,这无疑让长虹高层坚定了信心。 “借力”实现低成本扩张 长虹高层的信心还来源于此次产业的扩张,是采取低成本方式,没有影响长虹的资金链。 长虹过去进入新产业的方式是独干,即看好一个项目,就买地建房子,招人,自己来全部投资,最终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拖长了生产周期,等真正生产出产品时,市场可能发生了变化。 但现在长虹变了方式,即与人合作。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去年底,长虹和五家企业在深圳成立了“聚龙”公司,要建一条六代LCD的生产线。在以前,建一条六代的LCD的生产线要投资180亿的人民币左右。如此大的资金量,哪个企业能独力承受。五个股东每家股份都是20%,即使均摊,每家企业都需掏出36亿元。大家合力而为,再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顺利得以解决。 有人算过,近年来,长虹进入新产业并没有花多少资金。成立佳华,长虹出资1个多亿;成立国虹通讯,注册资金为2亿元,长虹还找了其它股东参股;收购美菱,长虹出价也为一亿多。相比长虹十分良好的财务状况,长虹的资金流仍很充足。 因此,可以说,去年长虹在发展新产业上,大做“借力”文章。没有老盯着自己的钱口袋,而是开放思维,“借力”推行低成本的扩张方式,既没有伤长虹元气,也使长虹面对未来时多了一份从容。 提升效益前景乐观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长虹而言,3C终端产品的整体布局基本结束,接下来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整合资源,让各大产业发挥协同作用,创造最大效益。 效益提升来自于几个方面,最简单的就是,成本要低,卖价(产品市场卖价)要高,费用要省这三点。长期以来,由于长虹奉行价格战策略,使长虹尽管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但利润并不高,并损害了品牌形象。长虹要真正腾飞,除了提高产品质量,搞技术创新,使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外,还应在提升品牌形象上下功夫。 据透露,目前长虹高层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在产品策略上,已开始有意识投重兵于高端产品,注重产品外观设计,强调时尚性和新颖性;在市场营销策略上,也开始放弃单纯的价格战,代之以精品营销为主。在品牌策略上,通过系列化大规模的品牌整合传播活动,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业内人士认为,长虹目前是家电企业中少有的拥有完整产品线的企业,本身具备规模生产和渠道的优势,知名度也很高,加上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人才积累,拥有其它企业难以企及的沉厚的实力,如再将效益提升上去,长虹长红,是迟早的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