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券商集萃 > 正文
 

中信3.8亿港元连环整合 王军厘清金融四块牌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 17:17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信3.8亿港元连环整合王军厘清金融四块牌照

  特约记者 罗绮萍 香港报道

  中信集团董事长王军最近改了口风,不再肯定会在2006年退休。这个“超龄服役”的中信总舵手,现时最关心的是“业务划分,交叉参股”,并于近日完成了系内一次大型重组。

  1月17日,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600030.SH)发布公告称,属下的中信证券(香港),斥资约3.04亿港元(3.16亿元人民币),收购同系的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资本控股”)属下的中信资本市场有限责任公司、中信资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及中信资本期货有限公司,中信资本控股则会持有中信证券(香港)的20%股权,同时保留资产管理及资本信贷业务,并购入中信信托35%权益,专注资产管理业务。

  3.8亿港元收购三家公司

  现年65岁的王军在新的一年里不但没有闲下来,反而更忙,1月13日便由北京乘专机前往

石家庄出席旗下中信21世纪赠送保护农民查假信息机仪式。

  王军预先披露中信

证券和中信资本控股的重组计划,表示两家机构将于近期公布股权合作,包括各种业务的划分、交叉参股等,使业务不会出现重迭。

  事隔四天,中信证券及中信资本控股宣布重组计划。

  “原来的连环套计划更进取,中信资本控股拟直接入股中信证券。但因为国务院对于外资入股内地证券行仍有疑虑,瑞银集团虽然于去年9月获初步批准入股北京证券20%权益,但进展缓慢,目前尚未得知什么时候最后签约,并且至今也只有这么一个特例。”1月18日,中信资本控股一名高层说:“所以即使中信资本控股最终是由中信集团控股,但直接入股中信证券没获批准,只能入股中信证券(香港)20%。不过这次中信资本控股可以入股中信信托35%股权,已能初步发挥内地香港资金联动的效应。”

  1月16日,王军通过新闻稿指出,以前由于监管制约,中信资本控股及中信证券分别在境内外组建,并各自发展。最近由于监管环境的改变,以及市场对跨境业务需求的增加,因此决定进行系内重组,以进一步开展两地业务。王军自2004年8月24日起,兼任中信资本控股的董事长。中信国际金融控股(0183.HK)与中信泰富(0267.HK),共同持有中信资本控股,各占50%股权。

  1月17日晚上6时,香港中环丽嘉酒店。中信资本控股的逾百名员工云集,听取营运总监李崇正介绍这次重组方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讲解后,员工在离开时神情轻松。

  中信国际金融控股企业关系部主管唐婉儿说,预计交易会在今年3月完成,现任中信证券投资银行部主管的德地立人将被委任为中信证券(香港)的董事长,李崇正则出任中信证券(香港)的行政总裁,其他中信资本控股的200多名员工的职位及薪酬不变,基本上只是在名片上换了公司名称。

  唐婉儿称,由于中信证券(香港)购入中信资本控股的三项业务及中信资本控股入股中信信托35%权益只是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未签最后协议,并要待有关监管当局批准,按香港上市规则规定,未能披露作价及其它数据。

  不过中信证券则在公告内披露多项重要的数据。中信资本控股属下的投资银行、证券及期货业务,截至2005年11月30日止,净资产总额为6.78亿港元,预计3家子公司会在收购前向中信资本控股分配资产,分配后净资产总额降至2.4亿港元,连同股本价值,3家子公司的定价初步为3.8亿港元。中信证券(香港)将按80%出资,并向中信资本定向发行20%中信证券(香港)的股权。以此计算,中信证券(香港)将要支付现金约3.04亿港元(3.16亿元人民币)。

  避免“自己人打自己人”

  中信证券在公告中称,中信证券董事会认为,全面收购上述3家公司将弥补中信证券在境外业务上的竞争劣势,为中国客户的国际业务和境外客户的国内业务提供服务。

  至于有关中信资本控股入股中信信托的35%股权作价,双方都没有披露。中信资本控股行政总裁张懿宸在新闻稿中说,是次入股充分把握了现时跨境投资及资本双向流动,及境内外资本市场逐渐融合所带来的商机,战略意义重大。

  中信信托董事长居伟民说:“中信信托作为中国

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三家全国性信托投资公司之一,一直是海外投资银行及资产管理公司争取合作的理想境内伙伴。我们认为中信资本控股在自有资金投资、其它资产管理及提供企业顾问服务的业绩和丰富经验,将有助于中信信托发挥其潜在优势,令中信信托的业务更上一层楼。”

  中信资本控股在出售投资银行、证券及期货业务予中信证券(香港)后,还保留了中信资本资产管理及中信资本信贷两家子公司。张懿宸说,中信资本控股日后会专注发展其私募基金的资产管理和投资服务、地产和其它投资管理,以及提供企业顾问、组合投资产品及夹层贷款服务等。

  “中信证券在内地的成绩很好,加上重组后中信集团的影响力增加,投行方面日后可以争取一些大型国企在港上市的包销生意,现时很多内地大客户想到香港投资,也有很多境外大客户想到内地投资。”中信资本控股另一名高层说。

  从盈利数字来看,中信证券确实较中信资本控股优胜。中信证券在1月17日刊登公告称,在A股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受惠于连环并购,预期2005年盈利仍会大幅上升50%以上,中信证券2004年年净利润为1.66亿元,以此计算2005年的净利润会超过2.49亿元。

  根据中信证券的公告,即将向中信资本控股收购的3家子公司中,投行业务2004年的盈利为940万港元,2005年预计增长27%至1195万港元;证券业务2004年盈利为750万元,2005年预计增长72%至1292万港元;期货业务的盈利,则会由2004年的51万港增至83万港元。

  “去年11月,中信证券(香港)成立,并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投行牌照,可以在香港做国企的IPO,与中信资本控股直接竞争,如果不合并重组,便会自己人打自己人。”上述中信资本控股高层说。

  这名高层续称,是次连环扣的安排如果成功,便会成为中信系内银行业务将来的发展模式。“王军一直想划清系内公司业务范围,然后将内地与香港业务交叉参股,中信银行日后在香港上市时,极可能与持有中信嘉华银行的中信国际金融,采用类似中信证券及中信资本控股的模式,关键是届时内地监管机构是否容许。”该高层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39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