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江西长运股改一箭四雕觊觎2千亿并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 10:04 21世纪经济报道

江西长运股改一箭四雕觊觎2千亿并购

  本报记者 廖新军 上海报道

  “除权效应小是我们这个方案的核心。”2006年3月14日,江西长运(资讯 行情 论坛)(600561.SH)董事长张平在上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3月13日,江西长运公布了股改方案,采用的是注资加送股方式。

  根据方案,第一大股东江西长运集团将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出0.39股。东方

资产管理公司将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出0.41股;江西省投资公司将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出0.14股。 此外,长运集团向江西长运注入现金8064.37万元,作为资本
公积金
,由全体股东共享。

  保荐人海通证券项目组推荐了“送股加注资”的方式。分析人士认为,这个方案可以说“一箭四雕”:一是大股东尽可能多地保持了股份,稳固控股地位,提高了潜在收购者的收购代价,股改后大股东仍持股40.65%;二是送股少、注资多,不仅股改后除权效应小,而且注资后,每股净资产将增加0.43元,流通股股东每10股将享有非流通股股东赠送的4.76元资本公积金权益;三是现金注入有利于上市公司本身的发展;此外,“8000多万元资金的注入,有利于公司今后的并购。”张平表示,公司此前已确立了通过并购方式,在做强的基础上,争取成为国内公路客运行业领头羊的发展战略。

  2002年7月上市的江西长运,是国内公路客运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在业内有“公路客运第一股”之称。

  在上市之后,江西长运即展开了并购。先后收购了景德镇、吉安、

马鞍山、黄山等城市的汽车运输公司。

  尽管进行了几次收购,而且收购整合后的投资效果很好,但张平认为,公司的个头还是太小,达不到规模效益的程度。这也是国内公路客运行业的普遍写照。

  据《中国交通年鉴》,2004年我国公路客运企业10多万家,客运车辆50多万辆,平均每家企业拥有5.25辆车。

  江西长运总经理李淼分析,公路客运企业的最大特点是现金流大,因此,即使微利或亏损,许多地方政府也不愿意将它出售给外地企业。

  但自从2005年下半年以来,情况有所改变。据张平介绍,去年以来,海南、武汉等地国资部门相继将当地的公路客运企业公开挂牌转让,引进战略投资者。据说山西太原有关部门亦有此想法。

  据《中国交通年鉴》,2004年全国公路旅客周转量达到8700亿人/公里。如果每一人/公里以平均0.2元匡算,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

  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未来20年我国公路客运市场年均增长率可保持7%以上。

  而2004年,江西长运主营业务收入仅3.04亿元。“这意味着通过并购的方式,江西长运以及其他长途客运企业的成长空间很大!”

  但令张平最痛苦的是,企业产权交易实在太不规范。多次经验表明,规范运作、透明的上市公司甚至常常竞争不过个体户、小老板,“典型的良币驱逐劣币现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