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诚通退出华润介入 华源系打造超级医药航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 20:35 财富时报

  本报记者 王雪涛

  几乎成定局的华源重组之事,突然面临“大转身”:欲以50亿元入主华源的央企诚通集团,将退出这一重组,由另一家央企华润集团接盘。2月16日,在持续了10多个小时的谈判之后,华源董事会一致决定,同意由华润集团对华源集团实行战略性重组:华润集团持有华源集团70%以上股份,华源现股东金夏投资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作为策略投资人,将持有华
源不超过30%的股份。

  目前华润集团正在与华源的股东协商解决流动性危机方案。华润集团有关人士表示,将尽快完成对华源集团的尽职调查,在此基础上向国资委提交一个全面重组方案。

  央企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在重组方案中,华润初定将华源旗下医药与纺织产业进行分拆,医药业务与华润医药业务进行有效整合,整合后在国内主板市场或国外上市融资;与此同时,华源纺织业务单独运营。”

  诚通让华源重组笼罩迷雾

  从2005年9月启动重组以来,华源重组已经持续了5个多月,可谓一波三折。5个多月中,不断曝出各种可能的重组方案,先后涉及其中的公司包括央企序列中的诚通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华润集团以及海外私募资金,甚至还有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经过第一轮的博弈,2005年11月初,国资委曾与华源以及诚通集团达成协议,由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中国诚通集团出面重组华源集团。

  但这家原物资部下属的仓储物流公司,总资产只有几十亿元,在央企序列里属于规模小、主业弱之列。在国资委对央企重组的大幕即将拉开之际,诚通立即调转方向,调整主业。

  在2005年10月国资委公布的第三批央企主业发展名单中,诚通集团主业被确定为资产经营管理、综合物流服务和生产资料贸易,并获得了国资委授权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的资格。国资委也先后在2005年8月份和10月份,将近35亿元的央企不良资产,以托管的形式,划拨给诚通集团经营,这也让诚通集团的总资产,从80亿元增加到100亿元。

  诚通显然深知此次重组挑战之巨。重组初始,诚通聘请北京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为独立审计机构,组成了一个200多人的专业审计队伍,对华源集团以及旗下子公司系进行深度审查,为重组摸底。同时,诚通亦四处招兵买马、广纳贤才,寻求专业力量支持,并上下鼓舞士气,力求完成重组。

  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原本设想由国家开发银行提供的贷款迟迟未能获得批准。于是,情势急转直下,重组成了无米之炊。

  在此情况下,诚通不得不开始四处筹资。诚通曾一度和中国光彩协会,考虑共同出资,成立诚通国际有限公司来专事资产经营管理,并希望将民营资本纳入,以解决重组所需的资金缺口。但最终的结局表明,诚通的种种努力并未如愿。

  “一方面,诚通重组工作推进缓慢,国资委非常不满;而华源方面,则始终没有把诚通作为唯一的重组伙伴,而一直在和其他的几方进行洽谈。其中最主要的意向单位是华润集团。”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

  华润接替诚通势在必行

  “这次之所以选择华润集团,认为主要是华润集团在资金实力和规模上让各方更能接受,尤其是国家开发银行,他们更愿意与华润合作。”华源集团内部人员对记者说,其实投资主体要看实力,至少要比华源大很多,此外还要考虑产业相关度,诚通与华润相比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

  根据华源集团公司的相关股本信息,华源集团总注册资本为90669.6万元,共有21家股东出资单位。其中,国务院国资委以9516.75万元,占实收资本9.14%,为第一大股东。尽管对于国资委来说,这种转移只是从左口袋转到右口袋的“内部游戏”而已,但有关权威人士表示,国资委和华润之间的交易,还是要“按市场原则来进行”。

  华润集团董秘告诉记者,“从产业结构来看,华润旗下拥有医药和纺织业务,和华源之间的业务有天然的互通平台;而在资本重组上,华润的经验也很丰富,其总部在香港,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在融资、整合和后续发展方面,具有有利条件。”

  记者也了解到,华润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38年的联和行,发展到今天,总资产已经超过了1000亿港元。从2000年左右开始,华润确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开始转型:用5年或更多一点时间,使华润资产规模达到1100亿港币,营收达到700亿-800亿元。2006年,正是这个发展战略的收官之年。在过去的5年中,华润大举在电力、医药、化工、纺织、水泥、零售、消费品等行业频频并购重组,目标是要将每个产业都做大,成为所涉及的行业的领导者。

  但在国资委的主业名单中,华润的发展主业被确定为“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及相关行业以及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并没有医药行业。

  “其实,医药行业实际上也一直是华润集团发展的重要产业。华润旗下的上市公司华润励致(1193.HK)、华润创业(0291.HK)以及华润生化(资讯 行情 论坛)股份公司,先后在国内展开一系列的兼并收购动作,包括东北制药集团、山东鲁抗、和平大药房、云药集团、上药、东阿阿胶(资讯 行情 论坛)等医药生产和销售公司都与其有资本关联。华润此举,显然是希望在医药产业方面有所作为。如果此次顺利重组华源,华润医药产业将获得新平台。”华润集团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能由华润这样的大集团来盘活华源资产,对华源来说当然是很大的利好。不过,对于华源目前的债务危机,华润方面不可能全盘接纳,可行的方案是先用资金消化其中一部分,然后再通过资本市场化方式来解决其他债务。”药业资深分析师、西南证券北京公司总经理张士元分析说。

  华源重组将蓄势后发

  国资委曾经为新华源规划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华源不仅将“存活”,而且有望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央企重组医药产业的平台。

  据了解,在10.6万亿的央企总资产中,医药产业所占的比重极小;在现有的央企序列中,对医药产业有投资的央企,包括中国医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上海医药(资讯 行情 论坛)研究院和通用技术集团公司,除了国药集团之外,其他企业的规模和经营都“不算太大”,都将可能成为国资委新的产业重组计划中的对象。“之前参与重组的几家也很明白,拿下了华源,就意味着在央企医药产业中占有更大的盘子和主导地位”。

  “这一次对华润来说也是非常重大的机遇。”一位华润高层人士向记者表示,华润计划2006年完成一个大型医药集团的基本框架,包括生产基地建设、研发队伍组建及销售网络的健全;在2011年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然而,在获得华源后将会重写这个计划。

  “这次方案的改变,也是国资委行政主导与华源集团市场化挺进的结果。无论是规模,产业关联度及运营的经验来看,华润与华源最终走到一起是遵循市场化产业整合‘自由恋爱’的结果。”华润集团董秘还对记者说,此次诚通的退出,是明智的选择,对国资委和华源等相关方,都具有正面意义。在重组方案中,华润初定将华源旗下医药与纺织产业进行分拆,医药业务与华润医药业务进行有效整合,整合后将在国内主板市场或国外上市融资。

  记者获悉,华源集团将成立“华源集团管理委员会”,具体领导重组工作。“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看上去很美,具有天作之合‘俊男靓女’式的强强联合,其购并后整合的难度最高。华润重组华源即属于这类市场化产业整合,能否真正产生理想的购并协同效应尚待观察。”张士元又如此强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