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正文
 

TCL为什么这样不争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 17:07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李东生及其团队,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个小媳妇心态,他们不是真正的老板。他必须像小媳妇那样不断证明自己的正确

  作者: 王育琨/文

  一场深刻的亚洲金融危机,让三星看透了同质品价格竞争的死路,转而走上创造市
场价值的新路。而李东生没有李建熙化危机为转机的空性思维,也没有像井深大与尹钟龙这样的技术搭档,他更容易从贸易的视野去看待商业史上的这场深刻危机。产品竞争的习惯性思维让李东生醒悟:香港转口贸易模式太过脆弱,必须去前面深度掌控市场渠道。

  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1999年的TCL发起全球化的勇敢冲击。在东南亚、中东、东欧、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以推广TCL自有品牌产品为主,并逐步形成完全自己掌控的销售网络。可是在越南18个月亏损18亿元的教训给了李东生重要的启示,要做一家世界顶级企业,实行真正的全球化战略是不能只在第三世界转悠。为了迅速弥补TCL与顶级跨国公司的巨大差距,李东生最终选择了跨国并购,以期一石二鸟,既能迅速提升技术、品牌与市场能力,又能借牌出海在欧美市场的后方培植自己的势力。收购施奈德彩电、汤姆逊彩电以及阿尔卡特手机,几年下来,跨国并购像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

怪兽,把一个年盈利10多亿元的公司,硬是拽到了年亏损10多亿元的悲惨地步。2002年的时候,TCL手机业务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三,在
国产手机
中排名第一。2003年李东生还反复申明,TCL手机三年后进世界前五名的雄心,现在变成了三年后在中国市场上的排名快滑出十名开外了。

  TCL全球化的资本是大把现金。当这个资本的源头国内市场上的优势丧失并且也坠入亏损的境地,TCL的危机也就逼近了。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是个流行“生鱼片理论”的地方。新产品推出的时间和频率大大缩短。只有那些能够形成技术壁垒的公司,才能避免与竞争对手形成你死我活的肉搏战,才能在市场价值的新空间中,活得有滋有味。在市场快速翻新的今天,而李东生却不得不坦陈,“2003年以来,TCL移动就没有推出过新产品。”

  2005年底,TCL不得不为一系列荣耀加身的跨国并购埋单:把时下盈利状况最好的TCL电工作价10多亿港元,卖给了法国楼宇电子科技巨头罗格朗集团;TCL通讯董事会建议进行扩股,期望筹资5.9亿元还债;TCL在三、四线城市代卖摩托罗拉手机,或称出租销售人员。其实,这些整改措施,延续了TCL习惯的企业思维:以营销运作视角看待市场。战术性策略代替不了战略性思维。若干迹象表明,危机的性质并没有被认识。

  卡尔·波普尔在自传《无尽的探索》中,曾描述过一个危机强化的机制:“有一个使一个人越陷越深的机制:一个人一旦在次要的问题上牺性了自己理智的良心,他就不愿意轻易放弃它,他总希望用进一步的投入来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性。一如在亏损之后急于投入资金以求赚回。” TCL正是遭遇了这样一个危机越陷越深的机制。人类洞察力具有根本可错性。任何一种错误,都有着强化自己的本能。任何一种行为都有1000条理由确定它的正确。这或许就是那个挡住TCL管理层视野的筛子:一旦选定了,证明当事人自己正确是首要目标,就要寻找相关有力的佐证,而忽视或阻隔那些不利事件的显现。

  中国公司战略,常常隐含了一些超出理性的东西。略加追究,一定是人性的东西在发生作用。显然李东生及其团队,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个小媳妇心态,他们不是真正的老板。他们只有相对的控制权,上面有组织,有一柄尚方宝剑,随时可以落下,他必须像小媳妇那样不断证明自己的正确。而李健熙们却是一家之主,公司是他们的命。因此也就有了包容。

  这个观察或许有一般的认识论价值。当一个人处在不可动摇的位置上,对公司事业可能会意诚心正,会有一种执着、“无我”的空性,对真实完全敞开胸怀,不断否定自己以开发事物的潜能。而当一个人还没有取得绝对优势地位,他的意见和思想,最大的出发点不是对公司如何发展有利,而是对巩固自己的位置如何有利。但是,当人性与公司政治插手其间,事物的空性法则往往会以惩罚的形式贯彻自己的意志。这就是逻辑。

  (作者为

首钢企业成长研究所所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